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2分) 学 会 感 激 ①冰河感激春风,才有一泻千里的...

)阅读下文,完成题。(12分)

①冰河感激春风,才有一泻千里的气势;绿荷感激夏雨,才有卓然独立的高洁;禾苗感激沃土,才有饱满充实的成熟。一个人学会感激,才会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②学会感激,就是学会体会人间的真情。

③感激父母。父亲像巍峨高山,双肩挑起家庭沉甸甸的期盼;母亲如潺潺溪流,心灵的甘泉时时滋润子女美好的憧憬。感激老师。三尺讲台,老师用睿智的目光引导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一方斗室,老师用渊博的知识帮助我们劈波斩浪。

④学会感激,就是了解人生的丰富体验。

⑤感激成功,她让我们骄傲地自立,还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生活的全新意境。感激失败,对于失败我们无法逃避,只有失败,才可能锻造出不屈的精神气象,因为失败不仅是教训,它还可以催逼我们更加成熟,更加无坚不摧。

⑥学会感激,就是去感悟人性的善良。公交车上,李素丽的善言让旅客感激;登封的山村,任长霞的善行让百姓感激。曾几何时,我们有过自私,有过冷漠,但生活中处处有善良。善良产生真情,真情产生宽容,宽容带来和谐。人性的善良需要我们时时去感悟。

⑦学会感激,就是学会品尝生活的美好。驾轻舟荡漾在碧绿的湖泊之上,我们品尝到自然的清新;秉红烛于生日宴会上,我们品尝到家庭的温馨;回眸成长的道路,我们品尝到岁月的永恒、生活的美好。掬起生活中的每一滴感激吧!它让你看到秋菊上的凝霜,更让你看到夏荷上的玉珠。

⑧内心贮满真善美的心灵是高尚的心灵。青年人时时有一种感激的心态,就会乐观开朗,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

1.选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选文主要从哪四方面来论证观点的?(4分)

                                            

                                                

                                            

                                            

3.文中第三段和第六段分别运用了(       )和(      )论证方法。(2分)

4.选文的语言生动,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赏析。(2分)

选句:                                                                 

赏析:                                                                  

5.谈谈选文给你的启示。(2分)

 

1.一个人学会感激,才会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 2.学会感激,就是学会体会人间的真情;学会感激,就是了解人生的丰富体验;学会感激,就是去感悟人性的善良学会感激,就是学会品尝生活的美好。 3.比喻论证、举例论证。 4.(略) 5.(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直接摘引本文中起引领作用的独句段中的语句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句子内容判断。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从“语言生动”这个角度选句,可以选比喻句,说明句子如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道理。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5.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本文的论点“学会感激”结合第二题的解答,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学会感激的意义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12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填空:本文选自________,是毛泽东主席于1936年写的一首词。词是旧体诗歌的一种,词有词牌,本课词牌是_“_______”,题目是“_______”。(3分)

2.指出词中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并翻译该句。(4分)

(1)该句使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2)翻译:                                                      

3.本文用                                 ”。两句由上阕自然转入下阕对历代英雄的评论,在结构上起到了                 作用。(3分)

4.下列对该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上阕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B、这首词的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上阕是“望”,下阕是“惜”。

C、不论是上阕还是下阕,作者都把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总计10分)

(1)                        ,一任群芳妒。

(2)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3)                        ,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4)                        ?曹刘。

(5) 今夜偏知春气暖,                     

(6) 晏殊的《破阵子》中,点明时令的两句是:

                                               

(7)《观刈麦》中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一样,写出了农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

(8)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一诗中,运用典故抒写游子思乡愁绪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共3分)

《水浒传》生动描写了北宋末年以     为首的一百零八将聚义梁山的故事。武松醉打蒋门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梁山好汉行侠仗义,除暴安良,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查看答案

语文实践活动(4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已走进千家万户,也走进了校园。手机给学生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可是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

1.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可小琴妈妈为了与女儿联系方便,坚持让女儿带手机上学。如果你是小琴,将如何拒绝妈妈?(2分)

2.你的好友东东自从妈妈给她买了手机,就整天沉迷于用手机上网,成绩一落千丈。作为朋友,你准备怎样劝阻他?(2分)

 

查看答案

从下列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描写秋天景象的话。(60字以内)(4分)

金黄   丰硕   飘香     天高云淡    秋色宜人   心旷神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