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以下两道作文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

以下两道作文题选做一题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在600字左右;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1)游历山川,你会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与壮美;置身书海,你会结识许多令你折服的名人志士;观赏影视,你会看到许多让你欣赏的英雄豪杰;品味生活,你会感受人间真情……在人生的旅途上,处处都有值得你学习欣赏之处。

请以“我欣赏           ”为题写一篇作文。

2)阅读下面二则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①一只鸟能选择一棵树,而树不能选择过往的鸟。——罗兰

②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弗罗斯特

 

例文: 我欣赏你 我欣赏你的真实与自信。你真实得犹如一面镜子,让人能够真真切切的,清清楚楚的看清你的音容笑貌,看清你的举手投足,甚至看到你的心里。相信自己就是一种成功,是一种高雅人格的魅力。 我欣赏你的宽容与善良。你宽容得像一位长者,让人感到亲切,感到温馨,感到自信,感到世界的美丽。 我欣赏你的快乐和幸福。你虽然不富有,你却能坦然地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指责和打击,在生活的夹缝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希望,寻找自己的一份快乐。你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正的幸福,你懂得只有真情付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你找到了平淡如水的家才是您幸福的港湾,是你人生幸福的源泉,是你人生的驿站,也是你最终的归宿。你体验到家才是您真情付出又是你得到真正幸福的地方,哪怕有千里万里,哪怕相隔千山万水,你总是牵挂着它,思念着它…… 我欣赏你的淡然与洒脱。你淡然得超越了尘世间的爱恨情仇和得失,能用一颗善良的心面对生活和人生,挥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你洒脱得能够正确的对待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对不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给一个微笑,一句珍重,一声祝福。 我欣赏你的修养与风度。你不会贪婪的想把一切美丽占为己有,也不会因为不属于自己而暗淡了对美丽的尊重;你不奢望能拥有很多,没有多余的私心杂念,而是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去认识一个人,结交一个朋友,用一种平常心态去欣赏一个人,就像欣赏一幅画那样坦然。 我欣赏你懂得珍惜。现实生活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有着许多美丽的风景,许多美好的事物,许多优秀的人。你懂得能看到的只是一处美景,能得到的只是秋之一叶,能停泊的只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而更多的是不属于自己的,不该获取的,只能远远的欣赏。因为你懂得珍惜,珍惜您的家庭,珍惜亲人,珍惜朋友…… 我欣赏你的默默无语,从不企求结果。没有贪婪之心,是你的善良;懂得欣赏,是你的修养;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什么是只能欣赏的,那是你的明智;能以无私和宽容的心对待爱恨情仇和事业的得失,那是你灵魂的彻悟和超脱。 我欣赏您人生的意境,简直就是一曲短笛共流水,惯看春风秋月,是“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选择 随着一连串的喇叭声,紧接着就是急速的刹车声,但这太晚了,就在生与死的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一场悲剧发生了,看这位成年人就这样倒在血泊里,一个生命就这样瞬间消失了,过往的人都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一幕,最后只能是惋惜地摇摇头。忽然从不远处跑来一位小姑娘,边哭边喊着“爸爸……,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你回来回来……都是你不听话,喝那么多酒,还说不碍事现在好了……无奈她口中的爸爸却再也不能后悔地向她承认错误了。这出事一家就是小玲的家,回首以前那往日时光令人羡慕的…… 以前,小玲一家是多么的和睦、幸福。小玲成绩优越,父母工作顺利,家里不时传来那欢乐的笑声。邻居们都绝口称赞,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大优点:遵章守法!小玲从小就被父母调教,她的父母安全观念极强,别看小玲小小年纪就已经会很多安全知识,安全法规就像歌儿一样常挂嘴边,记得一次父母教她过红绿灯:红灯停, 绿灯行,黄灯亮了请注意!看,小玲正在背守则呢?“爸爸,那一条条的白线是什么呀?”小玲歪着脑袋问。“哦,那是斑马线,小玲你看它像不像斑马呀!”爸爸亲切地回答着。“那我们行人是不是要走斑马线?”“嗯!真聪明!”一路上都是他们留下的笑声。 谨慎啊!司机们!不要让这平坦的路留下太多的血泪,让路上是永远充满欢声笑语,而不是留下那撕心裂肺的哀声。是的,在这神奇的大自然的规律中,人是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可是,在这种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中,有些人本不应该这么快结束自己在这美妙的大自然停留的时间。可就是因为一丁点的不谨慎而造成多少人的伤心。从小玲事件中可以看出原来的小玲一家遵章守法,安全观念强带给他们多么大的幸福,而稍不谨慎,以前的努力就前功尽弃了。 亲爱的读者,两者之间你会如何选择呢?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题,“欣赏”的含义有二。一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如,欣赏 音乐、欣赏雪景。二为“认为好,喜欢” ,如,很欣赏这个建筑的独特风格。应先根据“提示”选择自己真心喜欢而又深有感触的对象,以便完成这个 尚未成型的作文标题。然后要写出欣赏的理由和方法。比如“我欣赏对手” ,初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 ,谁有心思去欣赏自己的对手? 但对手自有对手的长处,欣赏其长处就是为了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然后反过来超越对手,何乐而不为?而欣赏对手需要宽容、客观和平心静气,这就需要欣赏者有极高的修炼。这样写出的文章必然有广度,有深度,有浓度。 欣赏的对象应为令人赏心悦目或富有启发教育、让人奋进的人、事、物、 理、景、情。第二题,根据材料内容应写“选择”的话题,可先引用一句名言,引出话题。人生在世,常常需要作出选择。最好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寻找切入 点。像考试作弊、父母吵架、同学误会、师生对话等,就是很好的素材。可以通过曲折的经历来反映自己在某方面作出的正确选择。写记叙文,要学会设置悬念,让情节波澜起伏,如通过考试作弊时 紧张的心理反映对诚实的选择,或通过师生之间的误会反映对理解和宽容的选择,细腻的心理描写是使文章出彩的重要方法。因为选择的过程,也是心灵激烈斗争的过程,要尽量挑选富于表现力、有意义的细节,综合运用动作、肖像、语言等描写,形象准确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议论文,可以用屈原面对国难选择投江殉国,闻一多面对血腥镇压选择拍案而起,成克杰面对金钱却选择贪赃枉法的故事等论证选择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渎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20)

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陈鲁民

①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名作《热爱生命》发表后,引起全国巨大轰动,在接受华盛顿邮政记者采访时,他意味深长的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容易,无论如何不能对不起生命。”的确,生命只有一次,珍贵无比,一辈子光阴弹指一挥间,没有了生命任何东西都无用,所以人一生一世活着就要珍爱生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生命。

②对得起生命,就要学会享受人生的一切快乐。上天恩赐我们生命,同时也要我们体现社会酸、甜、苦、辣,享受人生,过好每一天,享受勤劳的成就感,享受胜利的欢呼,享受爱情的美好,享受父爱母爱,享受天伦之乐,享受清风明月任你取,享受春雨、冬雪,享受鸟语花香,细细物物品味其乐无穷,回味悠长……

③要对得起生命,就要极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能活多精彩就活多精彩。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是他热爱生命,没有自暴自弃。在病榻上,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做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他也因此活得精彩。牛年春晚小品“不差钱”有一句台词绝了:“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在我看来,人生最痛苦的事是莫过于该做的事不敢做,没做。不管你是伟人还是俗子,人哭着来到这个世上,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之歌唱好,不管有无观众喝彩,一定要唱的嘹亮高亢、响彻云霄。

④要对得起生命,就别委屈自己,枉来世上。一生遇见情投意合心仪的姑娘,该出手就出手,不要错过一生好姻缘,痛苦一生。碰到升职好机会要尽力争取,公平竞争,智者上,智者得天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仰人鼻息,听人驱使如同犬马。男子汉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学学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

⑤要对的起生命,就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有一个好身体。有人整天沉醉于酒色之中,放纵自己,有的人为了钱不惜身体,有的人为了名利、权利捆缚如牛负重,这些是对生命的践踏,对不起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不珍惜活着,是活着的死人,多数人英年早逝,活得累。人活着要活出气质,活出质量,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健康看成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人要离开健康,什么金钱、名利地位还有什么用?

⑥要对得起生命,我们会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有活力,更有幸福,越活越年轻。生命里的长河里是那样宽广浩荡…(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本文开篇引用杰克·伦敦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4.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请简要概括。(4分)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感受。(4分)

链接材料:据报道,2012年某市有13名中小学生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比2010年增加了5人。其中初中生10人,高中生3人;男生6人,女生7人。因家庭矛盾而自杀的有4起,死亡学生5人;因家庭教育不当而自杀的有4人,如:2名学生分别因玩电子游戏和看电子书被父母训斥后,情绪激动,走了极端;因情感问题、患抑郁症等坠楼自杀的有4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21分)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嘎嘎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 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选自《读者》201223)

1.文章开头和中间描写青草湖有什么作用?(3分)

2.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2)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

3.文中写那个好吃懒做的主任,有何用意?写到李老壮两次“偷鸭子”,你是怎么看待的?(5分)

4.姑娘一再打听李老壮和他家的情况,究竟有什么目的?你作何猜想?(4分)

5.说说李老壮和姑娘各自的性格特征。(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必得能裨补阙漏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B 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其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C 本文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D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严明赏罚。

4. 诸葛亮在中国民间,是智慧的化身,但其根据更多的是“草船借箭”“借东风”这些传说、故事。那么在读完诸葛亮自己写就最能反映历史真相的《出师表》后,你还认同他是“智慧的化身”吗?请结合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持节云中,                 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2)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  3)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

( 4 ) 李清照《武陵春》中以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是                      

5)《渔家傲 秋思》中体现守边将士们思乡情切,破敌功未成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驱金复国、建立功名的理想和壮怀。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11分)

423是世界读书日,读书关乎个人生命的质量,关乎国家民族的兴衰。为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班里决定举办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演讲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提取有关中国人阅读状况的信息。(4分)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发达国家和中国阅读情况的一项调查:

   国  家

以色列

俄罗斯

美国

日本[

法国

韩国

中国

年人均读书

64本

55本

50本

44本

20本

12本

07本

【材料二】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读书习惯的中国国民只有约5%,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的成年人,一本书都没读过;中国家庭平均拥有56册图书,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2009年中国民众人均每天读书大概147分钟。

2.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概括出一个与阅读相关的观点。(4分)

【材料一】犹太人爱看报,好读书。以色列全国500万人口,平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每个村镇都有优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居全球首位。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毕加索、诗人海涅、经济学家巴菲特等都是犹太人。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也居世界各民族首位。

【材料二】近日一个日本作家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里书店寥寥无几,阅读的人很少。不论文凭高低,不分男女,中老年人打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3.这次演讲比赛需要设计一条标语,现在已经有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提高认识,博览增长你我智慧;下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