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字记载表明,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字记载表明,我国在三千多年前已经开始栽培茶树。商朝以前,茶因珍贵而被当作祭品。商朝以后,茶发展成为贡品。春秋时期人们用茶树鲜叶做菜。西汉时期茶已成为当时的一种重要商品。进入唐代以后,饮茶渐成风气,并形成了中国的茶文化。因为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再加上中国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茶很早就在世界得以广泛传播。日本、朝鲜、蒙古、伊朗、土耳其等亚州国家茶的读音均来自中国,这就是很好的证明。

中国茶向世界传播依托了多种方式:唐朝时,日本派出大批人员渡海前来学习中国文化,茶树的种籽和饮茶的方法也由此传到日本。公元1618年,明万历皇帝派出公使将茶作为贵重的外交礼品,馈赠给俄国沙皇。茶作为重要的商品还被输送到多个国家。兴于唐宋盛于明清的茶马古道就是一条以马帮运输茶、盐等物资进行国际商贸的通道,这条商路一直延伸到了西非红海海岸。十七世纪,航海业发达的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大量地从中国贩运茶叶至欧洲各国。

【材料二】

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唐代陆羽在他撰写的《茶经》中创制了茶道二十四器,标志着唐人饮茶已开始注重品饮艺术。现代中国的茶道艺术更为典雅精致,包括赏茶、赏具、冲泡、奉茶、闻香、品茗等一整套程序。其中奉茶环节,首敬在座长者,充分体现了中国“尊老敬上”的传统。

中国茶文化推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引进饮茶风俗,引入茶文化。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盛赞饮茶能体现文人的高雅,并经常在家举办茶会,以茶会友。英国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认为饮茶比饮酒更加文明,在她饮茶嗜好的影响下,王室贵族逐也渐形成了饮茶风尚。

【材料三】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我国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而茶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沿线各国通过各类茶事活动,以茶为媒,化解隔阂,进行贸易交流,实现共同发展。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茶叶8.2万吨,同比增长15.2%。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

在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面对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现在我国茶叶输出量位居世界第一,但人均消费量仅为世界第六,30岁以下的消费群体往往首选碳酸饮料、咖啡、果汁等时尚饮品。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请你简要概括中国茶及茶文化的重要价值。

2.阅读【材料一】,请简要说明中国茶传播荷兰和日本的情况。

(1)中国茶传播到荷兰的时间和方式:____________

(2)中国茶传播到日本的时间和方式: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针对【材料三】提到的问题,请你提炼出“吴裕泰”解决这类问

题的经验。

【链接材料】

具有120余年历史的茶业老字号“吴裕泰”在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茶文化上做出

了积极的尝试。北京裕泰东方前门店推出茶生活体验馆,消费者能够在抹茶体验区,亲身体验制作抹茶的过程,品尝自己制作的传统抹茶;在茶点体验区,可以品尝到包括抹茶、焙茶等口味的拿铁和布丁。“吴裕泰”还推出了花茶冰淇淋、茉香奶茶等新产品,这些产品深受青年消费者的喜爱。

 

1.示例:养生及药用价值,高雅的艺术价值与蕴含的中华传统礼仪价值,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发展的时代价值。 2.示例:公元十七世纪,被海运贩卖到荷兰。公元九世纪,被派遣到中国学习文化的遣唐使带回日本。 3.示例:设置茶生活体验区,让消费者体验制作、品尝茶;推出茶类新产品,满足青年消费者的需要。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打各材料的中心句,采用相加的方法。材料一中“茶有着生津止渴、清心提神、清热解毒的养生及药用价值,”材料二中的“中国茶文化具有高雅的艺术性,其中茶道艺术还蕴含着中华传统礼仪。”材料三中“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推进,中国茶文化将发挥更大的价值。”把这些内容进行文段即可。 2.试题分析:根据图表内容即可解答此题。认真阅读图表即可。 3.试题分析:主观性试题,结合材料三和链接材料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设置茶生活体验区,让消费者体验制作、品尝茶;推出茶类新产品,满足青年消费者的需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唯有垂杨管别离》,完成下面小题。

唯有垂杨管别离

许多年后,我常常想起病房里的岳老师与那个七岁的小病号。

在住进同一间病房之前,这两人并不相识。岳老师曾经是一家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但那家小学已经关闭多年,所以这时的岳老师事实上已不再是老师了;小病号则是一个七岁的小男孩,他三岁就生了骨病,自此便在父母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医院就是学校,而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住院的日子令人感觉灰败,如果不是飘进病房的柳絮通告了春天的来临,病人们全然没有注意到病房外的绿意。

作为医院的老病号,在单调重复的日子中,岳老师与小病号自然而然地相识了。令人惊异的是,他们后来竟然变作了老师和学生。因为常跑医院,我与岳老师有些交集,他们的故事便进入了我的视线。四十多岁的岳老师,早已被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A)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当她给小病号讲课的时候,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了一丝红晕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输液一结束,岳老师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虽说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文单词。

中午,病人和陪护者挤满了病房之时,便是岳老师一天中最神采奕奕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她就要拎出许多问题,故意来考小病号。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是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

小病号毕竟年龄尚小,顽皮好动,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所以,他便经常答不上来岳老师的问题。比如那句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二十遍。也是奇怪,无论背多少遍,那句诗就像是活生生地在小病号的身体里打了结,一到考查的时候,他死活就背不出来,岳老师愈发伤心。

到了最后,连小病号自己都愤怒了。他愤怒地问岳老师:“医生都说了,我反正再活几年就要死了,背这些干什么?”

说起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甲】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出了走廊,就痛苦地抽泣起来,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了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是要教小病号更多。岳老师自己的病本就不轻,但自此之后,我却经常能看见她跛着脚,跟在小病号的后面,见缝插针地给他讲课。病房里的教学最常见,瘦骨伶仃的小病号躺在病床上认真听,憔悴的岳老师坐在一旁小声讲。这场景神圣却也让人心酸。“既然没死,就得活出意义。”岳老师对我说。

但是,她和他还是终有一别。——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已经决定,要带他转院,去北京。闻听这个消息之后的一个星期里,岳老师夜夜失眠。

深夜,她悄悄离开了病房,借着走廊上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说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个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乘除,也有英文单词。

这一晚,不知何故,当看见微光映照下的她,我难以自禁地涌起了哽咽之感:无论如何,这场遇见的结局终究是别离。天快亮的时候,岳老师睡着了,但我并没有去叫醒她,护士路过时也没有叫醒她。

离别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大早,小病号的父母就接到消息,要他们赶紧去北京。他们马上忙碌起来,收拾行李,补交拖欠的医药费,再去买来火车上要吃的食物,最后叫醒小病号。当小病号醒来,他还懵懵懂懂,不知道一个小时之后,他就要离开这家医院了。

九点钟,小病号跟着父母离开了。离开之前,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了,可是,那本教材,虽说只差了一点点就要编完,终究还是没编完。岳老师将它放在了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捏他的小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哪知道,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的名字,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于是,全病房的人都听到了小病号在院子里的叫喊。

那竟然是一句诗,正在被他扯破了嗓子叫喊出来:“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是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便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又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五月间,阳光正好,窗台上有流泻的碎金。风暖暖的,有柳絮悠扬地飘飞,空气里似乎都弥漫着蓬勃的生命的气息。

小病号站在一楼的草地上,他脱去了苍白的病号服,穿上了黄亮的T恤,骤然显得挺拔了些,有了小小少年的英姿。(B)他仰着头,紧盯着病房的那扇窗户,努力地挺着身子,双手在嘴边拢成个小喇叭,大声地喊着,一字一顿的声音传遍了整个病区。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诵出了那句诗,但岳老师并没有应答,【乙】她正泪如雨下,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咬住了袖子。

除了隐约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没有一个人上前劝说,全都陷于沉默之中, 听凭她哭下去,哭出悲,哭出喜……

后来,我常想:生命的相遇相别,正如花开花谢,都是必然。但有些生命的碰撞,却会燃起星火,照亮彼此的人生。

                                                   (作者李修文   有删改)

注:[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出自《杨柳枝词九首》(唐 刘禹锡)。 陌,街道。垂杨,即垂

柳。管别离,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有惜别之意。

1.在病房里,长期住院的岳老师与小病号居然自动结成了师生,他们你教我学,发生了

一些故事。请根据文中情节的发展填空。

(1)在病房里的众人面前,小病号顺利地通过了考核,岳老师很骄傲。

(2)______

(3)联系自己的病情,小病号恼怒地说不想学习了,岳老师痛哭之后反而教得更多。

(4)______

(5)仓促告别后,小病号在楼下完整地背出了那句诗,岳老师悲喜交织。

2.本文描写了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请你从文中【甲】【乙】两处中任选一处,结合相关内

容,简要分析她哭泣的原因。

选择__________处(只填序号)

分析:__________

3.请在文中划横线的A、B两处中选择一处,进行简要赏析。

选择__________处(只填序号)

赏析: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结尾段中“有些生命的碰撞,却会燃起星火,照亮彼此的人

生” 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童年是生命的底色,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许多篇章都表现出儿童的天性。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________、折腊梅花等情节,表现出儿童对大自然的亲近;《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对《山海经》的渴望,表达了儿童________;《狗·猫·鼠》中追忆童年时救养一只可爱________的经历,流露出儿童对弱小者的同情;《_________》中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痛苦,抒发了儿童对自由成长的渴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小题。

1.沙僧助八戒救公主被擒,唐僧也被变成老虎。在白龙马劝说下,八戒到花果山向孙悟空求助。

2.见面后,孙悟空问:“我临走时一再嘱咐你,倘师父被妖怪捉住,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你为什么不说?”

3.八戒灵机一动,使用了激将法,他说:“       。”

4.孙悟空闻言大怒,随八戒赶去救人,大战黄袍怪。妖怪敌他不住,一溜烟逃走了。

5.孙悟空救出了被妖怪变成老虎的师父,并施法帮他恢复了原身。

6.唐僧挽留悟空,请他一同去西天取经,师徒二人尽释前嫌。

 

(1)结合连环画的相关内容,补全第3幅图中八戒所说的话。

答:_______

(2)第6幅图中说“师徒二人尽释前嫌”,“前嫌”指的是什么事?

答:_______

(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组成了取经团队。请结合与“义激美猴王”相关的情节,

谈谈你对“团队精神”的理解。

答:_______

 

查看答案

年级准备开展“品三国,话英雄”的戏剧表演活动。每班选择一个人物编写剧本。本版选择的是关羽。请你补全下面的剧本提纲。

第一幕:温酒斩华雄之

第二幕:___________之忠

第三幕:华容道释曹操之义

第四幕:___________之智

 

查看答案

阅读《儋耳夜书》,完成第下面小题。

儋耳夜书

己卯上元,余在儋耳,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佳夜,先生能一出乎?”予     (欣然  怅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杂揉,屠酤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寝,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者未必得大鱼也。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①[儋耳夜书] 儋耳,今海南省儋州,为1097年苏轼人生中最后一次被贬之所,时为荒蛮之地。本文写于作者贬官的第三年。②[民夷]汉族和少数民族。③[屠酤]这里泛指各种店铺商贩。④[舍中]仆人。 ⑤[再鼾]一觉醒来又睡去,形容睡过一段时间。⑥[亦笑韩退之]韩愈曾写诗述其钓不着大鱼,埋怨水太浅,要另觅垂钓佳处,暗指自己境遇不好,不得志。

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文中横线处应该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_

2.根据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谈谈你对苏轼的评价。

【链接材料】

苏东坡被贬儋州期间,开辟儋州学府,以诗书礼乐教化民众,使得儋州成为当

时海南文化的中心。此外,苏轼还倡导各民族平等,发展农业生产,积极传播医药知识,受到海南人民的敬仰与怀念。

答: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