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卜算子 咏梅》,完成题目。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阅读《卜算子 咏梅》,完成题目。

卜算子  咏梅

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阙通过哪些意象描写梅花所处的环境,创设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寂寞、苦闷、凄清( 2.表达自己孤傲、隐忍的品格与高洁的报国志向。PIN 【解析】 1.描写的环境是:驿站、断桥、黄昏、风雨。“氛围”是指事物存在的时间、空间、时令环境和气氛。阅读诗词,找到描写“梅”生存环境字词,如“风和雨”“黄昏”这一暗色调的景物即可了解梅所处的环境氛围,用词语概况即可。的上半阕着力渲染梅的落寞凄清、饱受风雨之苦的情形。梅花如此清幽绝俗,出于众花之上,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紧临着破败不堪的“断桥”,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倍受冷落、令人怜惜了。 2.古文中“咏”很多都是“自喻”,抓住“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一句即可理解所表现的作者如梅一样的品格。末句具有扛鼎之力,它振起全篇,把前面梅花的不幸处境,风雨侵凌,凋残零落,成泥作尘的凄凉、衰飒、悲戚,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清真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课文原句填空。

(1)白居易的《观刈麦》中表现农民矛盾心理的句是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的《望江南》绮丽清新,其中表现女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痛苦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豪迈奔放,其中抒写词人要为国效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豪放壮美,其中抒发词人一生中的壮志与抱负,并发出无尽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的《武陵春》愁苦凄惨,其中词人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具体化、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商山早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联纯用名词组成,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塞忠谏之路也   祭尉首

B. 欲信大义天下  然侍卫之臣不懈

C. 挟天子令诸侯  先帝创业未半中道崩殂

D.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国可乎(为……而死) 秦王色(屈服)

B. 楚人之(爱戴) 则责攸之、祎、允等之(表示处理事务速度慢)

C. 此诚危急存亡之也(时) 沙场秋点兵(战场)

D. 天所以资将军(大概) 休祲降于天(吉凶的征兆)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的两句话中都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将军身被坚执锐 为天下唱    B. 卜者知其指意 以光先帝遗德

C. 秦王不说  仓鹰击于殿上    D. 故不错意也  以咨诹善道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耕(chuò)    素(gāo)    倾(tuí)    存(xù)

B. 恨(chàng)      色(ráo)        鸿(hú)       然(fó)

C. (jué)         崩(cú)        社(jì)        罚(zhì)

D. (zōu)        休(qìn)        夜(sū)       除(rǎng)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