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①召沛公。沛公曰:...

(一)坐须臾,沛公起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

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注】①陈平:原为项羽的部下,后来为刘邦的谋士,官至丞相。②刀俎(zǔ):切肉用的刀和板。③亚父:指范增。④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

1.下列句子中的“之”与“吾属今为之虏矣”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 忘路之远近

C. 怅恨久之    D. 杀之以应陈涉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一句可见此时的项王对沛公是有防范的,已经察觉到刘邦要逃跑。

B. 樊哙是一员有胆有识的武将,其劝说沛公及时脱身的一席话,足见其雄才韬略。

C. 刘邦“则置车骑,脱身独骑”,是因为当时情势危急;张良等大部分随从留下不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麻痹项羽。

D. 范增对刘邦借故脱逃而恼怒,是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①沛公起____________      ②其怒  _______________

③相四十里 ____________      ④我至军中  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D 2.A 3.去,往适逢,恰巧遇到距离估计 4.唉!小子真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了!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啊。 【解析】选自《鸿门宴》 作者:司马迁 年代:西汉 附:参考译文 坐了一会儿,刘邦站起来到厕所去,趁机叫樊哙也出来。刘邦出来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出来叫刘邦回去。刘邦说:“现在出来,没有向项羽告辞,对这件事怎么办?”樊哙说:“大行不顾惜细枝末节,有大礼节的人不躲避小的责备。现在人家是切鱼肉的刀和砧板,我们就是鱼和肉,生杀的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为什么要告辞呢?”于是就走了。于是让张良留下辞谢。张良问他说:“您带了什么礼物?”他说:“我带来一双白璧,想献给项王,一双玉杯,想献给亚父。刚才项王发脾气,所以不敢献。你就替我献给他们吧。”张良说:“遵命。”当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鸿门,刘邦军队驻扎在霸上,两军相距四十里。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脱身,部将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和盾牌徒步逃跑,他们从郦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刘邦走时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军,不过二十里而已。估计我们回到军营时,你才可进入。”刘邦走了,从小路到军中。张良才进去辞谢,说:“刘邦不胜酒力,不能亲自来告辞。他让我奉上一双白璧,敬献给大王足下,一双玉杯,敬献给范大将军足下。“项王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大王有意责备的,单身离去,现在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王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范增接过玉杯,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它,说:“唉!小子真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了。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现在等着做他的俘虏了!”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D项与例句中“之”意思相同,都是“代词”。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在能够翻译全文的基础上对段落的内容、人物的品质性格、情节之间的关系、写作的思路都要有一个清楚地认识的分析。A项表述错误,根据文章的内容,可以推断,项羽并未察觉刘邦要逃跑。 3.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度”读作“duó”,是“估计”的意思。 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对《格列佛游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

B. 《格列佛游记》中有许多荒诞的故事。在飞岛国,如果人民抗缴税收,国王就把飞岛停在他们的头上,剥夺他们享受雨水和阳光的权利。

C. 格列佛受聘为“冒险家号”船长,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变,把他囚禁了几个月,然后被放逐到“大人国”。

D. 《格列佛游记》描写了格列佛四次出海航行,在四个传奇色彩浓重的国家里,历经磨难,又几次脱险的故事。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往。未病终。后遂无问者。

A. 规:打算    B. 果:结果

C. 寻: 不久    D. 津:渡口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庆节期间,农贸市场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的景象。

B. 他们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放学同行到岔路口,然后分道扬镳

C. “人间四月天,杜鹃满山野”,春夏之交,宜南山区的杜鹃花开得正盛,落英缤纷,红霞耀天。

D.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游人如织的风景区,近年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拼音写出汉字。                         

①繁yǎn_______     ②lìn_______啬      ③如愿以cháng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愿将腰下剑,_______________。     (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

②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     _______《惠崇春江晚景》)

___________,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___________,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_________》)

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⑦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⑧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   司马迁《陈涉世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