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文具盒 司玉笙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文具盒

司玉笙

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

娘说,女孩子家能识几个字就行了,遭那个罪咋?

英听了,眼泪就扑塌扑塌掉下来。常沾泪的那地方便有了印痕,似两片干柳叶。

过年了,乡里分给村里一些市里人捐的衣、物,村里再分到户。听到吆喝声,娘带着英去领。

村长的家就是村里办公的地方,只比英的家多一张床和两把一坐就吱吱作响的白茬椅子子。

捐物只剩下一双皮鞋、一件半旧的红毛衣和一个塑料文具盒。村长脸上透出难色,说,大妹子,拣一样吧,还有两家哩……

娘就毫不犹豫地抓起那件红毛衣,抖了几抖就往英身上套。

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娘说,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

村长讪讪地笑了,说,这闺女有出息……

娘叹了口气,将毛衣在手里窝来窝去,说,你真憨……

英的眼泪又下来了。娘说,甭哭,依着你还不行吗?

得到这个文具盒,英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

几年以后,英考上了中专,去市里上学。临上路时,她没忘了将文具盒随身带上。

开学头一天,英拿出文具盒摆在桌上——惟一能和同学一样的,就是这一件了。

同桌叫丽,家就在市里。看到那个文具盒,丽不屑地一笑。待英掀开它,丽的眼睛就睁大了,那个课程表是她设计的……

丽说,你真爱惜……

英笑了,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你小时好哭不?

丽不答,脸却红了。她没敢说这个文具盒是为了让妈再买一个更好的而捐出的。当时妈说这还能用,她就闹,还哭鼻子……

英和丽成了好朋友。临近寒假的一个周末,丽邀英去家里玩。英不去,说,我娘说了,不让我到别人家去。

丽说,我妈妈主要是想见见你……

英就去了。

从丽的家回来,英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娘,我想要一件红毛衣……

1.小说开头一段描写说明了什么?

2.面对三件捐物,娘为什么选择红毛衣,英选择文具盒?

3.“英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请解释“扎”在文中的意思,并说说“扎”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英说“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为什么?

5.英原先执意选择文具盒,最后她又“想要一件红毛衣”,你对此有何看法?

 

1.说明英缺少御寒的衣服,生活十分贫困。 2.娘选择红毛衣,因为它可以御寒,实用。英选择文具盒,是因为英要读书,向往现代文明。 3.“扎”在文中的意思是“紧紧地盯住”(或“专注地看”)。“扎”字生动地表现了英对文具盒的喜爱,对读书的渴望。 4.因为文具盒为英打开了一个她所向往的现代文明的学习天地,给了她无尽的慰藉。(大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读第一段内容,“厉劲的北风篦子似地梳刮着裸露的皮肤,英子的手背上就有了一道道血口子……”可以看出英子在寒冷的冬天没有足以御寒的衣服,生活很贫穷。交待了英子的家境,衬托她对学习的热爱,对梦想的执着追求。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结合第二段娘的话“那物件不挡寒,要它咋?”可知,娘要那红毛衣是为了给英子来挡寒。根据第三段英子得到这个文具盒后 “英子把它当作宝贝,用布包好,放在枕边,从不往书包里装。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并结合上文第一段可知,英子有读书的愿望,文具盒给了她美好的梦想。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英子直往后趔趄,眼光却扎在那个文具盒上。”整个句子表明英子不想要红毛衣,她想要文具盒。“扎”字是对英子的眼神的描写,在句中的意思是“紧紧地盯住”(或“专注地。)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此根据第三段“没人的时候,她就打开它——就像打开了一个天地:文具盒里有花花绿绿的贴画、课程表,还有一杆漂亮的自动铅笔,拿起自动铅笔,她就觉得自己也会在市里某个明亮、温暖的教室里”可知,“有了这个文具盒,我就不爱哭了”的原因是文具盒为英子打开了一个她所向往的学习天地,给了她无尽的慰藉和希望,她内心有了目标和动力。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开放性题目,回答此问题,首先要理解英“想要一件红毛衣”表现了姑娘爱美的天性,然后就此提出看法。对美的看法,不论是理解、赞赏,还是批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下列小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划线字注音并解释。

先自其足(       )(                     

吾忘持        )(                     

宁信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

1)何不试之以足?                                                 

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6.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  何不试之以足(      

 

查看答案

文学是美好的。相信你肯定看过很多文学名著,请用一段话介绍你最喜欢的一部(篇)文学作品或一个文学形象,让老师了解你。(不超过100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       ),

最后小女孩冻死在(         )。             《安徒生童话选集》

2《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喜欢(          《安徒生童话选集》

3《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中,愚蠢的(      )投到河里死了《安徒生童话选集》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语境作出的四种回答,最为得体的一句是 

语境:你的一位朋友送你一张电影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

A.很对不起!今晚我有点事情要办一下,改换明天吧!

B太好啦,不过可惜我不会分身术,不能同您共享,谢谢啦! 

C谢谢您的美意!不过——这部电影我已看过了,您自己去吧!

D听说电影还不错,只可惜我有些小事不能同您共享了,谢谢您!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因此,我们要孜孜不倦地勤奋努力,探求新知。       

B.由于生产所必须的原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也不断攀升。

C.随着太湖新城建设步伐的加快,这里将会出现琳琅满目的高楼和宽阔繁华的街道。

D.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一年四季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