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共22分)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题目:(共22分)

高贵的捐赠

方冠晴

①这是一场惨痛的灾难。一场大火,夺去了这个家庭女主人的生命,吞噬了这个家庭所有的财产,男主人和他那叫翔子的小孩在消防人员的帮助下,艰难地逃了出来。

②我是在灾难后的第二天去看望他们的,带去了一点点钱,算是对他们的捐赠。在捐赠的人群中,有一对母女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俩显然也是来捐赠的,却呆在人群的外围。那个母亲蹲在地上,絮絮叨叨地向那个只有四五岁的小女孩说着什么,而那小女孩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③我猜测,可能是这位母亲拿了女儿不愿意拿出的东西来捐赠,才引得了小女孩的不高兴。我走过去,才发现自己的猜测错了。那位母亲正在指着地上的那堆东西对女儿说:“你瞧,这被褥,是妈妈最好的被褥。这件衣服,是你爸爸刚买的、最好的一件衣服。我们都能将自己最好的东西拿来捐给翔子家,你为什么就不能拿你最好的呢?你有那么多玩具,为什么偏偏就拿这个破旧的玩具熊呢?”

④小女孩有些局促不安,小声地问:“难道就要将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吗?非得最好的吗?”母亲回答说:“我想是的。咱们能不能不捐这破旧的熊,捐你最宝贝的?”

⑤小女孩抬起头来,有点手足无措,但最终还是小声说:“我,舍不得。”

⑥停了几秒,小女孩又问:“我要是将我最宝贝的东西捐给了翔子,他还会还给我吗?”我忍不住就插了嘴,因为小女孩提问的样子实在是太可爱了,“当然不会,哪有捐出去的东西又要回来的道理?”小女孩有些不死心,抬头看了看她的妈妈.她的妈妈点了点头,算是肯定我的回答。女孩这才彻底低了头。我们一道走过去,我将准备好的一点点钱交到翔子父亲的手里,说上一两句安慰的话。小女孩的母亲送上带来的被褥和衣物。小女孩慢慢走上前去,拉过满脸泪痕的翔子的手,郑重地、小心翼翼地将她母亲的手交到翔子那只小手上,她的脸色已经苍白,咬了咬嘴唇,再咬了咬嘴唇,然后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翔子,我将我妈妈捐给你了,你以后有妈妈了。”她的眼泪顺着脸颊淌了下来,然后嘤嘤地哭出了声,转身跑开了。

⑧我终于明白了……

⑨我跑出人群去安慰她,她的母亲也追了过来,小女孩抬起头来,满是泪花的双眼定定地看着她的母亲,然后怯怯地说:“妈妈,不,翔子的妈妈,我不是想将你要回来,可是,我还是想亲你一下。你别告诉翔子,偷偷地让我亲一下好吗?”

⑩她的母亲一把抱住她,疯狂地吻她。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我的眼睛已经湿润了,为这小女孩,更为她的母亲。这是我迄今为止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捐赠,它让所有的大人汗颜。面对别人的灾难,我们奉上的只是微薄的关爱和同情,而这小女孩奉上的,是她的整个世界。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为高贵的母亲,她在她女儿那小小的纯洁的心里种上了爱的种子,开出了高贵的花。

(选自《中学生博览》2009年第8期,有删改)

1.文中说,“我”的捐赠是“一点点钱”和“一两句安慰的话”,而小女孩的捐赠是“我看到的最高贵的捐赠”,这用的是什么写法,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2.文章结尾三次用到了“高贵”一词,请结合语境分别指出其中含义。(6分)

(1)高贵的捐赠:                             

(2)高贵的母亲:                             

(3)高贵的花:                               

3.“我看到,这位母亲的眼里,噙满了眼泪,满脸都是幸福而又骄傲的神情。”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这位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神情?(4分)

4.文中画线的一处细节描写,极其生动形象,反映了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请用简洁的文字以第一人称描写出小女孩此时的心理活动。(80字以内)(4分)

5.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章中母亲或小女孩的形象,请你任选其中的一位简要评价。(4分)

 

1.对比的手法1分,用自己微薄的关爱和同情突出母女俩捐赠的高贵,有力地表现和突出了文章的中心,3分。 2.①高贵的捐赠的“高贵”:不仅捐出了妈妈,还有充满童真的无私的爱心。②高贵的母亲的“高贵”:言传身教让善心传承。③高贵的花的“高贵”:认识到爱是将自己“最好的东两送给别人”并承接母亲的善心,按照自己的理解将这种善心发扬光大。 3.她幸福,是因为她的女儿将她当成了这个世界上最为宝贵的东西;她骄傲是因为她的教育有了成果,女儿学会了捐赠。(各2分;语言简练,意对即可。) 4.示例:“我最听妈妈的话了,翔子比我更需要妈妈,可妈妈才是我最好最宝贵的呀!捐给了翔子,我却再也没有妈妈了,也不能要回!我怎么办呢,妈妈……”(不以第一人称来写,不给分;点明妈妈是我最好最宝贵的,1分;表现今后不能要回妈妈的不舍,2分;语言简练,符合人物身份,l分。) 5.略(任选一位,共4分)要点示例:小女孩,童稚却明白事理,天真无邪且可爱纯洁;无私的爱使得其含泪将最宝贝的妈妈捐给比自己更需要的翔子,有着金子般的心灵,将爱心发扬光大。母亲: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爱;教育女儿什么是爱,并将爱心种在女儿的纯洁的心灵。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此处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作用为表现文章的中心。 2.本题考查词语的语境义。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高贵”一词的意思即可。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15小节来分析原因即可。 4.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根据文章的情节来揣摩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即可。 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根据文章中的人物描写,任选一位,做简要评价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

(3)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5)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7)不戚戚于贫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猿则百叫无绝。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鲁人曹沫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地,尽复予鲁。  

注释: ①这里所选的是《史记》中《刺客列传》的第一部分。②好力:喜欢勇士。力,有力之士。③遂邑:今山东宁阳县。④柯:齐邑,今山东阳谷县阿城镇。⑤快:快意。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勇力/事鲁庄公    B. 桓公/左右莫敢动

C. 子/将何欲    D. 夫/贪小利以自快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事______________      (2)倍_______________   (3)亡___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下列句子。

(1)子将何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此文后,你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刺客有了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第下面小题。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 ① 李儋,字元锡,是韦应物的诗交好友。②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③.邑,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

1.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花里逢别起,即景勾起往事;以花开一年比衬,流露出别后境况萧索的感慨。

B. 颔联写诗人的烦恼苦闷。“世事茫茫”是指国家的前途,也包括个人的前途。

C. 颈联具体写诗人的思想矛盾,诗人既想辞官归隐又觉自己未尽职责,初境进退两难。

D. 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李儋的问候和对他来访的感激。

2.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寄赠好友的,所以从回忆与老朋友的交往开头。

B. 本诗披露了一个清正廉洁的封建官员的思想矛盾,概况出这样的官员有志无奈的典型心

情。

C. 韦诗多以描写山水见长,但也不乏忧念国家、关怀民苦的诗作,此诗就是例证。

D. 这首诗叙述了别后的思念和盼望,抒发了国乱民苦造成的内心矛盾和苦闷。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变换后意思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原句: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改句: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谁都会流泪。

B. 原句:妈妈对我说::“你快去我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改句:妈妈对我说,要我快去她办公室桌上拿一本书。

C. 原句:努力学习不仅是为了考高分,更是为了求知明理。

改句:努力学习不仅是为了求知明理,更是为了考高分。

D. 原句: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

改句:我非常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判断下列各句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

①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

②另一条是汲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

③这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反面——成功。

④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

⑤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

⑥ 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

⑦ 这路通向彻底的失败。

A. ①②③⑦④⑥⑤    B. ①⑦④②③⑥⑤    C. ⑤①②③⑦④⑥    D. ⑤①⑦④②③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