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有关“节约型经济”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我国耕...

阅读下列有关节约型经济的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4分)

材料一:我国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人均拥有量,分别为全世界平均水平的l / 3 1 / 4  1 / 5 1 / 0、1 / 22 ,铁、铜、铝等重要矿产的保障程度也很低,这些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杜会的重要制约因素。

材料二:据报道,我国经济增长的70%靠企业投资拉动。我国拿出国内生产总值的70%进行投资,争到9%的经济增长率。相比之下,印度投资35%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达到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水平。我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4%,可是2005年我国消耗的水泥占全球的40%!我国还刚刚取代了日本,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我活单位产值的耗油相当于欧美国家本平均值的10 倍。

材料三,从1996 年起,中国绿色照明工程就推广使用节能灯,但至今节能灯也没能走进千家万户,因为很少有人意识到在算经济账的同时,应该算一算社会责任账。(中国绿色照明办副主任刘虹认为:如果能全面实现节能照明,达到省点10%的目标,其产生的社会效益将远远超过经济利益--不仅能有效缓解电荒,而且能减少2亿吨二氧化碳和几百万吨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还可以少建25万千瓦的发电厂68家。

 

(共4分)不设统一答案,示例:节约型经济应该是低能耗、高效益的经济。我国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部分国人节能意识还不强。因此,发展节约型经济势在必行。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抓住其中的信息点“节约型经济是低能耗、高效益的经济。”“我国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低,单位产值的能耗高。”“发展节约型经济势在必行。”“节能节约应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6分)

(1)《水浒传》中行者      (人名)在寻找哥哥武大郎的途中,路过           (地名)时,打死了一只大老虎,于是倍受百姓喜爱;当及时雨         (人名)作了梁山第二把交椅时,接老母上了山,于是李逵也下山接母,行至沂岭时其母被老虎吃掉,他愤怒之下,连杀四只老虎。(3分)

(2)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胸中藏战将,腹内隐雄兵。谋略敢欺诸葛亮,陈平岂敌才能。略施小计鬼神惊。”这首诗赞美的是《水浒传》中的哪位好汉?请写出其绰号,并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3分)

 

查看答案

默写(每题1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8分)

                         ,小桥流水人家。(《天  秋思》)

                         ,相伴过年华。(《迎燕》)

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④《陋室铭》中以自然环境烘托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⑤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的一联是:“                                     

⑥李商隐《无题》中的“                                           。” 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⑦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点出自己求学时甘于粗食敝衣原因的句子是:                                                                

臧克家在《有的人》一诗中刻画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的一句诗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5分)

名著能让人永远喜爱,永远尊敬并永远怀想,它们有如酱一般chún        香浓郁的味道,没有不负责任的轻浮,每一口都让人  A    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人不也一样吗?端正沉静、底蕴深厚总能让人sù        然起敬,就是日后想起,也让人qīn        佩有加。但举止轻浮、腹中空空则只会得到嘲笑、戏弄,不会有人对他充满怀念之情的。做人就要做那种历经岁月磨liàn       仍能留在人们心中的高尚的人。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在空格内。(4分)

 

 

 

 

(2)根据括号内的意思将成语填在相应的横线处。(1分)A处的成语是:          

 

查看答案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选段,完成1—3题。

到了午夜,我摆脱盲人苦境的短暂时刻就要结束了,永久的黑夜将再次向我迫近。在那短短的三天,我自然不能看到我想要看到的一切。只有在黑暗再次向我袭来之时,我才感到我丢下了多少东西没有见到。然而,我的内心充满了甜蜜的回忆,使我很少有时间来懊悔。此后,我摸到每一件物品,我的记忆都将鲜明地反映出那件物品是个什么样子。  

我的这一番如何度过重见光明的三天的简述,也许与你假设知道自己即将失明而为自己所做的安排不相一致。可是,我相信,假如你真的面临那种厄运,你的目光将会尽量投向以前从未曾见过的事物,并将它们储存在记忆中,为今后漫长的黑夜所用。你将比以往更好地利用自己的眼睛。你所看到的每一件东西,对你都是那么珍贵,你的目光将饱览那出现在你视线之内的每一件物品。然后,你将真正看到,一个美的世界在你面前展开。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其它感官。聆听乐曲的妙音,鸟儿的歌唱,管弦乐队的雄浑而铿锵有力的曲调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耳聋的厄运。抚摸每一件你想要抚摸的物品吧,犹如明天你的触觉将会衰退。嗅闻所有鲜花的芳香,品尝每一口佳肴吧,犹如明天你再不能嗅闻品尝。充分利用每一个感官,通过自然给予你的几种接触手段,为世界向你显示的所有愉快而美好的细节而自豪吧!不过,在所有感官中,我相信,视觉一定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

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19世纪      (国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她在 

          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2分)

2.结合上面的文段分析作者的思想性格。(4分)

3. 在选段中作者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忠告?你如何看待作者发出的这个忠告?(4分)

 

查看答案

作文

1)题目

    题目一:我班的“学霸”

    题目二:原来我也能做到

2)要求

从上述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记叙文。要紧扣题目,表现初中阶段生活。可运用

想、想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象征、实写、虚写、细节描写等写作方法。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