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 (朝代) 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 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

 

1.北宋;苏轼 2.A 3.此句包含了人生哲理:人世的聚和离散犹如这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慨叹和悲伤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它主要考查:(1)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与代表作;(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这首词是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2.此题考查句意理解、赏析,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作答。A项有误,“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理解有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诗人也曾对月缺人分离有怅惘之情。 3.此题考查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句话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分别仿照画线的句子各写一句话,要求语意相关,句式整齐。

拥有是美丽的,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设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诞生《离骚》这样灿烂的篇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⑤《赤壁》作者抒发感慨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将下面的内容重新排列,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①但近年来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 物种类剧减少。

②海洋里丰富的食物资源,千万年来滋养着人类。

③长期的过度捕捞使全世界2/3的产鱼区繁殖量不足,捕鱼区域只能向深海推进,这 更加剧了海洋资源的枯竭。

④海洋里又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动力资源等,它对人类的贡献是全方位的。

A④①②③     B②④③①   C①③②④   D②④①③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章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B. 《我的母亲》写了作者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行文极其自然、质朴却饱含深情,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C. 《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引用高尔基的“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表现出托尔斯泰外貌平庸、丑陋的一面。

D. 《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运用象征的手法成功塑造了“海燕”这一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的一项是(

A.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

B.专家表示,通过开通快速公交,使主城区交通拥堵问题得到解决。

C.为了防止H7N9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各级政府都及时采取了措施。

D.兰州新区的建设,对进一步提升兰州和甘肃对外开放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