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驿路梨花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驿路梨花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恍惚在那香气四溢的梨花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

1.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以悬念贯穿全文,作者设置的悬念是什么?你认为谁才是小茅屋的主人呢?请说出理由。

4.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

5.“驿路梨花处处开”中的“驿路梨花”在文中有什么含义?

 

1.她美丽、活泼、纯洁、热情,有助人为乐的精神。 2.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哈尼姑娘的年轻美丽。动作描写,写出了瑶族老人对小姑娘们诚挚的感激之情。 3.谁是小屋的主人;示例1:我认为是梨花姐妹,因为他们经常照料小茅屋。示例2:我认为是解放军战士,因为追根溯源小茅屋最初是他们盖的。 4.十多年前,解放军行军在树林里淋了雨,他们想到并且为过路人盖了一座小茅屋。解放军走了,为了继续方便过路人,梨花姑娘常常照料这小茅屋。 5.“驿路梨花”是边疆盛开的洁白梨花,是哈尼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解析】 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体现哈尼小姑娘的美丽;“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体现了她的活泼;“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体现她的热情、助人为乐。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2.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赏析句子可以从内容和修辞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还要写出表达的情感。这题是属于指定角度赏析题,要求考生针对所给句子,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子。需要考生对考题文本的语言深入研读、推敲,体出其味,品出其妙。第(1)句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哈尼小姑娘的美丽。第(2)句通过对瑶族老人进行动作描写,突出了他的感激之情。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表现手法的分析。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设置悬念是记叙文写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作者设置的悬念是:谁才是小屋的主人。可以理解为小屋的主人是梨花姐妹,也可以理解为解放军战士。 4.此题考查对插叙内容的概括以及其作用的理解。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插叙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起到补充主要事件、衬托主要人物的作用;可使文章的结构,避免呆板、拘谨,使行文起伏多变,为下文做铺垫。这篇文章插叙了解放军盖小茅屋和梨花姑娘照料这小茅屋的故事。 5.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作者所运用的某种手法以及所表达的某种感情。“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中心意思、作者情感有密切的联系。“驿路梨花”不仅指洁白的梨花,还指哈尼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甚爱 一作:盛爱)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给加点的字注音。

____      有闻_____   

________清涟而不____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亭亭净_____  (2)花之隐逸者也_____

(2)濯清涟而不_____        (3)陶后有闻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称莲花是“花之君子”,请你概括地说一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有那些美好的品质。

 

查看答案

古诗词阅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

1.“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这句话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单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1)_________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6)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铺《望岳》)

(7)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8)《陋室铭》中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百善孝为先。尽孝就应该奉养老人、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祭奠祖先。学校正在开展以“弘扬孝道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①请你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参加学校艺术节,七年级(2)班班长以班委会的名义向学校团委写了一张借条,借8套演出服装。但在内容和格式上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改正。

 

               借   

今借到学校团委的演出服装。

此据

                  2017年4月18日

                七年级(2)班班委会

 

 

 

 

 

 

 

 

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格式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例句: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如果你是一颗星星,就点缀一角夜空。

如果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