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暖爱拂过红围巾 邓迎雪 蒋小玲想送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事情的起缘是她看见同学...

暖爱拂过红围巾

邓迎雪

蒋小玲想送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事情的起缘是她看见同学林美琪的妈妈就围着那样好看的红围巾,石榴红的颜色,金色的丝线若隐若现,看上去毛绒绒的,给人感觉非常温暖,再衬上林美琪妈妈那件有蕾丝边的黑棉衣,那美丽的搭配效果,立即就像一朵砰然绽放的花轻轻击中了蒋小玲的心。

她想给妈妈买条这样的围巾!妈妈每天去市场卖菜,围的是一条黑白相间的薄薄的旧围巾,回家的时候,脸颊常冻得红红的。蒋小玲想,如果妈妈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

蒋小玲去商场悄悄看了看,但是一看价钱,热切的心好像立即被凉水浇了,120元,而蒋小玲只有30元,离这个数目还远着呢。尽管如此,蒋小玲还是摸了摸围巾,果然细致绵软,手感很好,那美丽的色泽比春天的花朵还鲜艳。导购小姐说,这是澳州产的羊绒围巾,今年卖得最好。

蒋小玲无精打采地离开商场,心里失望透了。她一边走一边想围巾,忽然有个想法跃上心头——她可以在学校捡饮料瓶卖钱,说不定就能凑够买围巾的钱呢。

她为自己的这个想法感到兴奋。

蒋小玲平时住校,一周才回一次家。这天放学吃过饭后,趁着班里没人,蒋小玲鼓足勇气去教室后面的灰斗里捡瓶子。只见那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好几只饮料瓶,蒋小玲忙高兴地弯腰去捡,忽然,身后响起阴阳怪气的口哨声,蒋小玲一惊,回头见是胖男生张承虎。蒋小玲脸红心跳,仍旧低下头捡瓶子。张承虎怪声怪气地问,蒋小玲,你在干什么。蒋小玲没有理他,拎着袋子走出了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就听见后边传来他稀里哗啦的笑声。

蒋小玲心里有些难过,但想想那条漂亮的红围巾,这些不好的情绪转瞬即逝了。

那天晚自习后,蒋小玲拎着一袋子塑料瓶回了寝室。室友邵娟立即掩鼻子反对,这是垃圾啊,有病菌。蒋小玲的脸又红了,她赶快拎着放置到卫生间一角。直到第二天,她和打扫卫生的赵阿姨商量,才把那袋塑料瓶放在赵阿姨放置工具的贮藏室里。赵阿姨夸蒋小玲说,现在像你这样懂事的孩子可不多啊。

渐渐地,班里同学都知道她捡瓶子了,大多数同学都没有笑话她。蒋小玲发现,他们不再到处扔空瓶子,而是悄悄地放到她的塑料袋里。刚开始,她很不好意思,再后来,她会大方地有礼貌地说声谢谢,内心里洋溢着小小的温暖。

蒋小玲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蒋小玲摇摇头,神秘地一笑。

蒋晓林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捏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她的步子轻快,嘴角不住地绽开小花,她喜滋滋地想,虽然收入很少,但毕竟积少会成多啊,这样算来,她春节前应该能实现买围巾的愿望啦。

就这样一点一滴,蒋小玲卖废品的收入积攒到了85元,再加上她的零用钱,已快够买一条美丽的红围巾了。可就在她即将实现这小小梦想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她改变了计划。

是在周一的升旗仪式后,校长在全校师生面前通报了初二班一位女生家庭的不幸遭遇。就在前天,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女生父亲突然犯病,挥刀砍向她和弟弟,妈妈为救她姐弟两个,死死地抱住父亲,结果被父亲砍成重伤,女生和弟弟受了轻伤,现在她们一家三口,住在两个医院里。她家里本来就很穷困,现在遇上这样的事情,更是雪上加霜,也因此,学校号召全体师生向他们捐款,奉献爱心,帮他们度过难关。

班上的几名女生听着听着就哭了,蒋小玲也哭了。

班里开始捐款的时候,蒋小玲第一个捐款,120元,正是那条红围巾的价格。那天,天很冷,下着雨,但当她把钱放进红色捐款箱的时候,心里却特别温暖、踏实,这份爱心,那名同学和家人更需要。

蒋小玲想,看来今年给妈妈买不成那条红围巾了,但是相信明年冬天,她一定会给妈妈买一条最漂亮的围巾。

1. 蒋小玲为什么想送给妈妈一条漂亮的红围巾?

答: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蒋小玲的两个好朋友很多次关心地问,你现在很困难吗?用不用我们帮你?蒋小玲摇摇头,神秘地一笑。答:                                                                  

⑵蒋小玲第一次卖废品的收入是11元钱,她把那11元钱放在口袋里,又紧紧着口袋,好像怕它飞走似地。

答:                                                                  

3.文章写蒋小玲想方设法要为母亲买一条漂亮的红围巾,好不容易凑够了钱,却插入初二班一女生家庭横遭惨祸,有什么作用?

答:                                                                

4.结合全文,谈谈蒋小玲身上哪些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答:                                                                

 

1. 同学林美琪的妈妈有一条温暖漂亮的红围巾,蒋小玲也想给自己的妈妈买一条这样的红围巾;蒋小玲的妈妈在菜市场劳动,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2分)。(意合即可) ⑵结构上使情节的发展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意合即可) 2. ⑴神情描写。传神地写出了蒋小玲心里藏着为妈妈买红围巾又不愿告诉同学的调皮神情(2分,意合即可) ⑵动作描写。生动地写出了蒋小玲对辛苦挣来的11元钱的珍惜,生怕丢失。(2分,意合即可) 3. ⑴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蒋小玲由爱亲人(妈妈)上升到爱他人,爱社会,深化了文章的主题(中心)。(2分,意合即可 4.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品质:(1)孝敬长辈(母亲);(2)用诚实劳动实现个人愿望;(3)认定正确的事就坚持去做,不达目的不放弃; (4)大爱情怀,爱亲人,更爱他人和社会。(2分,每点一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此处表述出“同学林美琪的妈妈有一条温暖漂亮的红围巾,蒋小玲也想给自己的妈妈买一条这样的红围巾;蒋小玲的妈妈在菜市场劳动,围上那条暖和又漂亮的红围巾,肯定就不怕冷了”意思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①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②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使蒋小玲由爱亲人上升到爱他人,爱社会,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学会抓住人物的各种刻画手法来分析。学会从故事情节中来分析,学会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环境中去分析,最后还要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课文原句填空。

(1)《黄鹤楼》中卒章显志,点明作者思乡主旨的句子是“日暮乡关何处是,              。”

(2)苏轼的“              ,千里共婵娟”两句道尽千古离人的共同心愿。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作者运用典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持节云中,         ?”

(4)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扇动想象的翅膀,迅捷如飞,回到故乡的句子是:“                   ,便下襄阳向洛阳。”

(5)王维《使之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得名句是:“            ,长河落日圆。”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海日生残夜,        。”表达昼夜更替,新春早到的喜悦心情。

(7)请写出连续两句以神话入诗的句子:                                      

(8)而晏殊在《浣溪沙》用“                    ”借伤春惜时,抒怀人思旧之情。

(9)在《〈论语〉十则》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

(10)                 ,左右芼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查看答案

【辩论,表观点】

“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这是个国际组织,马上要在裴勇俊、李英爱、宋慧乔的故乡韩国建立喔……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外宣人员6名,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

外交部政务微博平台发布的这条“淘宝体”招聘信息引起网民的热议,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

正方:好。清新的文风,亲民的语言,能促进改变作风、提升政府亲和力,拉近与群众距离。作为政府和官员而言,在日常工作中分清主次,保持公文的科学严谨之外,可以关注网络化表达方式,利用好网络语言,这是接地气与网友联络的好方式。

反方:

 

查看答案

请为下面漫画拟写题目,并写出漫画寓意。

满分5 manfen5.com

(1)题目:                       

(2)寓意: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西游记》   B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水浒传》

C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D远航慧因国——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2)“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肖像描写的是小说《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____(人名)。

 

查看答案

对比阅读诗歌,完成下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歌燕舞的动态中,展示了春天的活力,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句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

D.在西湖,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但这首诗紧紧扣住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2)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        )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         )时的景物。

(3)欧阳修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修辞手法:                    

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