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加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纤细(xiān) 酝酿(niàng) 根深蒂...

横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细(xiān)    (niàng)     根深固(tì)      谬(bèi)

B(xún)      (xié)       不安(zhuì)    (qí)

C悟(xǐng)     伤(zhuó)      坦荡如(dǐ)      (yín)

D(xià)      郁(yī)        高歌(hang)    (rěn)

 

C 【解析】 试题分析:A中应是“根深蒂固(dì)”;B中应是“狡黠(xiá) ”;D中应是“恫吓(hè)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只青蛙掉进了鲜奶桶中,第一只青蛙说:“这是命。”于是它盘起后腿,一动不动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第二只青蛙说:“这桶看来太深了,凭我的跳跃能力是不可能跳出去的。我今天死定了。”于是它沉入桶底淹死了。第三只青蛙打量着四周说:“真是不幸!但我的后腿还有劲。我要找到垫脚的东西,跳出这可怕的桶!”于是它一边划一边跳,慢慢地,奶在它的搅拌下变成了奶油块,在奶油块的支撑下,这只青蛙纵身一跃,终于跳出了奶桶。

请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除诗歌,文体自选;3、不得抄袭、套作;4、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①

宋•韩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②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②顾藉:顾念。

请对首联中的“拥”字进行赏析。

请结合全诗,分析“倦鹊”“飞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陈寿,字本仁,其先新淦人。寿少贫甚,得遗金,坐守至夜分,还其主。从乡人贺钦学,登成化八年进士,授户科给事中。

弘治十三年冬,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1火筛2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寿至,蒐军实,广间谍,分布士马为十道,使互相应援,军势始振。明年,诸部大入,先以百余骑来诱。诸将请击之,寿不可。自出帐,拥数十骑,据胡床指饮食。寇望见,疑之,引去。诸道袭击,斩获甚多。朝廷方遣苗逵等重兵至,寿已奏捷。逵欲乘胜捣巢。驻延绥久,战马三万匹日费刍菽不赀。寿请出牧近塞,水草,众有难色。寿跨马先行,众皆从之,省费数十万。当战捷时,劝注子弟名籍,寿曰:“吾子弟不知弓槊,宁当与血战士同受赏哉?”竟不许。

弘治十六年,中官3廖堂镇陕西贪暴,寿正月起抚其地。堂初奉诏制毡幄4百六十间,金数万,将权幸。寿檄有司留备赈,复戒谕堂勿假贡献名有所科取。堂怒,将倾之。堂爪牙数十辈散府县渔利,寿命捕之,皆逃归,气益沮。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寿廉,历官四十年,无家可归。寓南京,所居不蔽风雨。其卒也,尚书李充嗣、府尹寇天叙之敛。又数年,亲旧赙助,始得归葬新淦。

(节选自《明史·陈寿传》)

【注】1. 延绥:地名。2.火筛:明朝时,一个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首领。  3.中官:宦官。4.毡幄:毡帐。

1.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草(靠近)                 B.据胡床指饮食(通“挥”,指挥)

C.金数万(赢得)               D.将权幸(送给)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右佥都御史巡抚延绥          塞忠谏之路也

B.寿已奏捷                    君逆寡人者

C.劝注子弟名籍                闻无罪

D.府尹寇天叙之敛              贤能之用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火筛数盗边,前镇巡官俱得罪去。

②其秋,拜南京兵部侍郎,陕人号呼拥舆,移日不得行。

4.结合文中材料,简要评价陈寿这个人物。

 

查看答案

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

①古往今来,文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人学”,可以揭示人类的生存状况,叩问人生的意义价值,憧憬人类美好的未来。阅读好的文学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思想的洗涤和精神的愉悦。在现代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生活下,倘若静下心来,欣赏一篇好散文,就会享受到惬意之美;朗诵一首好诗歌,就会领略到意境之深远;阅读一部好小说,可以体会到情节之感人、知识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从阅读中可以获得全面的知识,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人生,培养自立、合作、勇敢、乐观、进取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发挥出自己心灵的正能量。

②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充分愉悦个体精神。鲁迅曾说:“由纯文学上言之,皆在使观听之人,为之兴感怡悦。”即阅读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可以让读者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丰硕。文学话语具有蕴藉属性,无论是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本身,还是属于操作层面的文本,都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细致的描述与动人的讲述,让昔日文学的旧面孔顿时变得和蔼可亲,唤醒人们已然枯萎的内心感受,让读者沉迷其中,流连忘返,获得精神的愉悦和心理的舒展。其实,享受到精神的愉悦并非难事,阅读任何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到动情之处,或怦然心动,或潸然泪下;到“山重水复”之处,遇“柳暗花明”之感。

③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到“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韩愈,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等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通过其文学作品中的呐喊和宣言,形象跃然纸上,无不体现了人性坚强的一面……其实,诸多文学作品里的人物,都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鼓励着读者去积极适应新环境,增强心灵的力量。

④文学作品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做人游刃有余、潇洒自在,当属“从心所欲不逾矩”者。然而,生活的规范像是一条绳索,时刻在束缚着思想的自由,让心灵不能自由呼吸,进而失去应有的心理平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息。”文学作品如一座人生的灯塔,可以照亮人生,拨开心灵的迷雾,引导前行。

⑤在文学作品中,不乏追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的人物形象,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正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知音,让读者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如凯瑟琳所说:“我爱它(小说),并不是因为它包装得好,而是因为主人翁比我更像我自己。”深思熟虑后会发现: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就可以回答“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进而找到心理的最佳平衡点。

⑥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每个人都渴望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享受自由与快乐,实现自我的超越。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犹如一汪清泉,能净化人的心灵, 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与欣赏,让读者从或恶或善的人物形象身上区分美与丑、好与坏、真与假,从或悲或喜,或成或败的命运中感悟人生要义,进而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⑦一位大家曾说过,经典文学作品要“讲出一些永恒的东西,不局限于这个时代”。唐代的华美诗章、宋代的婉转词作、明清的瑰丽小说,至今仍是社会文化的宝贵财富和社会生活的必然需求。文学无国界,只要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让人们能够在黑暗中找到光明的作品,都应该学会欣赏。希望文学作品不断地给读者带来一股心灵的正能量,让他们的心灵始终沐浴着缕缕阳光。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请指出并简述理由。

(1)文学作品中那些蕴含积极进取精神的人物形象可以让读者找到自己的影子,因而文

学回答了“我是谁”这个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问题。

(2)任何文学作品都能让读者感悟人生要义,还能让读者不断激发出对生命的敬意。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作者提出“用文学作品激发心灵的正能量”的观点后,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了这个观

点?

4.请结合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你从中获得的正能量。

 

查看答案

我只有一束鲜花

“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我们全家人都在他们的盯视之下。我们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做事,连走路都轻轻的。父亲平时要被喊到离我们家五六华里的一个小村去做活,因为他没有资格在园艺场做工。父亲如果早一年回来,我上学的事肯定会化为泡影。

上学前,妈妈和外祖母一遍遍叮嘱我:千万要听话啊——听各种人的话,无论是谁都不要招惹啊。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这是我必须记住的,即在外面千万不能提到父亲。就这样,我心里装着一大堆禁忌,战战兢兢背上了书包。

可能因为我太沉默了吧,从第一天开始,学校里的人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我。我每时每刻都是拘谨的,尽管我总是想法遮掩它。我试着对同学和老师微笑,或者至少对他们说点什么才好——试了试,很难。

从学校出来,一个人踏上那条灌木丛中的小路时,我才重新变成了自己。

值得庆幸的是,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一个同学和老师知道我们家的详细情况。就在那些日子里,我发现了一个奥秘:校园里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孤单。我敢肯定,这个人大概也像我一样,暗暗压着一个可怕的心事。这不仅是当时,以至于后来一生,我都会从人群中发现那些真正的孤单者。

她就是我们的音乐老师。她来这所学校已经一年多了,她与所有老师都不一样,我觉得她那温柔的眼睛抚慰着每一个同学,特别是投向我的时候,目光中竟然没有歧视也没有怜悯,而仅仅是一份温煦、一种滚烫烫的东西。

当时离学校十几里外有一处小煤矿,每到了秋末全班就要去山上捡煤,以供冬天取暖用。因为雨水可以把泥中的煤块冲洗出来,所以越是下雨就越要爬到山上。大家都穿了雨衣,可是“黑子”几个故意不穿,故意溅上满身满脸的黑泥,像恶鬼一样吆吆喝喝。我好不容易才捡到的煤块,一转眼就被他们偷走了。有一次“黑子”走过来,狞笑着看我一会儿,然后猛地喊了一句父亲的名字。雨水像鞭子一样抽打我的脸。我吐出了流进口中的雨水,攥紧了拳头。“黑子”跳到一边,接着往前一拱,把我撞倒在斜坡上。坡很陡,我全力攀住一块石头。这时几个人一齐踢旁边盛煤的篮子、踢我的手。我和辛辛苦苦捡到的煤块一起,顺着陡坡一直滚落下去。

我的头上、手上、全身上下都被尖尖的石棱割破撞伤,雨衣撕得稀烂。我满脸满身除了黑泥就是渗出的血,雨水又把血水涂开来……有几个同学吓坏了,他们一嚷,班主任老师也跑过来,他只听“黑子”几个说话,然后转脸向我怒吼。我什么也听不清,只任雨水抽打我的脸。

正在我发木的时候,有一只手扶住了我:音乐老师!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她领我直接去了场部医务室。我的伤口被药水洗过,又包扎起来。场医与她说了什么,我都没有听清。离收工还有一段时间,她领我去了宿舍。

我今生第一次来老师的住处:天啊,原来是如此整洁的一间小屋,我大概再也看不到比这更干净的地方了。一张小床、一个书架,还有一张不大的办公桌——我特别注意到桌旁有一架风琴;床上的被子叠得整齐极了,上面用白色的布罩罩住。屋里有阵阵香味儿:水瓶中插了一大束金黄色的花……

她要把我衣服上的泥浆洗掉、烘干,我只得在这儿耐心地等下去。天黑了,她打来饭让我一起吃。这是我一生中所能记起的最好的一餐饭。我的目光长时间落在了那一大束花上……我想起我们家东篱下也有一丛金黄色的菊花。

第二天上学,我折下最大最好的几枝,小心地藏在书包里。我比平时更早地来到了学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后来的日子我就像有了一个新的功课:把带着露珠的鲜花折下来,我用硬纸壳护住它们,这样装到书包里就不会弄坏。如果上课前没有找到老师,就得小心地藏好。我看到她急匆匆往办公室走去了——她如果在课间休息时回宿舍就好了,那时我就会把花儿交给她。我倚在门框上,咬着嘴唇等待。第一节课下了,她没有返回,我只好等第二节课。课间操时她终于回到了宿舍,可我又要被喊去做操。我知道,我的老师最喜欢的就是这一大蓬颤颤的、香气四溢的鲜花—— 比起我无尽的感激,这只是一份微薄的礼物。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

1.第1段中说:“‘民兵’,这是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两个字。”“害怕”表现在哪几方面?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她无声无响地把我揽到一边,蹲下,用手绢擦去我身上脸上的血迹,牵着我走开……

②她看到那一大束菊花,眼睛里立刻欢快地跳动了一下。

3.文章多处写到“鲜花”,其作用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一大束鲜花。”这句话?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