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题。 回归简单 徐 翀 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题。

回归简单

著名作家冰心说:“如果你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世界原本简单,但许多人为制造的因素使之变得复杂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为了一己私利、一时功名,不惜尔虞我诈、相互精心算计;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不惜互相防备、对人心生疑窦。这样一来,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被烦恼所缠绕,就会存在不快乐的阴影。而要想走出这怪圈的生活,就应该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简单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一旦拘泥于复杂,往往会被灯红酒绿所迷,为名利权势所惑,为金钱美色所扰,为人际关系所困。眼下,有些人活得太累,就是由于城府太深、欲望太高,太在意仕途上的荣辱得失、过于追求物质上的富足,太在意对世俗的迎合,太用心于机巧的运用……若能把这些看淡、看透,怎么会有那么多烦恼和忧愁呢?

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选择简单,意味着清贫、单纯、透明与纯真。据报载,二战期间,科学家爱因斯坦为躲避法西斯的迫害,移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以最高年薪1.6万美元聘请他,他说:“能否少一点?3000美元就够了”。有人大惑不解,他说:“每件多余的财产,都是人生的绊脚石,唯有简单的生活,才能给我创造的原动力”。直到生病住院,他还说:“简单的生活,无论对身体还是精神,都大有裨益”。正是由于科学家的生活是简单的,所以才成就了累累硕果。

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太在意物质上的拥有。孔子称赞他的学生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实就是一种甘于清贫的精神,这种甘于清贫的精神就是贫而不贱,在简单质朴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反之,过分追求享受,往往会带来精神空虚。

简单做人,要淡泊名利,本真本色。生活是一部自导自演的戏剧,你理智处事就是喜剧,意气用事就是悲剧。所以,对生活中的荣辱得失,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老实做事、轻松做人,不戴面具、表里如一。

简单做人,应宽容忍让,以君子之心度人,以坦荡之心处事,以宽容之心交友。多为别人办好事,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多容忍别人的缺点和失误,这样,你心里就会多一层阳光,脸上就会多一缕春风。

简单是一种美,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简单做人,是一种睿智的选择,是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因为简单,我们不会刻意追求形式,无论何时何地,都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把生活当做一种享受。                                           (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2.文章第段列举爱因斯坦的事例有何作用?

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简单做人,应简洁朴素,不能在意物质上的拥有。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

 

1.(3分)我们要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 2.(4分)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列举爱因斯坦主动降薪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观点:简单是一种生活方式。 3.(4分)不能删,“太”写出了不是所有物质的拥有都不要在意,强调了有些物质拥有还是要在意的。如果删去,就没有这样的效果。用“太”体现出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只答“不能删”不给分) 4.(5分)启示2分,联系生活实际3分。 启示例1:简单的生活是一种人生境界,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学会简单。 启示例2:我们不能太在意物质的生活,要注重精神生活,要淡泊名利有容人之心。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议论的的论点把握。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在开头提出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本文划线句就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议论文语言的特点。议论文语言要求准确严密、逻辑性强。“太”表示修饰,去掉后表意不准确,不严密。 考点:分析议论性语言的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围绕“我们要回归自然,回归简单和宁静”的论点谈出自己的收到的启发,联系实际,语言通顺流畅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材料2:济南的士司机刘彦友及妻子齐小平,唯恐因抢劫自己而在搏斗中受伤,同时送医院抢救的歹徒无人代缴住院押金而延误治疗时,不计前嫌慷慨解囊相助。这位平凡的妻子对着镜头淡淡地说:“不管他是好人坏人,总是一条生命,咱不能见死不救。”

①上文中宋就所提倡的做法可以用材料1中的“        ”四个字来概括。

②结合上面文言文和材料2,你认可他们的做法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①。梁之边亭人劬力②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④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⑤,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⑥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⑦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赧⑧然愧,以意自闵⑨也。告吏曰:“征⑩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注】①数:方法。②劬(qú)力:辛勤劳作。劬,勤劳。③窳(yǔ):懒惰。④搔:翻动。⑤尉:主管军事的官员。⑥褊(biǎn):气量狭小。⑦行:巡视。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⑨闵:忧虑。⑩征:调查,追究。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因

②楚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请其尉                      ②楚亭而察之     

③因以闻楚王                  ④此梁之阴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一样的选项是:(    

A  构怨,祸道也        孔子曰:何陋有(《陋室铭》)

B  乃谢重币            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  楚亭旦行瓜          往往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

D  乃梁亭之为也        无可用 《黔之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②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

商山①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③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④梦,凫⑤雁满回塘。

注释:①商山:山名。②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④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⑤凫(fú)雁:凫,野鸭;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前人以为颈联中“明”字,生动传神,暗合题目中的“早”,试分析之。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2)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4)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李煜的《相见欢》中一句                ”,道出了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

(6)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暗寓了人事无常的感慨的句子是“          _。”

 

查看答案

江海中学拟举行“奋斗的青春”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校学生会决定邀请南通籍奥运冠军陈若琳来校为同学们讲述她的拼搏故事,作为学生会主席的你要打电话邀请陈若琳,你怎么说?

(2)校文学社准备组织一次“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的主题演讲活动,九(1)班王明同学想参加,请你替他写一份申请书。

(3)评论者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的青春是奋斗的青春。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