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①,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

(二)                                 卞和泣玉

   楚人和氏①,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②,而刖③其左足。及厉王薨④,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为和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⑤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和氏:相传名为卞和,春秋时楚国人,和氏璧发现者。②诳:读kuáng。欺骗。③刖:读yuè古代一种断脚的刑罚。④薨:读hōng。古代大臣或诸侯的死。⑤奚:为什么。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厉王使玉人之/与步于中庭    B. 之/寡人之过者

C. 此吾之所以悲/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 使人问其/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请用三条“/”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

3.韩非想借这个故事借揭示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1.C 2.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之所以悲也 3.说明了玉人不识瑰宝,人君诬陷忠良。借此比喻那些抱负远大,有为之士,揭露了当时有为之士怀才不遇,甚至反遭迫害的严峻现实。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中的“相”分别是“鉴定”和 “共同,一起”;B项中的“闻”分别是“听说”和“使……听到”C项中的“所以”都是是“……的原因” D项中的“故”分别是“原因、缘故”和“因此”。 2.试题分析:此题既考查了文言词汇,又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个句子的划分可以依据上文内容来推断。前文写到“刖其足”之事,加之用“也”字,可以划分出第一处;又有“指玉为石”,划出第二处;再有“以为和诳”之事可以划分第三处;最后的“此”指代上面的内容。故可正确划分。 点睛:文言断句要认真阅读文章内容,分析所写的内容,可根据内容划断,再加上平时对方言文语句的翻译,依据译文,两者结合,一般都能正确划分语句。 3.试题分析:从事情的发展过程中找。分析事情的发展经过,找出存在于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赋予人物或事件的象征意义,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进而分析可得出寓意。 译文: 楚国有个名叫卞和的人,从楚山中得到一块含有美玉的璞石,就把它献给了楚厉王。厉王命令玉匠鉴别。玉匠一看就说:“这只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就下令砍去了卞和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位后,卞和又把那块璞石献给了武王。武王又让玉匠鉴别,玉匠又说:“ 这只是一块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有意欺骗他,于是下令砍去了他的右脚。而后,武王驾崩,文王登位。卞和竟然捧着那块璞石,在楚山脚下一连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尽,血也哭了出来。文王听说了这件事后,就派人前去调查原因,那人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哭得如此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并非因为失去双脚而感到悲伤,而是痛心世人将宝玉看作石头,把忠诚的人称为骗子,这才是我感到悲伤的原因啊!”文王听到回报,便叫玉匠去雕琢那块璞石,果然从那块璞石中得到一块价值连城的美玉,于是命名这块美玉为“和氏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湖心亭看雪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1)是日更___________    (2)是金陵人,________     (3)与余舟一_______________

2.请将文章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反响),为下文做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镜,“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查看答案

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头连接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连接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它让中国腾飞,与世界沟通;它是平坦的桥梁,让中国这辆高速列车畅通无阻地行驶在快车道上;它是广阔的天空,让中国这只雄鹰自由自在地翱翔于蓝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2末日说”风靡全球,这背后是当今社会人类面对自然灾害﹑金融危机﹑食品安全﹑恐怖活动﹑生存压力等时的恐惧。(成分残缺,在“生存压力等”后加上“问题”)

B. 国家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这一举措降低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搭配不当,把“降低”改为“减轻”)

C. 2012年,三亚进行海鲜排档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一期工程,设立价格电子公示屏﹑推广使用电子菜系统等措施防止“宰客门”再度重演。(成分残缺,在“设立价格电子公示屏”前加上“通过”)

D. 2012年7月24日,北京市发生全市性暴雨,降水总量达9.85亿立方米,虽然未对城市运行安全造成影响,在个别地区出现了泥石流滑坡等不同程度的险情。(成分赘余,去掉“不用程度的”)

 

查看答案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 我很愤怒小兄弟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B. 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C. 《水浒传》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从埃文斯语无伦次的话里,斯科特等人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已经疯了。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她qiáo cuì___________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于是我唱了五年的lí gē________,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3)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wú dòng yū zhōng_________________

(4)我huǎng rán dà wù_______________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