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意外赔偿 (1)那年初春,我在房前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蔬...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意外赔偿

(1)那年初春,我在房前的小院里种了一些蔬菜。悉心栽培了数月,到仲夏时院子里已是满眼油绿,让人看着心醉。每天我都在这里盘算着能有多少收获。

(2)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看着蔬菜大多已经成熟,我兴奋地给朋友们打电话,邀请他们来与我分享劳动成果。打完电话,我便骑着单车到附近超市购买烹调所需的调味品。

(3)两个小时后,我提着沉重的购物袋推开栅栏门,发现院子的地上凌乱地散落着一些嫩绿的菜叶。天啊!我的蔬菜转眼间已是叶落茎断。这是谁跑进来践踏了我的劳动成果?

(4)突然,一个黄白相间、圆鼓鼓的家伙在蔬菜间蹒跚挪动,不时抖动着翅膀发出“嘎嘎”的叫声。我站在那里,气得一时说不出话来,真不敢相信这么一个小东西会把我的菜园糟踏成这个样子。

(5)和鸭子是讲不通道理的。但是,我决定要为自己讨个说法。我想起住在隔壁的那个老妇人养了几只鸭子。甚至听人谈论过,那老妇人几十年守寡,性格古怪,与周围的邻居很少讲话,她唯一的喜好就是饲养一些小家禽

(6)我按捺着心中的恼怒,用力敲开了她的房门:“请问夫人,您养的鸭子都在您的院子里吗?”

(7)她没有吱声,默默地从我身边走过去,弓着腰用她那干瘪的手指指点着地上的鸭子。她反复数了几遍,然后转过头呆滞地打量着我。看得出,她的目光中带着许多疑问。

(8)“如果少了一只的话,那么它现在正在我院子里美餐呢!”我直截了当地说。老妇人愣了一下,一言不发地跟着我到菜园子里去找鸭子。

(9)此时,那鸭子依然不停地啃着我的蔬菜。老妇人快步跑过去抱起鸭子,然后站在那儿静静地等待我的发落。

(10)“夫人,让我说您什么好!请看好您的鸭子,这样的事我不想再看到……”我气愤地说,但不失礼貌。

⑾老妇人颤巍巍地点点头,一言不发,而后抱着那只鸭子蹒跚地走了。

⑿几个月后,老妇人搬走了。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而那场菜园“风波”也被时间渐渐淹没了。

⒀圣诞节到了,轻柔的雪花把快乐的夜晚点缀得宛如仙境。晚上,我邀请了数位挚友到我家共度圣诞之夜。我们正开怀畅饮,门铃突然响了,邮递员给我送来了一个邮包。邮包上没有寄出的地址,邮包外面夹着一封信,上写:亲爱的孩子,你好吗?我曾住在你的隔壁。半年前,我养的鸭子损坏了你的菜,给你带来了极大的不快,我一直很内疚。今天是圣诞节,我要送给你一样特殊的礼物,请一定收下,因为这代表着我的深深歉意。

⒁我拆开包裹,轻轻剪开深色的密封塑料袋,一只焦黄流油、香气四溢的硕大的烤鸭赫然出现在我的面前。烤鸭的脖子上挂着一张塑料纸片,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小姐,因为品尝了你种的菜。所以我才长得如此肥硕。”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章第(5)段画横线句属插叙,请你说说其作用?

3.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你说说下面两处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有何相同之处。

第一处:那天天气极好,阳光柔和,没有一丝风。

第二处:圣诞节到了,轻柔的雪花把快乐的夜晚点缀得宛如仙境。

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一说老人是怎样的一个人。

5.结合全文,写出标题“意外赔偿”的含义。

 

1.老妇人养的鸭子毁坏了“我”的菜园,几个月后的圣诞节赔给我一只大烤鸭。 2.结构上推动情节发展 内容上与下文老人的表现构成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 3.相同点: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不同:第一处描写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与下文菜园被鸭子糟蹋心情变糟形成对比,第二处描写烘托人物愉悦的心情之外,还烘托了老妇人送烤鸭这一行为的美好动人。 4.老妇人宽容、善良而又幽默。(要具体分析) 5.指圣诞节老妇人赠送给“我”的作为赔偿的烤鸭,这份礼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又暗示了老妇人的宽容和善良。 【解析】 1. 试题分析: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记叙的顺序有四种:顺序、倒叙、插叙、补叙,根据所叙情节发生先后的安排来判断。本题所示是插叙,可从推动情节和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方面作答。 考点:分析记叙的顺序。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对人物活动的场所进行描写的景物描写属于环境描写。其主要作用有突出景物的特点,铺垫情节、烘托人物心情,要根据具体文章来分析。解说时要说清楚为下文什么情节铺垫,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烘托了人物什么心情。本题可从表达人物的心情和突出人物形象方面比较异同。 考点: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5】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故事情节,结合人物形象概括句子的含义即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代寓言故事二则》,完成后面题目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契jù 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解释加横线字词

其足(  )  归取之( )  遽其舟( )  不亦乎(

2.句子翻译

(1)何不试之以足?

(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3.两则寓言故事,讲述了怎样的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题目

过山农家   【唐】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

2.后两句诗中的“莫嗔”、“却喜”,反映出山农怎样的心情?

 

查看答案

学校积极贯彻市、县教育局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了“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请你积极参与此次主题教育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活动宣传我参与】请为该校“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以向社会做更广泛的宣传。

(2)【活动感言我畅谈】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校广播站记者对你进行现场采访,面对镜头,你想说些什么?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请说说你喜欢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故事情节,并说说理由。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七年级某同学写的周记(片段),其中有错误,请按要求修改。

七年级是初中打好基础的一年学习。我们要经受意志力的考验,我们每个同学都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而不至于老大图伤悲。因为,我们将来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而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1)句中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应删去            

(2)句中有一个别字,应该把     改为     

(3)句中修饰语位置不当,应该把“       ”和“           ”互换。

(4)句中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该把        改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