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在战捷。闻孟获者,为夷汉(1)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于营阵,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1)使观于营阵________________    (2)不知虚实 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令生致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无不胜。

B. 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 诸葛亮运用了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 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1.让过去,从前,原来 2.于是下令活捉孟获后送来。 3.使观营阵 纵之使更战 4.C 【解析】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作者:陈寿 年代:西晋 1.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节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节词表达。双音节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节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向”在这里指的是“过去,从前”。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致之”在这里指的是活捉孟获后送来。 3.此题考查的是写作方法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归纳。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既得,亮使观营阵”就是擒获孟获后诸葛亮采取的办法;在孟获心有不服的时候“亮使观营阵;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 4.此题考查的是写作方法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归纳。从“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一句中可以知道诸葛亮是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的。所以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云而岩穴暝  __________  (2)溪而渔     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 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的乐趣。

C. 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 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列小题。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这两首词的作者分别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两首词的比较,有误的一项是     

A. 两首词分别用班超、苏秦与陈亮的典故,表达了抗击外侵的雄心。

B. “尘暗旧貂裘”和“醉里挑灯看剑”都暗示了报国无门的无奈。

C. 两首词都先回忆往事继而直抒胸臆,现实与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D. “身老沧州”与“可怜白发生”都彰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忧愤。

 

查看答案

默写。

(1)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查子  元夕》)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雪尽马蹄轻    (《观猎》)

(3)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岳阳楼记》)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人生何处不相逢,与他人相逢,也许就是一次情感的慰藉;与自然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与书籍相逢,也许就是一次心智的陶冶;与历史相逢,也许就是一次精神的升华。总有一次相逢,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人生。 

要求:(1)请以“一份相逢一份暖”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后生可畏    刘斌立

(1)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

(2)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

(3)“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

(4)“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

(5)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 ”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

(6)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

(7)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

(8)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

(9)“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

(10)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

(11)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

(12)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

(13)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

(14)“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

(15)“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

“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

(16)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17)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

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________﹣﹣﹣被迫备考律师﹣﹣﹣________﹣﹣﹣承揽死难矿工索赔﹣﹣﹣帮助穷人打官司

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

①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

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