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⑴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

阅读《口味偏好和基因有关》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⑴为什么不同的人口味喜好不同?口味的不同是否与人的本质区别——基因有关呢?

⑵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饮食喜好不只与味觉基因有关,与嗅觉基因也有关系。

⑶拿香菜来说,喜欢香菜的人吃什么都想放点香菜进去,厌恶香菜的人闻着味道就有一种本能的排斥。不同人种间,讨厌香菜的人比例存在极大差别,2012年两位加拿大科学家统计发现东亚人讨厌香菜的最多,有21%;拉丁裔和中东地区讨厌香菜的人比例最低,分别只有4%和3%。研究发现这是11号染色体rs72921001的位点多态性的缘故。而且,如果OR6A2嗅觉受体基因出现变异,就会明显表现出对香菜的排斥,闻起来觉得有似碱性肥皂味。

⑷从源头上说,我们的味觉基因包括“酸味”“甜味”“苦味”“咸味”“鲜味”五个大类。酸、甜、苦、咸、鲜是基本的味觉组成,科学家们已经确认了一些与味觉能力相关的基因。

⑸苦味味蕾是口腔中最发达的味蕾,苦味基因也是味觉基因中种类最多的,达数十种,这也表明苦味基因是受到自然选择而被最多保留下来的基因,说明对人体有帮助。比如,有种苦味基因为TAS2R16,这个基因强的人对苦味敏感,能尝出植物中常见的吡喃葡萄糖苷类毒素。

⑹2011年6月,复旦大学的研究发现,中国人的TAS2R16苦味基因最发达,他们还推测出5000—6000年前,中国曾发生过大规模的自然筛选,那些不能尝出有毒植物中苦味的人被淘汰,而那些无毒或毒性很低的植物被保留下来并进化至今。

⑺再来说甜。哺乳动物往往是通过对舌头味蕾中神经细胞产生的味觉受体来辨别味道的,甜味物质与甜味受体结合便会产生电流刺激,令大脑感知这种味道。美国科学家曾在人类第四对染色体上鉴别出了与感受甜味有关的基因。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小组则通过小鼠实验,发现甜味受体的产生受特定基因控制。

⑻辣味基因的发现,源自意大利科学家“重走丝绸之路”的创举。他们开创性地对古丝路上那些尚未被现代文明影响的部落进行了研究,并从他们经久不变的饮食习惯中探究出关于基因对口味的影响。从已知基因中发现8个突变位点,其中就包括一个与感受辣味相关的离子通道蛋白编码基因,这个基因决定了人们辣口味的偏好。

因此挑食或许只是基因不同。佛罗里达大学嗅觉和味觉中心的一位科学家称,与男性相比,味觉超常的能力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而亚洲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中味觉超常的人又比白种人多。科学家估计,在美国,大约有15%的人是味觉超常人士。

1.请简要分析第1段、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

2.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第3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第9段中划线句子中的“或许”一词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初二(1)班的学生看完本文后,根据相关资料对影响口味偏好的因素进行深入地探究,请你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说说影响口味偏好的因素有哪些?

【链接材料】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经过漫长历史过程的发生、发展、整合的不断运动,中国域内大致形成了东北饮食文化区、京津饮食文化区、黄河中游饮食文化区、黄河下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中游饮食文化区、长江下游饮食文化区、中北饮食文化区、西北饮食文化区、西南饮食文化区、东南饮食文化区、青藏高原饮食文化区、素食文化区。

【链接材料】“真的,我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设问的方法,提出本文的说明内容——口味偏好与基因有关,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文题;引出下文对饮食喜好与基因有关的具体分析。 2.(1)举例子,列数字,结合内容说明准确具体的说明人的喜好与基因有关。(2)或许表示猜测估计,说明挑食可能是基因不同,并不是完全肯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3.跟嗅觉、味觉的基因、感情、历史、地域有关。 【解析】 1.说明文的起始部分常有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的作用。本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是一个设问,第一段自问,第二段自答,从而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引出了下文。 2.(1)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知道说明方法有哪些,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内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第三段中以香菜为例,还有准确的数字,这是列数字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且准确地说明了人的喜好与基因有关。 点睛: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多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此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掌握。为了说明的准确严密,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表示修饰或是限制的词语,这些词语虽然语意模糊,但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句话中的或许表示的猜测,因为现在还没有准确的论断,并不完全肯定,“或许”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3.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文段主要写嗅觉、味觉的基因、感情影响口味偏好,链接材料写的是历史、地域影响口味偏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阮孝绪传(节选)

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年十六,父丧,不服绵纩,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闻其笳管,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

[注释]①出继: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②绵纩(kuà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③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④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胤之母周氏____________        (2)闻者咸叹___________

(3)孝绪之必至颠覆____________         (4)何之及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用法和意义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例:尽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天下事为己任                       B.跪而拾之

   C.为且噬己也                     D.意将隧入攻其后也

3.翻译下列句子。

(1)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本,说说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释:(1)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2)蝶衣:蝴蝶的翅膀。 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

(3)落落:稀疏的样子。(4)嘈嘈:杂乱的声音。

1.请简要赏析颈联“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的妙处,说明理由。

2.诗人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结合诗句,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感?

 

查看答案

值此国庆佳节,梅岭中学举办“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爱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活动一】重温艰苦岁月

(1)《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文献电视片《南京大屠杀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之所以能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除了国家重视与申报工作出色外,关键是提供的档案要有强大的说服力。试探究下面10组档案具备了哪些特点。

●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有关南京大屠杀实景的原始胶片

●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16张侵华日军自拍的屠杀平民的照片

●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

●美国人贝德士在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陆李秀英证词

●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表

●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

●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

●外国人日记:占领南京——目击人记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感受光辉历程

(2)学生会拟在10月8号下午2点邀请老八路黄爷爷来校给全体学生做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如果你是学生会主席,要给黄爷爷打电话,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弘扬爱国精神

(3)请你围绕活动的主题,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的名称。

a.观看革命文献片;             b.宣讲革命前辈故事;

c._______;             d.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用原句填空。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泊秦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6)杜甫在《春望》中,以乐景衬哀情表达忧国伤时感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谁怜爱国千行泪”。风烛残年的美国同学yīn______切地要我从祖国给她带几颗枣核;韩麦尔先生默默承受着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为革命前赴后继、qiè_______而不舍……历史昭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屡遭侵略而不亡,历经cāng_______桑而不衰,正是源于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和深厚情怀。我们应当怀着虔敬之心、感激之情去miǎn ______怀那些爱国英雄和前辈,无论你走向哪里,你始终是一个“炎黄子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