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 我在寻找那片野花(毕淑敏) ①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

阅读下文。

我在寻找那片野花毕淑敏

①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女同学,叫做荞,家境贫寒,她衣着破烂,夏天总穿短裤,是捡哥哥剩下的。

②我和她同期加入少先队。那时候,入队仪式很庄重。新队员的红领巾,是提前交了钱买下的。荞说她没有钱,哥哥已超龄退队,她可用哥哥的旧领巾。授巾的仪式那天,当辅导员用托盘把新领巾呈到校长手中时,就提醒校长记得把托盘里的那条旧领巾分给她。

③A满盘的新领巾好似一塘金红的鲤鱼,支棱着翅角。旧领巾软绵绵地卧着,仿佛混入的灰鲫,落寂孤独。

④校长可能不曾听清这句格外的交待,走到荞的面前时,随手把一条新领巾分给了她。我看到荞好像被人砸了一下头顶,身体矮了下去。灿如火苗的红领巾环着她的脖子,也无法映暖她苍白的脸庞。

⑤那个交了新红领巾的钱,却分到一条旧红领巾的女孩,委屈至极。刚一散会,就怒气冲冲地跑到荞跟前,一把扯住荞的红领巾说:“这是我的!你还给我!”领巾是一个活结,被女孩拽住一股猛挣,就系死了,好似一条绞索,把荞勒得眼珠凸起,喘不过气来。大伙扑上拉开她俩。荞满眼都是泪花,窒息得直咳嗽。

⑥我们都觉得那女孩太霸道了。荞一声未吭,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了它的主人。把旧领巾系好,默默地走了。

⑦后来我问荞,她那样对你,你就不伤心吗?荞说,谁都想要新领巾啊,我能想通。

⑧毕业的时候,荞的成绩很好,可以上重点中学。但因为家境艰难,只考了一所技工学校,以期早早分担父母的窘困。荞以后的路,就一直在贫困的底层挣扎。

⑨荞是一家印刷厂的女工。早几年,厂子还开工时,她送过我一本交通地图。说是厂里总是印账簿一类的东西,一般人用不上的。碰上一回印地图,她赶紧给我留了一册,想我有时外出,或许会用得着。说真的,正因为常常外出,各式地图我很齐备。但我还是非常高兴地收下了她的馈赠。我知道,这是她能拿得出的最好的礼物了。

⑩一次聚会,荞终于来了。她所在的工厂宣布破产。她成了下岗女工。她的丈夫出了车祸,伤了腿,从此吃不得重力。儿子得了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白。她在几地连做小时工,十分奔波辛苦。这次刚好到这边打工,于是抽空和老同学见见面。我们都不知说什么好,只是紧握着她的手。B她的掌上有很多毛刺,好像一把尼龙丝板刷。

⑾半小时后,荞要走了。同学们推我送送她。我打了一辆车,送她去干活的地方。本想在车上,多问问她的近况,又怕伤了她的尊严。正斟酌为难时,她突然叫起来:“你看!你快看!”

⑿窗外是城乡交界部的建筑工地,尘土纷扬,杂草丛生,毫无风景。我不解地问,你要我看什么呢?

⒀荞很开心地说,我要你看路边的那一片野花啊。每天我从这里过的时候,都要寻找它们。我知道它们哪天张开叶子,哪天抽出花茎,在哪天早晨,突然就开了……我每天都向它们问好呢?

⒁我一眼看去,野花已风驰电掣地闪走了,看到的只是荞的脸,憔悴之中有了花一样的神采。于是,我那颗久久悬起的心,稳稳地落下了。我不再问她任何具体的事情,彼此已是相知。人的一生,谁知有

多少艰涩在等着我们?C但荞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还在寻找一片不知名的野花,问候着它们。我知道在她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

⒂此后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选自《写给女儿们的散文》,有删改)

1.本文讲述了关于“荞”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写出三件即可)

2.揣摩文中划线的语句,回答:

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等任一角度,结合语境进行评点。

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你对C句中加点的“重重风雨”一词的理解。

3..寻找一片野花的“荞”,让我们看到了她的美丽。从文章的描写中,你感受到“荞”是一个怎样的人?

4.我有很多地图册,但为什么“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

5.某同学将上文在QQ空间转载,引起好友们的跟帖热议。在此摘录2楼、5楼留言,请你联系全文内容及人物形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补上6楼的留言。(60字左右)

2楼 评论时间 2012-4-3  19:02:28

荞就是那朵野花,生长在生活的荒野里,承受着重重风雨,但是依然乐观。生活中我们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神呢?在艰难中保持乐观积极的心境,在逆境中崛起,生命才真正美丽!

5楼 评论时间 2012-4-3  20:02:38

面对生活艰辛,能保持乐观固然好,但是很多时候是很难做到的,问问你自己,你能做到吗?这只是作者一个美好的愿望。

6楼 评论时间 2012-4-3  20:09:38

 

1.写出三件事即可。示例:夏天穿哥哥剩下的短裤;因红领巾的误会与一个女孩发生纠纷后大度地原谅了女孩的霸道;为分担父母的窘困,成绩很好却只考了技工学校;送给我一本交通地图;成为下岗女工后为了丈夫和儿子在几地连做小时工;每天路过一片野花时都要寻找它们。 2.(1)A句使用了比喻和对比两种修辞,将满盘金红鲤鱼似的新领巾和灰鲫似的旧领巾对比,形象而突出地写出了荞的困窘,也表现了我对荞的深切同情之心。B句用了比喻的修辞,将荞多毛刺的手掌比作一把尼龙丝板刷,形象地表现了荞为了生活辛苦奔波劳碌留下的印迹,突出了她生活的艰辛不易,也体现了我们这些老同学对荞的同情和怜悯。(3分) (2)“重重风雨”在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指人生的艰涩和苦难,具体指荞遭遇的不幸:下岗;丈夫车祸伤了腿吃不得重力;儿子得肝炎休学需要静养和高蛋白等等。(3分) 3.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勤劳能干、任劳任怨、乐观坚强等。(2分) 4.1)这是荞送给我的能拿得出的最好的礼物;2)经历了重重风雨之后,在荞心中,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地图册正象征着荞这种乐观坚强的精神,所以我外出的时候,总带着荞送我的地图册心。(4分;第一点1分) 5.荞真是位心地善良的人,女孩这样拽她,她还把新领巾折得整整齐齐还给她,毫无怨言。生活中我们如果也这样懂得原谅别人的过错,宽容对待他人,那么何愁没有美好的人际关系呢? 【解析】 1. 试题分析:可根据文中时间、地点(环境)的转换或人物行为的变化(比如“一次聚会”),找到情节点,从相关情节中找出人物所做的事情加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赏析句子,一要指出句子主要说了什么,二要提出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好在哪里,有时还要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句子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表达了人物什么心情或情感。要使用评价语,比如“突出”“形象生动”等。在语境中理解词语的含义,从表达人物情态的角度来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 试题分析:找到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文字,从人物的言行表现中体会人物的形象特点,也可抓住文中不还有情感的句子如“还贮备着丰足的力量和充沛的爱,足以抵抗征程的霜雪和苦难”来体会人物形象,从为人处事、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性格几方面来概括。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文段,了解与“荞送我的地图册”有关的内容,从“我”珍藏“地图册”的有意以及“地图册”所表现的“荞”的精神品质方面来解答。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乙】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传士也,何以教之?”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 “兵固天下之狙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乎?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乎?’王曰:‘然。’‘今有人持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战国策·赵策三》,有删改)

注:①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 ②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 ③孟贲(bēn):战国时期卫国人,是古代著名的武士。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①长跪而之(         )                 ②寡人矣(            )

③亲尝教以(         )                 ④许由无天下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②王非战国守圉之具,其将何以当之?

3.请分别概括唐雎和郑同的性格特点。

4.同为劝谏君王,唐雎和郑同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鲁智深是《水浒》里的经典人物形象,人称“花和尚”。书中的鲁智深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结合原著的相关内容简要说出他的一个特点。(情节概括不少于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那位“雄猛千夫惧”的好汉武松,先前在景阳冈上“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皮袋。”他深受百姓爱戴,阳谷县知县曾举荐他做了步兵都头。后来武松被逼上梁山,他上梁山的主要起因是:

(简述事件即可)(2分)

 

查看答案

“及时雨”是梁山好汉          的绰号,这一绰号体现他                的英雄本色。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首次被列入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国家高度。

1.为右图拟一个形象的标题,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2.阅读下面图表,在横线上写出调查结论。

2015年3月,某中学文学社对全校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

阅读内容

认同率

玄幻武侠

351%

时尚娱乐

325%

文学经典

150%

时事先锋

174%

①分析右表可知,当前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

②要改变这种现状,你的建议有:

3.请仿照下面画波浪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我               ;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