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 ①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李栓科)

①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②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③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④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⑤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⑥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 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⑦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⑧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⑨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 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人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 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2.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1.B 2.不能去掉。“过度”表程度,说明人类放牧等活动,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许多”表范围,强调的只是部分土地裸露,并非全部。 这些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①沙尘暴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②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活动无关。⑧沙尘暴有害也有利。④沙尘暴的发生,人类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阻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此题作答时要注意说明文中体现语言准确性的词语来进行判断。根据第4段的内容来分析B项的内容不符合原文意思,应该是“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 2.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 主要是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等词语。在这里“过度”是从程度上加以限制,强调人类的放牧活动已经超出了大自然的承受能力。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说明文赏析词语的表达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答题格式:①说明词语的意思,②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③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沙尘暴的作用以及其自身的特点来认识沙尘暴即可。第②段“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第③段“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第④段“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 ⑤段“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概括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2.“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这句话中的两个分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3.“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声”指_______________;作者觉得刺耳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何尝”的词性是_________,对表达句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 的表达方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句子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常有高猿长啸,引凄异           予作文以记之

B. 王命急宣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异二者之为

C. 晖夕阴,气象万千              有时发白帝,暮到江陵

D. 率妻子邑人来此               哀转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100字内)。

2.品味该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汉字文化

【材料一】某校开展汉字造型秀活动,有同学设计出下列图形。

         (图片)             鱼(图片)          果(图片)

             

(甲)                  (乙)                (丙)

(1)选择其中一图,谈谈其在设计上的创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某机构通过对1100名网友调查,排名前十名的最有价值汉字统计如下表

名次

文字

票数

8359

7897

7385

7267

7220

6439

7151

5256

4302

4006

 

(2)探究并归纳出这些汉字能够入选最有价值汉字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现在汉字听写大赛越来越难,字也越来越偏。这些电视节目因为有商业化的倾向,它要收视率、要比赛,就不再考虑节目的教育功能。要参加这个节目的参赛选手是初中的孩子,他们在学校有学习任务,考的字越来越难,这就必然让少数参赛的学生去背字典,成为比赛明星。而多数的学生更加认为汉字太难、不可企及。(摘自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答记者问)

(3)请根据材料三,为某校将举行的汉字听写比赛,提一条活动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国家___________,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