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①啄其肉,蚌合而箝②其喙③。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见之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攻,以敝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鹬(yù):一种水鸟。    ②箝(qián):夹住。    ③喙(huì):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何_______________           (2)善盗乎___________

(3)赵伐燕____________            (4)蚌出曝____________

2.下面选项中“而”与例句“渔者见之而并禽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    B. 拔山倒数而来

C. 而置之其坐    D.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选文包含的一个成语,并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

 

1.犯罪本来将要正好,刚好。 2.C 3.(1)只是叶子相像罢了,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同。(2)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水土地方不相同啊。(3)我害怕强大的秦国会成为那个打鱼的人,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件事。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5.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解析】选自:《战国策》 作者:刘向 年代:西汉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坐:犯罪。固:本来。 2.本题考查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的辨析。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与所给句子中的用法相同。而:表示顺承。 渔者得而并禽之:渔翁得到了鹬和蚌并把它们带走了。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其实:它们的果实。 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 4.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启示:面对矛盾(冲突),要以理智、包容的态度对待,避免两败俱伤。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主要原因是: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用寓言故事引入(讽喻或类比的方式),使惠王易于接受。)②态度诚恳。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征人怨》,然后答题。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注释】①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②金河:即黑河。玉关:玉门关的简称。    

③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④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青冢:汉王昭君墓。

1.诗题为“征人怨”,你从诗歌的内容中体会出征人哪些“怨”?

2.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七律 长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刘。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

⑥王笑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晏子使楚》)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烟花三月的瘦西湖美不胜收。湖面上微波荡yàng,轻拍堤岸;长堤旁繁花似锦,xīn香扑鼻。她的美,蜿蜒曲折,古朴多姿,自然灵动,yùn味十足。五亭桥、万花园、小金山、白塔等景致点缀其间,让人目不xiá接,流连忘返。

 

 

 

 

 

 

 

 

 

 

 

 

 

 

 

 

 

 

 

查看答案

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学校见”是偏正式短语,“留在心里”是补充式短语 ,“明天教师节”是主谓式短语。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判断全部正确。

C. 她不仅爱诗,而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解说:这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建文明单位,创文明城市。

解说:这一句标语上下衔接,语意连贯。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活化石已成为我们湛江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海豆芽是一种生活在温带和热带海域的无脊椎动物

又因为它的贝体呈长椭圆形,很像人的舌头,也有人叫它舌形贝

资料显示,它是现今最古老的活化石,至今有几亿年的历史

因为它上部的贝体像一颗黄豆,下部的肉茎宛若一根刚长出来的豆芽,所以俗称海豆芽

A. ②④③⑤①    B. ②⑤③④①    C. ①②⑤③④    D. ①②④⑤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