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曾举办过“你快乐吗”的采访活动,受访者...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央电视台曾举办过“你快乐吗”的采访活动,受访者的答案多种多样,有快乐来自成功,快乐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其实,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请补充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使题目完整;

(2)要写自己生活中与“快乐”有关的事;

(3) 不少于600字。

 

快乐,来自于梦想 “儿子,你有没有过梦想?”我一回头,哦!是爸爸。 “不知道。”我无所谓地说道。 “比如……你想考上什么样的大学?”爸爸脸上明显有了点不快。 “呀呀呀!说这个还太早了点吧!”我并没有注意到爸爸的脸色,不耐烦地随口说道。 “唉!你这孩子!怎么不当回事呀!你知不知道……”“STOP!”我不想听了,带着点脾气,走了…… 一会儿后,我觉得刚才脾气确实是大了点,心中有点后悔了,可倔强的我又不愿去道歉。正纠结时,又不免想到了刚才爸爸的问题。我的dream到底是什么呢?有钱?有权?有势?有名?有……哼!拉到吧!就算有一百个阿拉丁都不够啊!唉!我想哪了,还指望那个东西!想想我小时候吧!都说童年的梦想是最美好的…… “看看看!我爷爷做了一个风车!”才六岁的我,正拿着爷爷刚做好的风车,到邻居家的那对兄弟那去炫耀呢!那哥哥比较稳重,笑了笑:“挺不错的嘛!”而他的弟弟年龄和我相仿,爱与我争个高低,便瞥了瞥我,又朝我吐了吐舌头:“切,有什么了不起的呀!我也让我爷爷做个!准比你好!” “小子,被吹了,还好你家没养牛,不然你家的损失就大了!”我故意抬着头说道。 “别自说自话了!有种来比一比呀!”那弟弟也不甘示弱,向我发起了挑战。 “谁怕谁呀!把你的牛吹过来吧!哥哥,你也来!” “这……” 就这么定了!十分钟后见!”没等哥哥说完,他弟弟就发话了。 …… 结果有点意外,我和那弟弟不相上下,唯独哥哥输了。哥哥一句话不说,只是笑笑。 “哥哥,为什么你不……”我不解。 “知道吗?我小时候一直有一个梦想,我一直想做一个快乐的人,哪怕跌倒,哪怕失败,我都会以一个乐观的心态去应付的!你梦想快乐,你就快乐。简单说,快乐,来自于梦想!呵呵,明白了吗?”“哦……”我似懂非懂地说。 猛然醒悟时,我突然发现:人的梦想其实不该是有钱有势,而是快乐。如果你梦想快乐,你就真的快乐。快乐,来自于梦想。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主要是叙事文,所选事件的内容要突出所填词语的意义,要能突出“快乐”的感受。本作文可以理解为以“快乐”为话题的,所以在文章不管写什么怎么写,都要有“快乐的笔调”,表现出快乐的情绪,即有要丰富、细致、生动的描写,多写自己的心理活动,突出内心的感受,比如写“快乐来自梦想”,先点明你的梦想是什么,然后叙述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你的努力,经努力而实现了梦想,感受到了“追梦”的快乐,“成功”的快乐。文章最后要引申对事件的叙述,用抒情的笔调,写自己的快乐源自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快乐,表达自己的幸福感,表达自己的“谢意”,表达自己的珍惜之情。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外文言文阅读

时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慢言。太祖大怒,先欲伐之。君臣多谏:“可招许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杜袭入欲谏,太祖逆谓之曰:“吾计以定,卿勿复言。”袭曰:“若殿下计是邪,臣方助殿下成之;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阐①乎?”太祖曰:“许攸慢吾,如何可置乎?”袭曰:“殿下谓许攸可如人邪?”太祖曰:“凡人也。”袭曰:“夫惟贤知贤,惟圣知圣,凡人安能知非凡人邪?方今豺狼当路而狐狸是先,人将谓殿下避强攻弱,进不为勇,退不为仁。臣闻千钧之弩不为鼷鼠②发机,万石之钟不以莛撞起音,今区区之许攸,何足以劳神武哉?”太祖曰:“善。”遂厚抚攸,攸即归服。

①不阐:不开明。②鼷xī鼠:鼠类中最小的一种。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

殿下逆臣令勿言之何待下之不阐乎

(2)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思

将军许攸拥部曲                    殿下计是邪           

人将殿下避强攻弱                  抚攸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若殿下计非邪,虽成宜改之。

(4) 结合文章内容,试分析杜袭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

贤臣                          先帝不以臣卑鄙      

大义于天下                  庶竭驽钝      

遂用猖蹶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意思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怅恨久         B、光先帝遗德

时人莫许也         塞忠谏之路也。

C、名微众寡        D、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国险民附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查看答案

读书与境遇

罗建军

读书的境遇是指人读书时所处的境况和遭遇。人总是活在特定的境遇之中,境遇不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和感悟也会有所区别。读书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常常会与境遇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境遇中的人读同一本书,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因此,科学地认识读书的境遇,是读书人不容回避的问题。

顺境中读书,可贵的是精神愉悦。人在此时此刻的心境,既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明媚,也有“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愉悦。身心轻松,兴趣大增,容易打开视野,汲取新知识。正如罗曼罗兰所言:“当你用神采奕奕的眼神看世界,世界也会用宽容的怀抱接纳你。”顺境中读书,关键是要确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高远目标,广采博纳。同时还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平心静气,深思精进。顺境中读书,可以帮助一个人消除骄气,清醒地认识自己,理性地看待世界。

③逆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坚持不懈。逆境人人都可能遇到,一些人在逆境中消沉,另一些人却以此为机遇,砥砺磨炼,最终逆境反倒助之“鱼化为龙。逆境中读书,因为外界的压力,也因为内心的苦闷,常常会获得不一般的感受,甚至得到对人生世理豁然开朗的认识。古今中外,在逆境中坚持读书学习而成就伟业的不乏其人。司马迁惨遭宫刑,仍持之以恒地博览群书,从而成就了《史记》这一伟大著作。海伦凯勒失聪失明,却凭借超乎常人的毅力,坚持读书,学会了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语言,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传奇人物。在这些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水滴穿石”的韧性,逆境中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驱散心里积压的阴霾,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④闹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仿佛连同这个社会一起变得躁动不安,很难静下心来读书。社会愈是嘈杂,愈需要我们有“非宁静无以致远”的心态。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他特意到长沙成章街头的菜市场读书,以培养自己看书的静心、恒心,锻炼自己的意志,使自己在学习时心绪不受外界干扰,养成了在任何环境中都能专心读书的习惯。可见,读书可以帮助我们闹中取静,摆脱嘈杂与喧嚣,丰富学识,增长智慧;能帮助我们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无纤尘地走进或厚重或轻盈的书中世界;也能帮助我们不被五光十色的世界所左右,追求灵魂与人格的崇高。

⑤“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无论客观世界如何变化,人的因素始终具有决定性,只要我们始终坚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信念,时刻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信仰,就一定能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振奋精神,不断进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阅读文章第四段,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为第三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者道理论据。

4.请谈谈对最后一段划线句“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的理解与感悟。

 

查看答案

那些卑微的母亲

①晚上,和朋友一起去吃烧烤,我们刚坐下,就见一个老妇人提着一个竹篮挤过来。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她弓着身,表情谦卑地问:“五香花生要吗?”彼时,朋友正讲一个段子,几个人被逗得开怀大笑,没有人理会她的问询。她于是将身体弓得更低,脸上的谦卑又多了几分:“五香花生要吗?……”

②她一连问了几遍,却都被朋友的说笑声遮住。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我问:“是新花生吗?怎么卖呀?”她急慌慌地拿出一包,又急慌慌地说:“新花生,三块钱一包,五块钱两包……”我掏了五块钱,她迅速把两包花生放在桌子上,慢慢退回去,奔向下一桌。

③每一次去逛超市,都会看到那个做保洁的女人。有五十多岁了吧,头发灰白,晒得黑红的脸膛上布满细密的汗珠,有几缕头发湿湿地贴在脸上。她总是手脚不停地忙碌,在卫生间,在电梯口,在过道。她弯着腰用力檫着地,超市里人来人往,她刚擦过的地,马上就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弄得一塌糊涂。她马上回过头来,重新擦一遍。

④有一次,我上卫生间,正好碰到她。她的头垂得很低,看不到脸上的表情,只看见她的两只骨骼粗大的手,捏着衣角局促不安地绞来绞去。那双手是红色的,被水泡得起了皱,有些地方裂开了口子,透着血丝。她的对面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看样子是超市的主管,那人语气凛凛地训斥:“你就不能小心点?把脏水洒在人家衣服上,那大衣好几千块呢,你赔得起吗?这个月的工资先扣下……”她就急了,伸手拉住那人的衣袖,脸憋得通红,泪水瞬间涌得满脸都是。她语无伦次地说:“我儿子读高三,就等着我的工资呢,我下次一定小心……我慢慢还,行吗?可不能全扣了呀……”她几乎是在低声哀求了。

⑤逛街回来,遇上红灯。我们被交通协管员挡在警戒线外,等待车辆通过。这时,马路中间正在行驶的车上忽然有人扔出一只绿茶瓶子。瓶子里还有半瓶茶,在马路上骨碌碌转了几个圈,眼看就要被后面的车辗上。忽然,就在我身旁一个女人猛地冲过去,几步跳到马路中间,探手捡起那个瓶子,迅速塞进身后的蛇皮袋里。她的身后,响起一大片汽车尖厉的刹车声,司机气急败坏地冲她嚷:“抢什么抢,不要命了!”

⑥她一边陪笑着往后退,一边扬起手中的瓶子冲着我们这边微笑。我回头,这才看到,我身后还有一个衣着破烂的男孩儿,也竖着两根手指在冲她笑。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我明白了,她是一个贫穷的母亲。那个瓶子,不过一两毛钱,可对她而言,可能是一包供孩子下饭的咸菜。

⑦生活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女人。天不亮就满城跑的送报工,满面尘土的垃圾工,摇着拨浪鼓收破烂的师傅,被城管撵得到处跑的水果小贩……她们身份卑微,为了一份微薄的收入兢兢业业。她们又无比高尚,为了孩子,胸腔里藏着震惊世界的力量。

⑧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

1.文章第①段“她头发枯黄,身材瘦小而单薄,衣衫暗淡,但十分干净”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形象?

2.概括文章第③④的主要内.[来源:学+科+网Z+X

 

3.通读全文,文章标题“那些卑微的母亲”中的“卑微”有哪几层含义?

4.请根据括号内的提示赏析下列句子。

(1)她只好尴尬地站在一旁,失望和忧愁爬满了脸庞。(品析加横线词的表达效果)

(2)母子俩的笑容融在一起,像一个温暖的磁场,感染了所有的人。(从修辞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初中第十届阅读文化节隆重举行。学校开展了各类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到本届读书节活动中来。

活动一:古今中外有关读书的名言能很好地勉励大家多读书,读好书,请你写出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要求名言中必须出现“书”字)

活动二:活动中有同学找到了周国平先生针对读书的一段言论,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这段话的内容。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                                。第二,

第三,                                

活动三:下面是某小组在研究“对名著的阅读现状”这一专题时搜集来的资料,分析资料后请写出你的探究发现,并写出你发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两点主要原因。(3分)

【材料1】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2】日前,记者从省图书馆新馆借阅排行榜了解到,进入前10位的有:《十三步》、《读者》、《黑暗王子格雷亚3》、《图解周易大全》、《植物大战僵尸10》等,榜单难见名著踪影。

【材料3】武汉大学2010级学生王同学说:“通俗读物情节生动有趣、浅显易懂,自然看的人多。很多人并不是不想读经典著作,而是缺乏相关知识储备,现在高中文理科分班早,许多名牌大学的理科生也读不懂经典。大学生算是时间最充裕的读书人群了,但一旦进入择业、就业阶段,自然要读实用的书,‘没用’的书自然读得少了。”这种新的“读书有用论”,阅读功利化趋势,进一步蚕食了中国人读书的动力。

我的发现:

两点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