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默写。 (1)淮南秋雨夜, 。 (2)临风一唳思何事, 。 (3) ,泥香...

古诗文默写。

(1)淮南秋雨夜,              。   (2)临风一唳思何事,            

(3)            ,泥香带落花。 (4)               ,草色入帘青。

(5)无丝竹之乱耳,          。   (6)           ,欲上青天揽明月。

(7)浊酒一杯家万里,        。   (8)             ,小桥流水人家。

(9)抽刀断水水更流,        。   (10)          ,衡阳雁去无留意。

 

略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古代诗文的背记与默写。平时多练习,多积累。注意书写不要出现错字。理解性默写要审清题干要求,从背记的内容去分析查找即可。至于课外积累的诗句要符合题目的要求。试题易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一步,一步,再一步”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问题 题。

一场鹤与鹰的激战在长空中展开了。

鹤分为几群,每群十几只不等,拧成一团,拼命向苍鹰扑去。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耀眼。

苍鹰不知何时已淹没在旋转的鹤群中,踪影全无。

战斗继续了好长一段时间。苍鹰虽然壮勇剽悍,可是寡不敌众,束手无策。最后只好放开费了很大力气抓到的鹤,从成群飞舞高声啼叫的鹤群中敏捷悠然地穿了过去。脱离战斗,飞向青天,凌空疾翔,一瞬间,消失在雁回山的彼方。

(1)文段选自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成________    涡________   ________    间________

(3)解释文中词语的意思。

剽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束手无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鹤与鹰激战时,写鹤的双翅用了“银光闪烁”,还有一个词与这个词意思相近,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描写鹤鹰之战时,作者将笔墨重点写鹤的“勇”上,通过一系列动词来突现鹤的这一特点,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写鹰也用了较多的形容词和动词来写,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歌颂了鹤群的什么精神?

 

查看答案

阅读“鹤群变换队形为螺旋形长队”至“向高空上升”,完成下列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静静飞翔的鹤群为何又陷入了混乱之中

(3)意料之外的事是什么?

(4)鹤群是怎样救助受伤伙伴的

(5)“旋即降到看来已精疲力竭、缓缓下坠的伙伴身旁”,能否将“精疲力竭”和“缓缓下坠”调换位置?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白鹅

鹅,不拘它如何高傲,我们始终要养它,直到房子卖脱为止。因为它对我们,物质上和精神上都有贡献,使主母和主人都喜欢它。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它每天或隔天生一个蛋。篱边特设一堆稻草,鹅蹲伏在稻草中了,便是要生蛋了。家里的小孩子更兴奋,站在它旁边等候。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这时候孩子们把蛋热热的捡起,藏在背后拿进屋子来,说是怕鹅看见了要生气。鹅蛋真是大,有鸡蛋的四倍呢!主母的蛋篓子内积得多了,就拿来制盐蛋。炖一个盐鹅蛋,一家人吃不了!工友上街买菜回来说:“今天菜市上有卖鹅蛋的,要四百元一个,我们的鹅每天挣四百元,一个月挣一万二,比我们做工的还好呢,哈哈,哈哈。”我们也陪他一个“哈哈,哈哈。”望望那鹅,它正吃饱了饭,昂胸凸肚的地,在院子里跨方步,看野景,似乎更加补神气了。但我觉得,比吃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了,生活实在太岑寂了。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1)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三句到段尾可分为两层,怎样划分?为什么这样划分?

(3)作者对白鹅的态度是怎样的?

(4)写出白鹅神态描写的句子。

(5)倒数第二句中“实在太”连用三次,构成了排比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同学们参与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请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1)“铸剑为犁”的雕像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矗立四十多个春秋,你能说出这个雕像的创意吗?

(2)请写出一句描写战争的诗句

(3)和平是人类共同的呼声,请你为人类和平事业拟写一则广告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