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莫言的小说《放鸭》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

阅读莫言的小说《放鸭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大伯,您是那个村的?”“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湖西王庄。”“老王呢?”“老了,退休了。”姑娘抬起竹篙,用力一撑,小船转向,鸭群拐了弯儿。“再见,大伯!”他们就这样认识了。

有一天,老壮又和姑娘在湖上碰了面。几句闲话之后,姑娘郑重其事地问: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老壮愣了一下神,反问道:“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没事,随便问问。”“不会是随便问问吧?”老壮耷拉着眼皮说。“这户人家怎么样?”姑娘问。“难说。”“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老壮甭提有多心疼了。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那时,村子里主事的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主任,“共产”来的鸭子,被他和他的造反派战友们当夜宵吃得没剩几只了。老壮本来是村子里有名的老实人,老实人爱生哑巴气,一生气就办了荒唐事。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被巡夜的民兵当场抓住了。

主任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两只鸭子拴在一起,挂在他的脖子上,在湖东八个村里游乡。主任带队,一个民兵敲着铜锣,两个民兵端着大枪。招来了成群结队的人,像看耍猴的一样。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淡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人被浇成一只落汤鸡。暴雨过后,天空格外明净,湖上水草绿得发蓝,荷叶上、苇叶上,都挂着珍珠一样的水珠儿。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地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投睡好觉呢!”“姑娘,你可是问巧了!”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姓李,名老壮!”“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好像和姑娘斗气似地说,“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一片芦苇挡住了姑娘和她的鸭群。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1.围绕着放鸭姑娘,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3.莫言笔下的青草湖就像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湖水绿得像翡翠”“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盛开,杏花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这样的描写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4.联系上下文,赏析下面的句子。

⑴“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

⑵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荷花。(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1.姑娘放鸭时与老壮相识;姑娘打听李老壮时提起老壮当年偷鸭游乡的事,让老壮心生反感;暴风雨后,姑娘寻她的良种鸭,老壮还鸭,说起老壮姓名,姑娘羞涩逃走。 2.文中插叙的段落交待了李老壮当年偷鸭的原因及偷鸭的经过和结果;作用:一是为了反映当年老百姓的生活情况,用以衬托现在的幸福生活或用以衬托现在政策好了。二是为了塑造李老壮老实憨直的性格,让读者明白李老壮并非品德败坏,偷鸭是时代所迫。三是让文章情节完整。(答对任意两点得2分) 3.首先,环境描写渲染了轻松愉悦的气氛,也让文章有意境美;其次,用优美的环境烘托人性的美;第三,从大处反映政策好了,人民生活好了;第四,环境的美衬托了人物心情的愉悦。(答出任意三点得3分) 4.⑴本句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简短的回答,“掉”“撵”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壮因姑娘戳到了他的伤疤而内心不痛快。 ⑵本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姑娘内心的羞涩与紧张。 【解析】 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根据主要人物“放鸭姑娘”的活动,按照情节的发展来概括情节点,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找到插叙的内容,结合全文情节内容,从与本文所叙述的情节的关系、表现当地人们的精神面貌、衬托人物形象等几个方面来理解作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文中画线语句为环境描写,首先要想到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一般性作用,如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等。然后结合着画线语句所在段落及后文的故事内容进行分析,“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为文章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同时为写鸭子走失,揭示李老汉的性格做了铺垫,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了解描写人物的四种方法,根据句子一一点明,从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分析说明描写的作用。点明修辞方法,对生动的词语加以点评。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字。

(1)察秋毫         (2)项为之                   

(3)喷以烟(         (4)一癞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是吾剑之所从坠。

3.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昂首观之   B.项为之强  C.驱之别院    D.心之所向

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徐喷      何不试之足    

B.以虫蚁     二虫尽所吞

C.       神游       

D.拔山倒树   至之市,忘操之

5.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的哪些趣事?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的一段文字记录了本文作者沈复的一段逸事,人们笑称为“兰花劫”。阅读之后,你领悟了怎样的道理?

及长,爱花成癖,喜剪盆树。识张兰坡,始精剪枝养节之法,继悟接花叠石之法。花以兰为最取其幽香韵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谱者不可多得。兰坡临终时,赠余荷瓣素心春兰①一盆,皆肩平心阔,茎细瓣净,可以入谱者,余珍如拱璧。

花叶颇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视之,皆白如玉,且兰芽勃然②。初不可解,以为无福消受,浩叹而已。事后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滚汤③灌杀也。从此誓不植兰。  (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注释:①荷瓣素心春兰:一种稀罕、名贵的兰花。②勃然:充满生机。③滚汤:开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

3.这首诗借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光明学校文学社决定举办“我爱祖国文学”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现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几项工作:

1.请你看看下面的“通知”存在哪两个明显问题?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学社想请你这个文学社的成员去邀请学校校长参加这项活动,你会怎么对校长说?

3.读书报告会有一个环节是评比“我爱祖国文学”手抄报,你认为一份好的手抄报应具有哪些特点?请写出来。(写出三点,有道理即可。)

 

查看答案

默写(错、漏、添字均不得分

                   ,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                        

                            ,月中霜里斗婵娟。

⑤梅雪争春未肯降,                 

                       ,后不见来者。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填写恰当的汉字

无论是cháng      徉在童稚的想象,还是对未来毫无来由的chōng         憬,懵懂的我们总能领略到生活的温xīn       与激动,哪怕生活难免有伤感和chóu     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