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学会赏识》,完成下面小题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

阅读《学会赏识》,完成下面小题

①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米开朗琪罗,历尽心血雕刻出著名的大卫像。人们皆惊叹于大卫像的辉煌,可在此之前,很少有人对这块雕刻大卫的石材做出褒评。其实并非石头不美,只是无人赏识,而米开朗琪罗发现了它,并赏识它是一块用于雕刻的好石材,然后赋予了它新的价值。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②因为赏识,是一个人心境磊落,视野疏朗的表现;是一个人才智敏锐,气度从容的凸显。没有赏识,自我多了一份自卑,他人多了一份挑剔;社会多了一份冷漠,世界缺了一份美好。因此,我们要学会赏识。

③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因为“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都必定有值得喝彩的地方”。台湾作家林清玄曾经评价一位犯案数十起的小偷,赞扬他的细密心思,肯定他的灵巧手法。小偷听说后,金盆洗手,成为四十多家连锁店的老板。一位年轻人因一首情诗离开学校后,福楼拜给予他鼓励、赏识。终于,这个年轻人写出了著名的短篇小说《羊脂球》。这位年轻人,便是莫泊桑。是赏识唤回了迷途的羔羊,是赏识使其得到认可和肯定,是赏识激发其奋发努力的勇气,最终获得新生。那么,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④学会赏识自己,因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学会赏识自己,要有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豪放,要有苏轼“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壮志,要有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无私旷达,要有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的坚贞不屈。因为赏识自己,诸葛孔明才会自称卧龙,未出草庐而知晓天下三分;因为赏识自己,毛遂才会以锥自喻,在大殿上据理力争;因为赏识自己,陈涉才会石破天惊,高呼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赏识可以给自己动力,使自己迈上新阶梯。因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⑤学会赏识那些强于自己的人,因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廉颇因为不赏识蔺相如的治国才能,居功自傲,处处刁难。而蔺相如赏识廉颇的滔滔武略,不计前嫌。两人终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赏识,才有“负荆请罪”的美谈流传至今。孔夫子赏识他人,才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断言。学会赏识,才会看到别人的长处,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既是如此,我们为何不学会赏识?

⑥真正的智者,他们会在赏识的同时,把自己投入到铸就辉煌的熔炉之中,把自卑熔炼成自信,把不满锻造成竞争,把孤傲挥洒成谦逊,把萎靡升华成振奋,把失意挤压成动力,把挫折捶打成练达。

⑦我们应该学会赏识。学会赏识,对己,是一种超越;对人,是一种幸福。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自然段有何作用?

3.分析第④段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如果为第③段补充一个论据,下列这则材料是否合适?为什么?    

材料:古希腊有个雄辩家,叫达摩斯梯尼。小时候,当他看到其他雄辩家在演讲台上滔滔不绝地演讲时,非常羡慕。于是他立志当一名雄辩家。遗憾的是,他从小就有口吃的毛病,但他并不自暴自弃,而是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为了使自己声音洪亮,他每天早晨对着大海大声朗读,为了不口吃,他口含小石子说话,为了增加肺活量,他坚持每天登山,他还对着镜子训练演讲时的神态动作,经过努力,他终于成功了。

 

1.我们应该学会赏识。 2.通过米开朗琪罗赏识石料雕塑大卫像这件事引出中心论点(1),并且作为事实论据证明论点(2),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3.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通过列举诸葛亮、毛遂等人的事例,以及引用李白、苏轼等人的言论,多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自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不合适,材料中的事例是说明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赏识自己,拥有自信,并且坚持不懈努力。这与第3自然段“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观点不符。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本文题目是“学会赏识”,结合首尾段和文章内容,可知本文的第一段结尾处提出了中心论点“我们要学会赏识”。 2.本题考查了语段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内容上的作用在于写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要看位置,议论文开头往往为列举现象,讲述故事,它的作用是多重的。开头段的作用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故事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充当论证的论据。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第四段通过列举诸葛亮、毛遂等人的事例,以及引用李白、苏轼等人的言论,多方面论证了我们应该学会赏识自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本题考查论据的选择问题。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第三自然段的观点是“学会赏识身份低于自己的人”,而材料中的事例是说明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赏识自己,拥有自信,并且坚持不懈努力。与观点不符,不合适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花老人者,不知何许人。家住维扬琼花观后,茅屋三间,旁有小阁。室中茗碗丹灶,经案绳床,皆楚汉明洁。柴门内,方广二亩,以种草花为业。家尝有五色瓜,云即昔之广陵人邵平种也。所种芍药、玫瑰、虞美人、莺粟、洛阳、夜合、萱草、蝴蝶、夜落、金钱、剪春罗、剪秋罗、朱兰、蓝菊、白秋海棠、雁来红,共十数种。早晨担花向红桥坐卖,遇文人墨客,即赠花换诗而归。或遇俗子购之,必数倍其价,得钱沽酒痛醉。余者即散诸乞儿。市人笑为花颠。

尝九日渡江,经旬不归,人问之,答曰:“吾访故人殷七七于铁瓮城中耳。”袖中出杜鹃花一枝,红芬可爱。所往来者有笔道人、珏道人,围棋烹茗为乐。珏道人,疑即唐广陵人李珏,以贩籴为业成仙者。笔道人,疑即宋建炎中颜笔仙耳。昔琼花观中,有黄冠持画一轴献帅守,字皆云章鸟篆不可识。使人尾之,乃入观后井中玉勾洞天深处。相传老人或为童子,或为黄鹤,千年于兹矣。识者谓即黄冠后身云。                                                   

(选自《虞初新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不知何人  ______________      (2)使人之     _______________

(3)才美不外见  ______________        (4)则以纸之   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种草花为业            策之不其道

B. 人问                  何陋

C. 市人笑花颠            已后典籍皆板本

D. 即赠花换诗归          计其长曾不盈寸

3.翻译句子。

(1)或遇俗子购之,必数倍其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卖花老人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思   陆游

乌桕①微丹菊渐开,天高风送雁声哀。

诗情也似并刀②快,剪得秋光入卷来。

【注】①乌桕:落叶乔木,秋天树叶经霜变红色。②并刀:又称并州剪,并州以产剪刀著名。

1.请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两句中的画面。

2.从炼字炼句角度,点评“诗情也似并刀快,剪得秋光入卷来”的妙处。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一:品味名著

材料一:吃到半酣,只听门外大树上的乌鸦喳喳叫个不停,吵得人心烦。泼皮们嫌不吉利,要搬梯子上树去拆掉老鸦窝。   A  跟着他们来到树下,他打量了一下那棵绿柳树,把衣服一脱,弯下腰去,两手抱紧树干,腰一挺,竟把那棵大树连根拔了起来。

材料二:家住沂州翠岭东,杀人放火恣行凶。不搽煤墨浑身黑,似着朱砂两眼红。闲向溪边磨巨斧,闷来岩畔斫乔松。力如牛猛坚如铁,撼地摇天黑旋风。

(1)材料一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绰号_____________。材料二中的“黑旋风”是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大多极具艺术特色:一个郑姓屠夫绰号“镇关西”,喻示他欺行霸市,为非作歹,从他强霸卖唱女子金翠莲就可看出;张顺绰号“浪里白条”, 喻示他________________,他也因此成为梁山水寨的水军副都督。

补全横线上的内容,并且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例(试卷中已经出现的人物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学校准备开展以“我爱读书,营造书香校园”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为学校的这次主题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举办“我与名著之间的故事”交流会

活动形式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形式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本校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请根据相关数据,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

某中学学生阅读情况调查表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不喜欢阅读

42%

32%

20%

喜欢阅读

阅读纸质书籍

20%

23%

24%

网络阅读

38%

45%

56%

 

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

(1)淮南秋雨夜,_______________。(韦应物《闻雁》)

(2)临风一唳思何事?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池鹤》)

(3)_______________,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

(4)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5)_______________,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7)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8)韩愈的《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到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4分)

春天是一缕缕轻轻yín_______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wǎn_______转清脆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透明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yì________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秀美羞qiè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