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  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注释:(1)檐牙:屋檐如牙齿一般。(2)蝶衣:蝴蝶的翅膀。 晒粉:蝴蝶的翅膀上多

(3)落落:稀疏的样子。(4)嘈嘈:杂乱的声音。

1.请简要赏析颈联“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的妙处,说明理由。

2.诗人情感是丰富而细腻的,结合诗句,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感?

 

1.以声衬静,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一句以风吹帘动,溪声嘈嘈,来反衬夜晚的清静。表现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 或者:“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邀请来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收纳起来一样,这两个动词,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情感答出喜爱或者悠闲即可) 或者:叠词,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的景象,“落落”“嘈嘈”有音韵美,既写出帘子之疏,月影悄然而至,溪水潺潺,又表现了作者对月影溪声的喜爱,对清净、悠闲、安宁的生活的喜爱。(情感答出喜爱或者悠闲即可) 2.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对清净、安宁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以及归隐村 野、终老乡间的愿望。答两点即可 【解析】 1.此类题目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虚实结合等方面的知识。在分析时,首先要了解颈联是哪两句,然后再根据句子进行分析。这首诗颈联是“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两句,一个“邀”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疏帘和月光写活了。“纳”字把抽象的声音化为具体的虚枕,通过化虚为实,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 2.此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本诗写出了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清净、安宁)的心境;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或抒发诗人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情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值此国庆佳节,梅岭中学举办“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爱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活动一】重温艰苦岁月

(1)《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学校组织学生观看文献电视片《南京大屠杀档案》。《南京大屠杀档案》之所以能成功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除了国家重视与申报工作出色外,关键是提供的档案要有强大的说服力。试探究下面10组档案具备了哪些特点。

●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舍监程瑞芳日记

●美国牧师约翰·马吉拍摄的有关南京大屠杀实景的原始胶片

●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16张侵华日军自拍的屠杀平民的照片

●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

●美国人贝德士在南京军事法庭上的证词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陆李秀英证词

●南京市临时参议会南京大屠杀案敌人罪行调查委员会调查表

●南京军事法庭调查罪证

●南京大屠杀案市民呈文

●外国人日记:占领南京——目击人记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感受光辉历程

(2)学生会拟在10月8号下午2点邀请老八路黄爷爷来校给全体学生做革命传统主义教育,如果你是学生会主席,要给黄爷爷打电话,你会怎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弘扬爱国精神

(3)请你围绕活动的主题,再设计两个活动方案的名称。

a.观看革命文献片;             b.宣讲革命前辈故事;

c._______;             d.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用原句填空。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岭逶迤腾细浪,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牧在《泊秦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6)杜甫在《春望》中,以乐景衬哀情表达忧国伤时感情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谁怜爱国千行泪”。风烛残年的美国同学yīn______切地要我从祖国给她带几颗枣核;韩麦尔先生默默承受着被剥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林则徐、康有为孙中山等仁人志士为革命前赴后继、qiè_______而不舍……历史昭示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屡遭侵略而不亡,历经cāng_______桑而不衰,正是源于对祖国的无比忠诚和深厚情怀。我们应当怀着虔敬之心、感激之情去miǎn ______怀那些爱国英雄和前辈,无论你走向哪里,你始终是一个“炎黄子孙”。

 

 

 

 

 

 

 

 

 

 

 

 

 

 

 

 

 

 

 

 

 

 

查看答案

下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 ⑤①②④③    B. ⑤②④③①    C. ⑤②④①③    D. ⑤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老山界》是革命回忆录,作者陆定一,本文采用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换安排文章层次,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 《草》作者王愿坚,全文以“草”为线索,按事情发展顺序描述了红军长征过草地时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草而发生中毒的险情,周副主席不顾个人安危,亲尝毒草,并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表现了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品质、高尚人格。

C. 《枣核》以一位 “美籍华人”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表现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D.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晏子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