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雨后池上 刘 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

 

雨后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这首诗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雨后”二字?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1.①池塘水面上涨;②池水更清澈;③杨树上缀满雨珠。(2分)评分:写上两方面既得满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一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经春雨洗涤过的池面比作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极其形象地写出了春雨过后池上异常平静、明净的状态。二是动静结合,构成对比:前两句写出了雨后池上春景的静态美;后两句由静而动,进一步写雨后池上的动态美。以静显动,以动衬静,相得益彰。 评分:答出一种写法,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首诗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雨后池塘图,从诗中写到的东风、垂杨、荷花等物象来看,背景是春季,因此,再确切些说是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给读者以清美的艺术享受。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们要注意审清题干,题干是“写景用了什么表现手法?”那么我们需要从描写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通读全诗,这是一首写景诗,我们从修辞方法上,发现并没有使用修辞手法,从描写手法上看,动静结合这种手法最为明显。在答出“是什么”之后,再回答“为什么”,可以知道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写出雨后湖水的涨满湖面,湖水清澈的特点,后两句东风忽起,杨柳拂动,荷叶发出声响。这是动态描写,给人一种动态美。最后再回答“怎么样”全诗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画面优美而不呆滞。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代表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监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高

肺活量

体重

视力

胸围

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材料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据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山东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根据材料一、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下边是某名著的插图,请认真观察,完成下面的填空。

插图出自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中的《       》。本书通过              等情节事件,塑造了画面中的主人公       这一“忠武郎”英雄的形象。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填空。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                      ”借用典故表达了期望得到重用以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愿望。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再现了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武陵春》中的“                      ”化虚为实,形象地表现了愁之深,被词论家赞为“创意出奇”。

《沁园春 雪》中以“                      ”两句,化静为动,极传神地描写了我国北方特有的雪景。

陈胜吴广乃谋曰:“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这幅画的内容,合理想象,写一段表现其意境的话,要求:①描写和抒情相结

合。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100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字中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           ,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D.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