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

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十三、四岁的胡适沿着崎岖艰险的小路走进上海,飘到美国,回到北京,他博览群书,学贯中西,成为国人敬仰的国学大师。

B.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C. 郑板桥的字是有设计感的,熔楷、隶、行、草于一炉;同时兑入画竹、画兰的笔意,奇崛峭拔如“乱石铺街”。

D. 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B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考核标点符号的使用。A项,“十三、四岁”中的数字表示概数,应去掉顿号。C 项,分号的使用 不准确,前后不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应改为逗号。要注意逗号与分号的区别:从停顿时间看,逗号短, 分号稍长;从表示并列区别,逗号表示连贯、分号表示句与句之间并列。D项,结尾的句号应在引号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祷(qí)       骨(suí)     玄虚(xuán)      手无策(shù)

B. (sè)       沱(páng)    静(mì)        不置辩(xiè)

C. (tān)      隐(nì)      归(xǐng)      锲而不舍(qiè)

D. 锢(jìn)      长(rán)     解(pāo)       玲珑透(tī)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写。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2)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评述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两句,指出其描绘大漠壮观景象,似不合事理而实妙、似俗而实巧,可谓一语中的。

(4)“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的时光已悄然流逝,初识犹在昨天,分别即在眼前。回首往昔,校园处处留下欢歌笑语,而今不免涌起缕缕怅惘。此时此刻,我们吟诵李白《送友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感受到一种依依惜别的深情。

(5)人生的道路总是充满各种艰难险阻,就像李白在《行路难》中慨叹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只要我们乐观自信,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战胜这些艰难险阻。

(6)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发出“夕阳西下几时回”的疑问,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怅惘。汉乐府《长歌行》中也发出了相似的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老子有句名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____________________。”它启示我们:实现理想要从眼前的小事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否则理想就只是空谈。

(8)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继承了孟子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梁惠王下》)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查看答案

请将题目“_________的背后”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不得套写、抄袭。(2)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主题要正确鲜明。(3)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字数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烛(梅寒)

作为一名职场新人,小韦连起码的着装礼仪都不懂。第一次来公司上班,他居然穿着一件膝盖上破了洞的牛仔裤。

从他第一次闯入我的视野,那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已注定了我们之间的不和谐。可他似乎傻傻的,半点儿都没看出我的不满,每天总是快乐得像兔子似的来上班,而且总是来得早走得晚。

作为小韦的主管,我并没有给他多少工作,可他却很少让自己闲下来,把办公室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不说,还跑到别的科室去帮着打水扫地。我不动声色地看他能把这一切坚持多久。初来乍到,几乎每一个新职员都会这么做,但没有人会坚持多久,等到在公司立住了脚跟,这一切自然就会让给下一位新人。

小韦每天就这样做着一些没有多大意义的琐碎事情。有几次,他实在没什么事情做了,就小心地问我有什么需要他做的。其实,事情倒不是没有,我手头案边需要整理的材料有一大堆,可我不放心交给他:“急什么,总会有你的事做。不过,那些扫地打水的活儿,也不必你那么辛苦地跑着去做的,公司里有勤杂工。你来这儿不会就为做这些吧。”

小韦尴尬地笑笑,脸飞快地红了。

一个传媒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到我们天桥广告公司,也算对路。可他的水平,让我实在不敢恭维。那天早晨一上班,就在我的办公桌上看到那张简单的创意广告,我拿起来瞄了一眼,随手就把它丢到了脚边的垃圾筒里。

身后有一点轻微的响动,回头看正是小韦,他怔怔地站在我身后,眼睛里满是失望。

“是你做的么?”还是有一点不忍心了,我明知故问。

“是的,做得不好,请您多指点。”

“嗯,下次吧。”说真的,那个创意,实在没有评点的必要。

小韦轻轻地退了出去。

第二天上班,一份同样的创意广告又出现在了我的办公桌上。这一次比前次略微好了一些,但离我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我再一次把它丢进垃圾筒。这一次,小韦没在场。

接下来几天,我算领略了这位大男孩的固执。每天上班时,我的桌上总会有小韦设计的创意广告,每一次都会比前一次有一点小小的改进,但总体水平并没有多大的起色。

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其实,你也许没有发现,你并不适合做广告这一行,因为你的创意没有多少新意,这在这一行是很可怕的。”

这一次,小韦脸上那种惯常的笑容没有了,他的眼圈慢慢红了,却没让那两股越聚越浓的水滴掉下来:“谢谢您的指点。但我也有一点想对您说,不管做得多差,每一次都是我努力的结果,而且,我也相信,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做得好,但您却随便地把它们扔进了垃圾筒。这些设计是我成长的经历,我会珍惜它们。”

小韦从背后拿出那些曾经被我丢进垃圾筒的创意广告,我呆住了:一张又一张,被我揉皱了弄污了,不知何时,他又一张张铺平整好,用钉书机钉在一起,有一大摞了。

然后,我看着他高昂着头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以后,小韦没有再将自己设计的作品放到我的桌上,在公司里也沉默了许多。更多的时候,他只紧抿着嘴唇专心做事。果然如我猜的,他不再像刚来时那样殷勤备至,干好自己份内的事后,他把更多的时间用来看书学习了。

从来没有想到过,小韦的春天那么快就来了。

公司有一笔很大的广告业务,老总派我带着小韦去和对方洽谈。经过努力,双方谈妥。但就在我们要去签约的头一天,对方厂家忽然打电话来说有另外一家广告公司的创意也许更适合他们。我一听就火了,在电话里很不客气地驳斥对方不守信用。打电话时,小韦一直立在我的旁边,等我气愤地扔下电话,才小心地问:“真的无法挽回了么?”

“没用了,人家明天就签约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败感袭击了我。

“可是还没有到明天呢,说不定还有转机呢。”

我瞟了小韦一眼,拨通了公司老总的电话……

第二天上午上班,小韦没有像往常一样出现在办公室。中午快要下班时,只见公司老总满面喜色地走过来,小韦也一脸喜气地跟进来。

“向大家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的小韦,为我们公司立下了大功劳。你们可能都想不到,他居然用自己的作品,上门说服了客户,为我们争来了那笔大业务。今天中午,我们要为他庆贺。做事情要的就是这种精神!”老总兴奋地说。

我不知道,小韦是如何做到那一切的,但他为那家蜡烛厂设计的广告语却深深地打动了我。那句广告语是:时时点亮心中之烛,希望之火将绵延不息。

1.文章第二段说“那种先入为主的成见已注定了我们之间的不和谐”,结合全文,说说“我”对小韦的成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小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查看答案

阅读议论文《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完成后面小题。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陈凌

①最近,朋友圈里流行一个小游戏:七分钟内,连续写出数字1到300,不能停顿,也不能涂改。这道源于一所大学自主招生的考题,看似简单无奇,却难倒了不少参与者。“手写着写着就酸了,一酸注意力也分散了”“数字写多了,就觉得烦躁,一烦躁就写错了”……游戏虽小,却折射出了大多数人面临的现实症结——专注力的丧失。

②“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难免跌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陷阱。相反,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方能百炼成钢。

③孟子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有一位名为弈秋的下棋高手,他曾有两位徒弟,一位徒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认真听弈秋所讲的弈棋之道;另一位徒弟虽然人在听讲,心思却在“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最终,学成之后,水平远不如前者。师出同门,却有高下之分,与其说是智力不同,毋宁说是专注有别。正如哲人所言,“达到敏捷的方法在乎专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揽许多事务”。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想事有所成,必须力有所精。

④很多时候,人们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从表面上看,是外物纷扰、诱惑太多,其实不然,根由还在于心不静。明代大儒王阳明曾与友人同游,友人指着岩石中的花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这样一番对答,也启示我们:心有所主,哪怕纷扰再多,也不会乱花迷人眼、浮云遮望眼;但假如心散志衰,都无需外界干扰,自己首先便难沉住气,更别说专注一事上下求索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⑤当然,专注绝非是要让人固守一隅、甘做井底之蛙,恰恰相反,心有全局才有价值排序,胸有丘壑方能分清主次。可以说,专注在本质上,乃是撇去不必要的泡沫、剔除不恰当的欲望。兵法有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对于每个人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曾有人提出“两万小时理论”,也就是“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两万小时,看起来很长,分解到每一天,也就只是一两个小时而已。但倘若守不住心中的宁静、抵抗不住外界的波澜,东瞧瞧、西望望,别说一两个小时,一两分钟都会成为奢侈。多几分老僧入定般的淡定,多几分古井不波般的从容,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在岁月的画布中,书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⑥有人说:“一辈子,总是还得让一些善意执念推着往前,我们因此能愿意去听从内心的安排,专注做点东西。至少对得起光阴岁月,其他的就留给时间去说吧。”世界嘈杂,我们无法避免;但内心的专注,却可由我们自己把握,不是吗?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第⑤段文字是不是多余,应该删掉?请陈述一下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