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我母亲选择的生活 像大多数小孩子一样,我相信我母亲无所不能,她是个精力充沛、朝气...

我母亲选择的生活

    像大多数小孩子一样,我相信我母亲无所不能,她是个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女性,打网球,缝制所有的衣服,还为一个报纸专栏供稿。我对她的才艺和美貌崇敬无比。

    她爱请客,会花好几小时做饭前小吃,摘了她花园里的鲜花摆满一屋子,并把家具重新布置,让朋友好好跳舞,然而,最爱跳舞的是母亲自己。

     我会入迷地看着她在欢聚前盛装打扮。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我们喜爱的那件配有深黑色精细网织罩衣的黑裙子,经她金黄色头发衬托得格外美丽,然后,她会穿上黑色的高跟舞鞋,成为在我眼中全世界最美的女人。

     可是在31岁的时候,她的生活变了,我的生活也变了。

    仿佛在突然之间,她因为生了一个良性脊椎瘤而瘫痪,平躺着睡在医院病床上,我当时10岁,年纪还小,不能领略“良性”一词是怎样的反话,因为,她从此以后便永远不一样了。

    母亲以她对其他一切事物的那种积极心情面对她的病。“物理治疗”和“残疾”等词成了我们一起进入的那个陌生新世界的一部分。我逐渐开始照顾一向照顾我的母亲。终于可以起来坐轮椅了,于是,把她推入厨房便成了我的例行工作。在那里,她指点我把胡萝卜和马铃薯皮削去,以及用鲜蒜、盐和大块牛油揉在要烤的牛肉上的诀窍。

     我11岁的时候,母亲告诉我她和爹爹将会有个小宝宝。不久,我便成了我那个小妹妹玛莉特蕾丝的“母亲”。我很快学会替小宝宝换尿片、洗澡和喂奶。

    有一件事我至今仍然记得特别清楚:玛莉特蕾丝两岁时跌了一跤,膝盖皮蹭破了,她哭了起来,掠过我母亲伸出的双臂而投入我的怀抱。我看到母亲脸上隐约浮现的难过神情时,已经太晚了,但她只是说道:“她当然应该跑到你那里——你把她照顾得那么好。”母亲的每一项成就都是我们俩人生命中的大事:驾驶有动力辅助转向和动力辅助煞车装置的汽车,她重返大学读书,以及得到辅导硕士学位。

    她尽力学习一切残疾人士的知识,后来成立了一个名叫残障社的辅导团体。有天晚上,她带着我的妹妹和我到那里去。我从没见到过那么多身体上有各种不同残疾的人。我回到家里,心想我们多么幸运。她还介绍我们认识一些大脑麻痹患者,让我们知道他们大都和我们同样聪明。她又教我们怎样和弱智人沟通,指出他们时常都很亲切和热情。

    由于母亲那么乐观接受了她的处境,我也很少对此感到悲伤或怨恨。可是有一天,我不能再心平气和了。在我母亲穿高跟鞋的形象消失以后很久,我家有个晚会。当时我十几岁,当我看到微笑着的母亲坐在旁边看她的朋友跳舞时,突然醒悟到她的身体缺陷是多么残酷。我脑海里再度映现母亲容光焕发、翩翩起舞的倩影,不知道她自己是否也记得。我和她挨近时,看到她虽然面带笑容,却热泪盈眶。我奔回自己的卧室,哭了起来,对上帝大发脾气,对我母亲身受的不平深感愤慨。我长大后在州监狱任职,母亲毛遂自荐去教授写作。我记得只要她一到,囚犯便围着她,专心聆听她讲的每一个字,就像我小时候那样。

    她甚至不能再去监狱时,仍与囚犯通信。有一天,她给了我一封信叫我寄给一个姓韦蒙的囚犯。我问她信可不可以看,她答允了,但她完全没想到这信会给我多大的启示。信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韦蒙:

    自从接到你的信后,我便时常想到你,你提起关在监狱里多么难受,我深为同情。可是你说我不能想象坐牢的滋味,那我觉得你是大错特错了。监狱是有许多种的,韦蒙。我31岁时有天醒来,人完全瘫痪。一想到自己被囚在躯体之内,再不能在草地上跑或跳舞或抱我的孩子,我伤心极了。

    有好长一阵子,我躺在那里问自己这种生活值不值得过。我所重视的所有的东西,似乎都已失去了。

    可是,后来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我仍有选择的自由。看见我的孩子时应该笑还是哭?我应该咒骂上帝还是请他加强我的信心?换句话说,我应该怎样运用仍然属于我的自由意志?

我决心尽可能充实地生活,设法超越我身体的缺陷,扩展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我可以选择为孩子做个好榜样,也可以在感情上和肉体上枯萎死亡。自由有很多种,韦蒙。我们失去一种,就要寻找另一种。你可以看着铁栏,也可以穿过铁栏往外看,你可以作为年轻囚友的做人榜样,也可以和捣乱分子混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说,韦蒙,我们命运相同。

    看完信时,我已泪眼模糊。然而,我这时才能把母亲看得更加清楚,我再度感到一个小女孩对无所不能的母亲的崇敬。

1.本文1、2、3自然段描述的母亲的生活怎样?用一句话概括。

2.母亲的生活变了,“我”的生活也变了的原因是什么?

3.说明引用给韦蒙的信的作用。

4.面对漫长的人生旅途,如遭遇不幸,该怎样选择,谈谈你的认识。

 

1.母亲不但美丽而且生活很幸福。 2.母亲因为生了一个良性脊椎瘤而瘫痪,我逐渐开始照顾我的母亲。 3.作用是袒露母亲的内心世界,伤心过,痛苦过,彷徨过,但最终自由的意志战胜了肉体上的枯萎,使我更崇敬我的母亲。 4.观点正确,语言连贯,表述清楚即可。(应围绕“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来写) 【解析】 1.概括主要内容,考查理解和概括表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应根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学生要先迅速浏览,获得整体印象,然后迅速阅读题干,有针对性地锁定答题范围,并迅速提炼出相关信息。从“成为在我眼中全世界最美的女人”和“我相信我母亲无所不能,她是个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女性”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 点睛: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我们在解答主观题时应充分利用文本,或直接选用原文语词,或以原文中的词或句子为基础进行改写,或综合连缀文中的词或句子,总之能用原文中的语词来回答问题的就不要“杜撰”,这样保险系数较大。“母亲的生活变了”指的是生了一个良性脊椎瘤而瘫痪;“我的生活变了”指的是“把她推入厨房便成了我的例行工作”。 3.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 (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 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法叫引用。引用的作用是语言精炼,含蓄典雅。这里引用给韦蒙的信告诉读者母亲内心的挣扎与斗争,说明母亲也曾经彷徨过,这封信也是“我”崇敬母亲的原因。 4.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对于主观题,表达上的优劣会成为关键因素。要加强语言的系统训练。对主观题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简明;第二,条理清晰;第三,表达要富于美感,自然流畅,有感染力。此题应该从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一角度进行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藤野先生(节选)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过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面: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①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②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1.选文中加横线的两个“他们”有不同的指代对象:

①“他们”指       ②“他们”指

2.选文中加着重号的“听得刺耳”、“无法可想”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3.请结合课文内容和鲁迅的生平经历,简述“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的含义。

4.给选文拟一个小标题:

 

查看答案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片断,完成小题。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侯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获有所闻              (2)媵人持沃灌 

(3)白玉之环              (4)右备容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马生,读到前辈的赠文,你心中会涌起哪些感想?

 

查看答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 (朝代) 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查看答案

分别仿照画线的句子各写一句话,要求语意相关,句式整齐。

拥有是美丽的,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设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诞生《离骚》这样灿烂的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⑤《赤壁》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