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堂课 潘 炫 ①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最后一堂课

 

①直到今天,回想起那一段经历,我仍心有余悸。

②那时候,他教我们语文,那是一门我认为很枯燥的科目。几堂课下来,我就在感觉索然无味之后,开始做起自己认为有趣的事。

③一次,他突然叫我起来,提了几个很费解的问题,在我的一阵沉默后,他铁青着脸说:“潘同学,请你到讲台边上站着听课。”几个同学露出幸灾乐祸的“笑脸”,甚至还发出了笑声,那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我的心上。我感到莫大的耻辱。

④我抬起脸,硬邦邦地说:“请问老师,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⑤“有!”他的脸更红了,一字一句地说,“那就是,你走出教室,这学期我的课你不用上了。”

⑥那几张“笑脸”不见了,他们一定开始为我担忧。在他们的注视下,我不假思索地推门而去。

⑦转眼一个星期过去了,这期间,我常在自责与不安中度过,心里再也没有那份骄傲与放纵了。这可是一学期快要结束的关键时刻!

⑧只剩下最后一堂课了。那天,我早早地进了教室,心里是一片波动不止的湖。

⑨他走上讲台,我偷偷地看了他一眼,他显得有些苍白,我为自己当初的冲动而后悔不迭,他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他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见。

⑩那一堂课,他讲得很生动,我也听得很专注。

11就在离下课只有十分钟时,他说:“同学们,剩下的十分钟可不可以给我?”同学们都不解地看着他。

12“几天前我让潘炫同学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就后悔了,”他开门见山的表白让我无所适从,“几天来,我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看着他空空的座位,我常常自责。请同学们原谅,因为我的错,更因为我不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责任。感谢潘炫同学这节课能来,给我这个道歉的机会……”而我呢?我又何尝不是在自傲与任性中一再地推卸我的责任。我流着泪走上讲台,朝他深深地鞠了一躬。

13一个星期前我走出教室之后,这是第一次听他“讲课”,也是最后一堂课,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

1.文中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我”庆幸没有错过最后一堂课的原因是什么?

3..文中的语文教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4.从文中找出能证明老师“几天来,无时无刻不在一份歉意中度过,常常自责”的语句。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内心深深的痛苦和无助的孤独。 2.一是学习到了古汉语专业知识,二是当面向老师自己承认错误,表达深深的歉意;更重要的是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宽容、博爱、知错就改、勇于担当的做人美德。 3.是一位热爱学生、尽职尽责、知错就改、勇于担当的老师。 4.她环视教室,就在那一刻——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她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句子赏析。考查点包括词语的妙用、修辞手法的赏析、作者情感的把握。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词语的妙用注意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动词和拟人化的词语,语境来赏析词语的表现力和表达效果即可。“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突出“我”内心的痛苦。 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我”庆幸没有错过最后一堂课,不仅仅指的是收获了知识,更是因为从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宽容和勇于担当的美德,这才是最大的收获。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语文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老师;“请同学们原谅,因为我的错,更因为我不敢承担自己错误的后果,一再地推卸责任。感谢潘炫同学这节课能来,给我这个道歉的机会”可以看出老师的知错能改以及勇于担当的高尚品德。 4.此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我们在解答主观题时应充分利用文本,或直接选用原文语词,或以原文中的词或句子为基础进行改写,或综合连缀文中的词或句子,总之能用原文中的语词来回答问题的就不要“杜撰”,这样保险系数较大。“我们的目光匆匆相对的那一刻,我看见他暗淡的眼神有了一丝光亮,而且脸上悄悄地绽开了一朵微笑,只有我能看见”体现了老师的歉意和自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驿路梨花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悬念贯穿全文,作者设置的悬念是什么?你认为谁才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请说出理由。

4.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

5.“驿路梨花处处开”中的“驿路梨花”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      有闻_____   

________清涟而不____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亭亭净_____  (2)花之隐逸者也_____

(2)濯清涟而不_____        (3)陶后有闻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称莲花是“花之君子”,请你概括地说一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有那些美好的品质。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这句话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单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1)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6)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铺《望岳》)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陋室铭》中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请你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参加学校艺术节,七年级(2)班班长以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团委写了一张借条,借8套演出服装。但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

 

               借   

今借到学校团委的演出服装。

此据

                  2017年4月18日

                七年级(2)班班委会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