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红叶(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红叶(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离市区近些,且是一个著名的公园,命运便很阔达了。

    故乡的山峦,植被是极丰富的:黄栌满坡,柘丛盈岗,楸树峰耸,檀木沟伏……夏时山色蓊郁,入秋,则渐渐变化起来,先是淡黄,而后是斑驳,最终是红得一统了,满山满野就一如火烧。

    但这时却是故乡的农忙时节——

    庄稼的秸秆被村人铡碎了,厚厚地铺到猪厩中去,再取山上的表土覆盖,以期在来年沤出一些好肥料来。所以,未上冻前,村人的第一宗要事,便是背土垫圈。而后,有余力,要在地堰的边上,砍一垛垛的干柴杂草,烧一堆一堆的草木灰。撒上草木灰的土地,蔓菁憋得大,土豆长得足,谷穗也结得沉。

    此时,山上的红叶正红得烂漫呢。人们哪顾得多看几眼呢。所以,山里人并未想到,那一丛丛的红叶,便是一团团的激情、一首首的诗,自己正生于美境与福地,正可以坐享一番。红就让其兀自红去吧,我们还有正经的营生干不完呢,他们想。那时,我并没有一丝悲哀,因为身在其中,与村人的感觉相同。

    真正醒悟了,感到有些惆怅了,是看到城里人,居然要爬那么远的路径,到香山专程赏红叶之后。于是,我怀着这么一种情绪,待人们去香山赏红叶的时候,我便回到故乡去,探抚那故乡的红叶。它们被漠视和遗忘得太久了!

    我爬到屋后的山上:高远的天,衬以峻拔的山形,那凌风的红叶,簌簌地,便让人极感动。但激动的心,很快就黯然了——

    沉默的父亲,正在地堰的边上埋头打柴草,他要多烧几堆木灰啊。于是,观赏红叶的这一份闲雅,就显得多么不合时宜,显得多么奢侈,兀然就生出一丝羞耻,便踅到父亲的身边,想给他打个下手。

    父亲很懂我的心思,笑笑,“去赏你的景吧。”

    见我仍迟迟不动,父亲说:“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你高兴赏景就赏景,我高兴做活就做活,不都图个自在么?!”

    我知道,要父亲埋头干他喜欢干的活,比要他赏红叶更使他心安与欢悦,这是情理中的事,不关乎我的勤与懒。但我终究不忍在劳作的父亲身边,作赏景的清客,便同他一起干下去了。

    这是第一次回故乡赏红叶的情景。

    第二年秋深,想到故乡那满山的绚丽,仍有热热的归心。但父亲在地堰上弯曲的身影从脑底晃出的时候,归心就有了几分迟疑,心中就有了一种惆怅。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甲)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乙)父亲么?!

    回到故乡,父亲很高兴,抱出一坛雄自酿③:“崽呀,知道你要回来,爹特意给你留着呢。”我的眼窝便不由得濡湿了。

    从此,每到秋深,我皆毫不迟疑地回故乡去。

    每次,我们低头砍着柴草,却都把红叶搁置于一边。但只要我们抬起头来,山上的红叶,便很执著地红到我们的眼眸中来——

    红叶没有怨艾,只有默默的守望和多情的注视,一如山里的人们

(本文有改动)

【注】①沤(òu):长时间地浸泡,使起变化。②踅(xué):中途折回。③雄自酿:一种自家酿造的酒。

1.本文记述了作者多次回乡前的心理及回乡的原因,请阅读相关语段,分别概况作者几次回乡的心理及回乡的原因。

2.阅读文中画线语段,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甲、乙两处“辜负”的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最后,还是回去了。因为:红叶岁岁依旧,而父亲却要一天天衰老;父亲已经辜负(甲)了红叶,儿女还要辜负(乙)父亲么?!

3.本文以“故乡红叶”为题,为什么在文章开头要写“香山红叶”?

4.阅读全文,分析“故乡红叶”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在结构上的作用。

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1.将香山红叶与故乡红叶作比较,突出了故乡红叶更为壮观,更有气魄,为下文写故乡红叶被人漠视的命运作铺垫。 2.(1)①父亲虽在美景和福地之中,但因艰辛劳作和无暇赏景,且要天天衰老。 ②感受到比香山红叶更为壮美的故乡红叶,却长久地被人漠视和遗忘。 3.“故乡红叶”象征那些极为普通、没有怨言、默默坚守的山里人。结构作用:“故乡红叶”是行文的线索,贯穿文章的始终,使文章内容集中、结构紧凑。 4.父亲”形象:父亲在地堰边埋头干活,并以此心安和欢悦,表现了父亲的朴实和勤劳;父亲让我去观赏红叶。做自己喜欢的事,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理解和宽厚;父亲特意给我留着一谈雄自酿,表现了父亲对儿女的关爱。(结合内容2分,父亲形象2分,至少答两点) 5..略 【解析】 1. 2. 3. 4. 5.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你拥有精神上的故乡吗

宋晖

    ①人生旅途,为什么会有人选择逃避,无疑是对“失败”存在忌惮。人们教育小孩子的时候,常说“不要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其实,人生真的不是失败在起跑线上,而是失败在旅途中。

    ②这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前方看似无路可走,直到近处才发现原来可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于是智者会说“希望总在转角”。还有一种情况是“一条道走到黑”,最后发现我们真的进入死胡同,于是便顿首捶胸,自甘堕落,好像人生的全部意义均在于过往的那段路,殊不知,这时的你完全可以走回头路,“不会掉头的司机一定不是好司机”,“永远不回头”是要你有坚强的意志,而非倔强的内心,你要相信走回头路的时间一定比你第一次走要省时得多,也更“轻车熟路”,回到起点之后,你知道了此路不通的同时,也会看到成功之路郁郁葱葱,枝繁叶茂。你不试验,就永远不知此路不通。

    ③生活中,我们总是会被问到,“遇到困难,该怎么办”这类看上去需要回答的伪问题。其实,你自己就能破解这个问题,平心静气地思考一下就会有答案,你需要的是一种胸怀,这种胸怀就是【A】“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至于怎么能做到如此胸怀,恐怕至少要做到在欲望面前保持淡定。这实际上是一种心态。

    ④做到“淡定”实属不易,它的前提就是安居乐业,“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当你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时,自然无法淡定。所以,一切的坐而论道都要有物质前提。可是,人的欲望又会随着“仓廪实,衣食足”而无止境地延伸,“贪得无厌”毫无疑问是要摒弃的,所以还要强调正确的义利观,懂得有舍有得。孔子早就说过,【B】“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⑤但这不意味着为放弃找到了借口,人生在世总要如“飞鸿踏雪”留点儿痕迹,人不一定成就一番伟业,但也一定不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成功不易,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古人谈个恋爱还知道锲而不舍呢,《诗经·蒹葭》所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⑥面对困难,人容易脆弱,毕竟强大的内心不易养成。可是,人若不坚强,则不如草芥。无论你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必须懂得,明天的你会向今天的自己致谢,因为你未曾放弃,人生没有死胡同,你的意志来源你的内心。

    ⑦拥有精神上的故乡,你的内心才会强大。

摘自《搜狐新闻》有删改

1.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文中两处划线句都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效果有什么异同?

3.结合全文,你认为要做到哪几点人的内心才会足够强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

    (选自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注①李伯时,即李龙眠,北宋著名画家。②建炎:宋高宗的年号(1127-1130)。③贼,指金兵。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金兵,赵广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请结合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出师表》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于草庐之中    拔剑四心茫然(《行路难》)

B. 许先帝以驱驰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C. 先帝不臣卑鄙    何不试之足(《郑人买履》)

D. 则治臣之罪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出师表》)

2.诸葛亮认为蜀军北伐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在出师前他对后主提出了什么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钱塘湖春行》一诗,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歌在描绘春天钱塘湖美景时,写出了春天里洋溢的活力与生机。请结合“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联试作简要分析。

2.下面一首诗也是描写春天景色的,试比较分析两首诗所描写的景色特点的不同之处,并说说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春寒(宋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书法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①    。从狭义上讲,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②    ,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③    。例如,使用工具从传统的毛笔到硬笔、电脑仪器、喷枪烙具等,种类繁多;书写颜料从单一的墨汁到化学剂、黏合剂、喷漆等,丰富多彩;书法流派从传统书派到意象派、墨象派等,各具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