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下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①。梁之边亭人劬力②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④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⑤,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⑥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⑦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赧⑧然愧,以意自闵⑨也。告吏曰:“征⑩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注】①数:方法。②劬(qú)力:辛勤劳作。劬,勤劳。③窳(yǔ):懒惰。④搔:翻动。⑤尉:主管军事的官员。⑥褊(biǎn):气量狭小。⑦行:巡视。⑧赧(nǎn):因羞惭而脸红。⑨闵:忧虑。⑩征:调查,追究。

1.用“/”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停顿。(每句停一处)

①因

②楚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请其尉                      ②楚亭而察之     

③因以闻楚王                  ④此梁之阴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一样的选项是:(    

A  构怨,祸道也        孔子曰:何陋有(《陋室铭》)

B  乃谢重币            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C  楚亭旦行瓜          往往死者相藉也(《捕蛇者说》)

D  乃梁亭之为也        无可用 《黔之驴》)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②征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

 

1.(2分)①因 /夜 往 窃 搔 梁 亭 之 瓜②楚 亭 /旦 而 行 瓜 2.(4分)①于是,就 ②对……感到奇怪③详细地,具体地④责备,责怪 3.(3分C 4.(4分) ①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心胸怎么狭小得这样厉害!(“恶”和“褊”译对了各给1分) ②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征”和“得无……乎”译对了各得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此题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注意本题“怪”是词类活用,形容词做意动词,对……感到奇怪。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C项都是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故选C。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恶”和“褊” “征”和“得无……乎”,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

商山①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②,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③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④梦,凫⑤雁满回塘。

注释:①商山:山名。②动征铎(duó):震动出行的铃铛。征铎:车行时悬挂在马颈上的铃铛。铎:大铃。③槲(hú):一种落叶乔木。④杜陵:地名,在长安城南,这里指长安。作者此时从长安赴襄阳投友,途经商山。⑤凫(fú)雁:凫,野鸭;回塘:岸边曲折的池塘。

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所展现的画面。

2.前人以为颈联中“明”字,生动传神,暗合题目中的“早”,试分析之。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2)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3)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4)蒌蒿满地芦芽短,_________________。(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5)李煜的《相见欢》中一句                ”,道出了真正经历离愁之苦的人最为真切的体验。

(6)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暗寓了人事无常的感慨的句子是“          _。”

 

查看答案

江海中学拟举行“奋斗的青春”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1)校学生会决定邀请南通籍奥运冠军陈若琳来校为同学们讲述她的拼搏故事,作为学生会主席的你要打电话邀请陈若琳,你怎么说?

(2)校文学社准备组织一次“青春在奋斗中绽放”的主题演讲活动,九(1)班王明同学想参加,请你替他写一份申请书。

(3)评论者认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的青春是奋斗的青春。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为什么?

 

查看答案

作文

“阅读”是人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姿态。“阅读”父母的点滴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阅读”自然的呻吟,明白要善待自然;“阅读”社会的美丑,懂得要守住道德的底线,阅读经典佳作,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

请以“阅读,真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字数在600字以上;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近来,古典诗词和散文传承不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教材里古诗词严重缩水;另一方面,“国学”热度持续上升,众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往各类“国学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教材“减负”该不该拿古诗词开刀?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在100-120之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