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纳凉

秦观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注】胡床,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1.前两句,“     ”字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之地的愿望。“倚”字写出了诗人            的心境。

2.风定池莲自在香”寄寓了诗人怎样的志趣(人生态度)?

 

1.追 (纳凉时)悠闲自在 2.寄寓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保持高洁品性的志趣。 【解析】 1.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内容。作者写的是夏夜纳凉的情景。“追柳外凉”的“追”字是心理描写,即表达了诗人寻觅清凉处的愿意之迫切。根据诗中所描写的景致环境的优雅即可体会到诗人悠闲自在的心境。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结合上题的解答,了解诗人在作品中所写的情景,抓住“风定池莲自在香”一句中的“自在”,来理解 “自由自在”之义,(抓住“池莲”的象征义(佛家超俗的象征),从而体会到诗人远离世俗纷扰,保持高洁品性的志趣。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了本册语文第一单元,老师想请学生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请你设计两个  与文学相关的栏目,并写出栏目名称。

栏目一                   

栏目二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心中的风雨来了,                                。《母亲》

(2)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纸船》)

(3)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                                      。(《纸船》)

(4)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                     (《嫩绿的芽儿》)

(5)已得履,乃曰:“               ”。               。(《郑人买履》)

(6)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                           。” (《郑人买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

通过一个多月的语文学习,使我认识到 [A]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chōng jǐng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②在老师的引领下,我cháng   yáng 在浩淼的知识海洋里。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亲近文学,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1.根据拼音写汉字。

chōng jǐng                     cháng  yáng              

2.在横线A处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A处的标点是      

3.语段中有两个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第    句:                                                                    

(2)第    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文学一个多么美丽而充满诗意的词语啊!一抹多么绚烂而迸射活力的风景啊!亲近文学你的生活会洋溢欢笑;走进文学你的理想会蓬勃生长;沉醉文学你的生命会飞扬华彩。

同学,你文学名著吗?你有一个美丽的文学梦吗?那么,把你的文学梦想告诉读者,把你与文学名著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吧!请你以“我与书的故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写作要求:1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字数600字左右

4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查看答案

美文赏读:

给大象留水

胡征和

非洲肯尼亚南部有一个叫桑布鲁的村庄村庄旁有一条叫米尔吉斯的河流。河水滋润着村庄让桑布鲁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息繁衍。可近些年来随着沙漠化的日益严重水量急剧减少直至干涸。

有一年8个月竟滴雨未下米尔吉斯河顿失往日的滋润干涸得与沙漠连成了一体不分你我。桑布鲁人以放牧骆驼为生在这样极度干旱缺水的日子里寸草难生骆驼们断粮了。于是村庄首领勒马一声令下村民们领着驼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目标是离村庄更远的沙漠深处到那里去放牧因为那里有他们心爱的骆驼所需要的新鲜植物。

远离家园行走在干涸的河床上勒马他们所带的饮用水很快没有了。对于桑布鲁人来说水是最宝贵的东西即使骆驼也不能这么长时间不喝水。勒马知道其实水就在他们行走着的河床下面但他不知深浅一时也找不到水。然而勒马并不着急。等到夜晚他从容地让村民以及驼队睡下因为他知道自有另外的夜行者会为他们探水找到水源。

这个夜行者就是生活在这一带的大象。大象一天要喝100升岂能无水?而大象找水往往是在晚上。万籁俱寂的时候夜行者大象行动了。它们慢慢地行走在枯萎的河床上低着头用长长的鼻子在河床表层不停地扫描。大象的鼻子嗅觉特别灵敏几百米远它们就能闻到来犯者的异常气味还有不为人知的是它们的鼻子能嗅到地下水在夜间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嗅觉更灵敏。这群体型巨大的探水者在河床上嗅来嗅去能准确地辨别哪里的地下水层离地表最近。先嗅到水的大象会兴奋地叫唤起来招来同伴聚在一起纷纷用长鼻子挖河床三下五除二就见泉水汩汩。喝足了它们才又扇着大耳甩着短尾巴继续夜行。

第二天清晨勒马让他的驼队沿着大象的足迹前进。因为大象会帮人的它们找到水源喝足水后会沿途留下粪便。只要沿着它们的粪便走很快就会在河床上找到水。当骆驼在沙漠深处饱饮过后蓄积了足够的能量勒马又带着驼队往村庄赶。

村庄里有一口深井勒马他们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到井里打起宝贵的井水不光是要给村民和骆驼痛饮更忘不了回报在荒漠里帮助过他们的大象朋友。他们把打起的水放到外面木制的长长的水槽里给夜晚路过的大象喝。桑布鲁人有一个信念要将生命带给每一种生物最不能忘记的是那些夜间的探水者如果没有它们驼队就不可能在远离家园的荒漠里生存下来。

给大象留水使桑布鲁成了大象不愿远离的地盘大象与人相互支撑顺利度过极旱的难关。如今只要碰上干旱桑布鲁就会上演一幕人与动物和谐相依的喜剧。

1.“可近些年来,随着沙漠化的日益严重,水量急剧减少,直至干涸。”文章开篇交代桑布鲁村庄的现状有什么作用?

2.大象是如何帮助桑布鲁人的?桑布鲁人又是如何报答大象的?

3.本文桑布鲁人是怎么样的人? 每年的10月4日是“世界动物保护日”, 桑布鲁人告诉我们如何对待动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