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人在框框内久了,就成了"囚",人有时因环境条件...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题目一:人在框框内久了,就成了"囚",人有时因环境条件的限制不能离开框框,可是心可以,心在框框外就是"思",人虽在内,可以想着窗外的蓝天,只要思想不受到有形框框的限制,仍然可以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请以“框”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很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题目二:一年又一年,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春花红了。一年又一年的南风吹拂,牙牙学语的孩童变成了青春勃发的少男少女。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亲情友情的滋润,有成功快乐的伴随,也有烦恼挫折的困扰……请你用手中的笔,记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成为你记忆中永不退色的珍藏。

(1)请以“想起了          ”为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别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例文: 给月亮加个框 晚上心里很闷,不知道是妈妈的唠叨,还是爸爸的说教,我随便找了个借口出去走走。来到秋天的街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情顿时好多了。 看着街上穿梭的行人与车辆,在昏暗的路灯的映衬下,显得异常单调,我想找一些美的东西来欣赏,却总也找不到。无论是街头或招牌上明亮而有变化的霓虹光,还是群星璀璨的夜空中闪烁着的明星,我都无法发现和欣赏他们的美丽。 我继续走着,看见路旁有棵大树,光秃秃的枝干上只有些零散的叶子。我来到了树下,猛的一抬头,发现几根枝干和月亮竟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几根枝干组成了一个近似的正方形,而月亮则恰好在中间,像是给一幅完美的图画加上了框。仔细一看,皎洁的月光和天空深蓝的颜色在框内相照映,显出了好像月亮被定格一样。没想到,皎洁的月光和天空深蓝的颜色,竟是如此美妙的搭配。我又走到街头去看那月亮与天空。却发现它们是又不是美妙的。月亮的光辉在无尽的黑暗中根本不起眼。刚才绝妙的搭配现在又成了胡乱的拼凑,我又回到了树下,发现月亮与天空还是刚才那么美丽,那么协调。难道非要给月亮加上个框,它才会尽显它的风采吗? 我离开了树下,向回家的路上走去。我不断地回味眼前的景象,也不断地用手试着给它加个框,我终于发现,有了框的景色是那么精彩。 美需要范围,人需要约束,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没有约束,就没有快乐;没有约束,就没有社会中那无数美丽的风景。也许我应该给自己加个框,用母亲的关怀做横边,用父亲的疼爱做竖边…… 对,给月亮加个框,也将自己融入那份美丽中。   想起了童年 童年,在人生中只拥有一次,而对我来说,童年已成为一种永久的记忆。 童年是快乐的。 还记得那一次,阳春三月,风和日丽,我与兄弟姐妹们一起到那青草山坡去放风筝,春天的气息弥满整个大地,连整个人都好像要饱满发芽了似的。 我们让一个人拿着风筝,另一个人拿着线,高高兴兴地跑起来。或许我当时还太小,拿着风等一直跑,都不知道是不懂得放手了,还是希望细小的风筝可以把我带上天空? 尽管哥哥骂了我很多次,但我还是笑嘻嘻的,好像被快乐冲昏了头脑。终于,风筝被我们放上了天空,我们快乐地跑着,笑着。 累了,我们就躺在草地上望着天空向别人诉说着自己最伟大的理想。尽管我没有说话.但傻傻的我还是咧着嘴,笑嘻嘻的表达着我的快乐。 童年也是伴随着忧伤的。 小时候我跟爷爷的感情最好。他给我讲故事,带我去摘荔枝,和我一起去看田野的白蝴蝶。然而最早离开我的却是爷爷,当爷爷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时候,家中的大人就围着爷爷转,当时我就觉得不对劲。最后看着爷爷躺在床上怎叫也叫不醒的时候,我害怕了,嚎啕大哭起来。那是我记忆中最伤心的一件事。 可孩子就是孩子,爷爷去世后的几天,我天天叫嚷着要找爷爷。但一段时间后,新的玩伴会替我抹去悲伤与思念。但我清楚地感受到无论多久,心中带有的一丝哀痛永远无法抹去。 人生哪有一帆风顺、永远快乐无忧的呢?即使是无忧无虑的童年也会带上伤悲,然而,没有痛苦的经历我们又如何能走向成熟呢? 就让我们心中永远留着那纯真,独一无二的童年吧。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可从“框”这个想到“条条框框”一词,从两方面分析其意义,一方面在社会生活中确实需要“规则”的“条条框框’,才能使社会有“秩序”,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学习方面来说,思维要灵活,不能固实“条条框框”,要有创新思维,运用新方法解决问题。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写一篇议论文。第二题很明确,写一件事,表现自己的感受,引导语中有提示,根据提示的指向选择材料,所要注意的是,所选材料必须能承载“后悔”“懊恼”“高兴”这些感受,确实是让人“后悔”或“懊恼”或“高兴”的事,这叫做“选择要典型”。在叙述中,把事件中使我“后悔”或“懊恼”或“高兴”的细节写丰富,才能水到渠成的表达某种感受。两题相比较,第二题好写,但难写出新意。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本。

关注微信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手机、平板等)提供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 2013 11 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其中,海外用户超过1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信软件。

【特色介绍】微信开创了以异步语音 ( 最长60秒) 作为点对点信息传输的新模式。语音输入比传统文字信息输入更加便捷,适合在行走、移动、双手不便等情况下随时进行信息交流。所有语音信息被留存,可以随时回放,解决了用户不同时在线的问题。与电话语音传输相比,微信用户处理信息的自由度更高。跟电信运营商的短信服务相比近乎免费。微信高效便捷的异步语音传输开创了之前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传播优势。

微信“朋友圈”在信息传播范围的可控性上进行了新的尝试。既拥有微博、人人网里对朋友公开发布信息的“朋友圈”,但与“微博、人人网”比较,微信有限制公开程度的功能,如屏蔽、设置私密等。这种“既公开又封闭”的信息发布方式,让用户的信息有了介于私密和公开之间更安全、更值得信赖的释放方式。

【用户体验】用户甲:进入微信界面,一个小孩在一个星球上仰望地球,它很好地阐述了微信初始的设计理念:人与外界的沟通。它甚至让原本和互联网绝缘的人都能随心所欲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你不想说话,也可以打开微信平台,进入“朋友圈”,简单方便地看到身边朋友分享的“心情”,或是一段话,一张照片,亦或是一篇文章,一则链接,也许能给你带去些许感动与思考,并将你的这种感动和思考反馈给朋友们。

用户乙:大部分微信账号和手机号绑定,并导入用户的手机通讯录,多是以真实姓名和照片注册,令用户放松警惕,这些信息容易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虽然个性化服务的潮流滚滚向前,但隐私安全问题不可忽视。

【相关数据】工信部2013年1-2月电信业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三大电信运行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语音每户每月平均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3.8元下降到31.1元。

三大电信运营商前两个月虽然春节效应推动短信发送总量增长,但普通用户所使用的点对点短信下滑10.6%。1-2月,短信业务量达到1576.1亿条,同比增长0.7%,但明显低于2011年同期的5.7%,更低于2012年同期的7.6%。工信部称:“微信、微博等新型移动信息服务对短信的替代作用非常显著。”

腾讯微信在手机用户中的渗透率持续增长。微信本身免费,发微信时产生的上网流量费由运营商收取,微信刺激了电信运营商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增长

2012年三家电信运营商净利润情况(下图)满分5 manfen5.com

【业界观点】关于微信与电信运行商业务之争,各方表示了自己的观点

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处理得当可双赢

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受影响有限

微信所属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可与运营商共赢

【使用说明】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重庆邮电大学学习的张明同学,花10个小时手绘了7页说明书教父母用微信,下图是其中的两页。

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微信给用户带来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我们在使用时也要注意各人隐私安全问题。

B. 微信与电信运营商之间是火拼还是合作,双方高层给出的答案是后者。

C. 晓琳想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里发一张照片,是无法对公开程度进行限制的。

D. 张明父母给张明发送语音信息时,张明正好在上课,他可以晚上回宿舍再收听。

2.【特色介绍】在介绍微信的两项特色功能时,都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3.请在【相关数据】中找出能印证此【业界观点】依据

4.请根据【使用说明】回答问题。

(1)张明手绘的这两页说明书,正是教他的父母使用【特色介绍】中的微信的        的功能。

(2)根据张明的回答,完成你和张明的对话。

你:

张明:谢谢你!微信操作虽然很简单,但对于我农村父母来说,仍需要更直观地说明,我在外读书,不能手把手地教他们,于是就想到手绘了。

5.今年母亲节,许多年轻人在微信朋友圈晒文字,秀照片,倾诉对母亲的爱,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祝福。而在现实生活中,年轻人往往不太习惯向母亲当面表达感情。他们或忙于学习,或忙于工作,或因为其他种种原因,很少陪母亲。在这个属于母亲的节目里,他们通过微信尽情抒发自己的感情。

。一方认为,这是年轻人有孝心的表现,值得点赞;另一方认为,这是作秀,是给别人看的。网友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微信朋友圈。”

⑴在第二段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使两段文字衔接自然。

⑵请你就年轻人表达爱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简洁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

我在寻找那片野花毕淑敏

①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

②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巾,是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巾。授巾的仪式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

③A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

④校长可能不曾听清这句格外的交待,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

⑤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扯住荞的红领巾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绞索,把荞勒得眼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

⑥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它的主人。把旧领巾系好,默默地走了。

⑦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能想通。

⑧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荞以后的路,就一直在贫困的底层挣扎。

⑨荞是一家印刷厂的女工。早几年,厂子还开工时,她送过我一本交通地图。说是厂里总是印账簿一类的东西,一般人用不上的。碰上一回印地图,她赶紧给我留了一册,想我有时外出,或许会用得着。说真的,正因为常常外出,各式地图我很齐备。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她的馈赠。我知道,这是她能拿得出的最好的礼物了。

⑩一次聚会,荞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工厂宣布破产。她成了下岗女工。她的丈夫出了车祸,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白。她在几地连做小时工,十分奔波辛苦。这次刚好到这边打工,于是抽空和老同学见见面。我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B她的掌上有很多毛刺,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

⑾半小时后,荞要走了。同学们推我送送她。我打了一辆车,送她去干活的地方。本想在车上,多问问她的近况,又怕伤了她的尊严。正斟酌为难时,她突然叫起来:“你看!你快看!”

⑿窗外是城乡交界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我不解地问,你要我看什么呢?

⒀荞很开心地说,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在哪天早晨,突然就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

⒁我一眼看去,野花已风驰电掣地闪走了,看到的只是荞的脸,憔悴之中有了花一样的神采。于是,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我不再问她任何具体的事情,彼此已是相知。人的一生,谁知有

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C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

⒂此后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选自《写给女儿们的散文》,有删改)

1.本文讲述了关于“荞”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2.揣摩文中划线的语句,回答:

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任一角度,结合语境进行评点。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C句中加点的“重重风雨”一词的理解。

3..寻找一片野花的“荞”,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美丽。从文章的描写中,你感受到“荞”是一个怎样的人?

4.我有很多地图册,但为什么“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

5.某同学将上文在QQ空间转载,引起好友们的跟帖热议。在此摘录2楼、5楼留言,请你联系全文内容及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补上6楼的留言。(60字左右)

2楼 评论时间 2012-4-3  19:02:28

荞就是那朵野花,生长在生活的荒野里,承受着重重风雨,但是依然乐观。生活中我们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呢?在艰难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在逆境中崛起,生命才真正美丽!

5楼 评论时间 2012-4-3  20:02:38

面对生活艰辛,能保持乐观固然好,但是很多时候是很难做到的,问问你自己,你能做到吗?这只是作者一个美好的愿望。

6楼 评论时间 2012-4-3  20:09:38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 “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长跪而之(         )                 ②寡人矣(            )

③亲尝教以(         )                 ④许由无天下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鲁智深是《水浒》里的经典人物形象,人称“花和尚”。书中的鲁智深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原著的相关内容简要说出他的一个特点。(情节概括不少于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那位“雄猛千夫惧”的好汉武松,先前在景阳冈上“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皮袋。”他深受百姓爱戴,阳谷县知县曾举荐他做了步兵都头。后来武松被逼上梁山,他上梁山的主要起因是:

(简述事件即可)(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