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渎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20分) 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陈鲁民 ①美国著名...

阅渎下面文章,按要求回答。(20)

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

陈鲁民

①美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名作《热爱生命》发表后,引起全国巨大轰动,在接受华盛顿邮政记者采访时,他意味深长的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容易,无论如何不能对不起生命。”的确,生命只有一次,珍贵无比,一辈子光阴弹指一挥间,没有了生命任何东西都无用,所以人一生一世活着就要珍爱生命,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生命。

②对得起生命,就要学会享受人生的一切快乐。上天恩赐我们生命,同时也要我们体现社会酸、甜、苦、辣,享受人生,过好每一天,享受勤劳的成就感,享受胜利的欢呼,享受爱情的美好,享受父爱母爱,享受天伦之乐,享受清风明月任你取,享受春雨、冬雪,享受鸟语花香,细细物物品味其乐无穷,回味悠长……

③要对得起生命,就要极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能活多精彩就活多精彩。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是他热爱生命,没有自暴自弃。在病榻上,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做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他也因此活得精彩。牛年春晚小品“不差钱”有一句台词绝了:“人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在我看来,人生最痛苦的事是莫过于该做的事不敢做,没做。不管你是伟人还是俗子,人哭着来到这个世上,一定要把自己的生命之歌唱好,不管有无观众喝彩,一定要唱的嘹亮高亢、响彻云霄。

④要对得起生命,就别委屈自己,枉来世上。一生遇见情投意合心仪的姑娘,该出手就出手,不要错过一生好姻缘,痛苦一生。碰到升职好机会要尽力争取,公平竞争,智者上,智者得天下。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贵的,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要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仰人鼻息,听人驱使如同犬马。男子汉要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学学苏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

⑤要对的起生命,就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有一个好身体。有人整天沉醉于酒色之中,放纵自己,有的人为了钱不惜身体,有的人为了名利、权利捆缚如牛负重,这些是对生命的践踏,对不起生命,对生命不负责任,不珍惜活着,是活着的死人,多数人英年早逝,活得累。人活着要活出气质,活出质量,淡泊名利,顺其自然,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健康看成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人要离开健康,什么金钱、名利地位还有什么用?

⑥要对得起生命,我们会活的有价值、有意义、有活力,更有幸福,越活越年轻。生命里的长河里是那样宽广浩荡…(选自《读者文摘》,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本文开篇引用杰克·伦敦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3.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4.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请简要概括。(4分)

5.阅读下列链接材料,请结合本文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感受。(4分)

链接材料:据报道,2012年某市有13名中小学生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比2010年增加了5人。其中初中生10人,高中生3人;男生6人,女生7人。因家庭矛盾而自杀的有4起,死亡学生5人;因家庭教育不当而自杀的有4人,如:2名学生分别因玩电子游戏和看电子书被父母训斥后,情绪激动,走了极端;因情感问题、患抑郁症等坠楼自杀的有4人。

 

1.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4分) 2.文章开篇引用杰克·伦敦的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引用名人名言,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同时作为道理论据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4分) 3.举例论证,列举奥斯特洛夫斯基瘫痪,但却热爱生命,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事例,具体详细地论证了要极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能活多精彩就活多精彩分论点,从而有力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4分) 4.①对得起生命,就要学会享受人生的一切快乐。②要对得起生命,就要极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能量,能活多精彩就活多精彩。③要对得起生命,就别委屈自己④要对的起生命,就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有一个好身体。(4分) 5.从链接材料来看,这些孩子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珍惜自己的生命,好好活着。本文作者提出活着要对得起自己的生命。所以,我认为,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珍惜生命,好好活着,并且要努力活得更加精彩。(4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标题就是论点。 考点: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议论文以事例或名言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主话题引发议论、充当论据、激发阅读兴趣等方面来概括。 考点: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和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本题划线句举例论证是很明显的,抓住本段首句即可了解其证明的问题。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本文文段的总分结构,抓住各段段首中心事一一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根据本文的论点说明材料中所说的学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强调要珍惜生命。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选文。(21分)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大双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嘎嘎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可一连好几天也没碰上。 这天,对面来了个赶着鸭群的姑娘。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两群鸭子齐头并进,姑娘在船上递话过来:

“大伯,您是那个村的——

“湖东李村,”老壮瓮声瓮气地回答,“你呐?姑娘。”

“湖西王庄。”

“大伯,你们村有个李老壮吗?”

“有这么个人,你问他干什么?”

  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说:

  “没事,随便问问。”

  “听说李老壮手脚不太干净,前几年偷队里的鸭子被抓住,在湖东八个村里游过乡?”

   “游过。”老壮掉过船头,把鸭子撵得惊飞起来。

   姑娘提起的这件事戳到了李老壮的伤疤上。“四人帮”横行那些年,上头下令,不准个人养鸭,李老壮家那十几只鸭子被生产队里“共了产”,家里的油盐钱全靠抠这几只鸭屁股啊!他深更半夜摸到鸭棚里提了两只鸭子——运气不济——当场被巡夜的民兵抓住了。为这事老壮差点上了吊。

姑娘提起这事,不由老壮不窝火。从此,他对她起了反感。他尽量避免和她碰面,实在躲不过了,也爱理不理地冷落人家。姑娘还是那么热情,那么开朗。一见面,先送他一串银铃样的笑声,再送他一堆蜜甜的大伯。老壮面子上应付着,心里却在暗暗地骂:瞧你那个鲤鱼精样子,浪说浪笑,不是好货!

   一转眼春去夏来,湖上又换了一番景色。荷田里荷花开了,湖里整日荡漾着清幽的香气。 有一天,晴朗的天空突然布满了乌云,雷鸣电闪地下了一场暴雨。李老壮好不容易才拢住鸭群。暴雨过后,在一片芦苇边上,老壮碰到了十几只鸭子。他知道这一定是刚才的暴风雨把哪个放鸭人的鸭群冲散了。“好鸭!”老壮不由赞了一声。只见这十几只鸭子浑身雪白,身体肥硕,像一只只小船儿在水面上漂荡,十分招人喜爱。老壮突然想起在湖西王庄公社农技站工作的儿子说过,他们刚从京郊引进了一批良种鸭,大概就是这些吧?老壮一边想着,一边把这十几只肥鸭赶进自己的鸭群。

   第二天,老壮一进湖就碰上了王庄的放鸭姑娘。

   “大伯,你看没看到十几只鸭子?昨儿个的暴风雨把我的鸭群冲散了,回家一点数,少了十四只。是刚从农技站买的良种鸭,把我急得一夜没睡好觉呢!”

   老壮看到姑娘那着急的样子,早已忘记了前些日子的不快,用手一指鸭群,说:”那不是,一只也不少,都在我这儿呢。“

   “太谢谢您啦,大伯。我把鸭赶过来吧?”

   “我来。”李老壮挥动竹篙,把那十四只白鸭从自家鸭群里轰出来。放鸭姑娘“呷呷”的唤着,白鸭归了群。

   “大伯,咱们在一个湖里放了大半年鸭子,俺还不知道您姓甚名谁呢!”姑娘把小船撑到老壮的小船边,用唱歌般的发音发问。

   “姓李,名老壮!”

   “呀!您就是苇林、李苇林,不,李技术员的……”

   “不差,我就是李苇林他爹,”李老壮胡子翘起来,“我就是那个因为偷鸭子游过乡的李老壮!”

   姑娘又一次惊叫起来。她双眼瞪得杏子圆,脸红成了一朵粉荷花。

  “大伯,谢谢您……”她匆匆忙忙地对着老壮鞠了一躬,撑着船,赶着鸭,没命地逃了。

  “姑娘,你认识我家苇林?见到他捎个话儿,让他带几只良种鸭回来!”李老壮高声喊着。

  李老壮长舒了一口气,感到十分轻松愉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这姑娘,真好相貌,人品也好,怪不得人说青草湖边出美人呢!”

                                                   (选自《读者》201223)

1.文章开头和中间描写青草湖有什么作用?(3分)

2.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4分)

1)姑娘鸭蛋脸儿,黑葡萄眼儿,渔歌儿唱得脆响,像在满湖里撒珍珠。

2)姑娘的脸红了红,上嘴唇咬咬下嘴唇。

3.文中写那个好吃懒做的主任,有何用意?写到李老壮两次“偷鸭子”,你是怎么看待的?(5分)

4.姑娘一再打听李老壮和他家的情况,究竟有什么目的?你作何猜想?(4分)

5.说说李老壮和姑娘各自的性格特征。(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15分)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必得能裨补阙漏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恨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出师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

B 文中共13次提到先帝刘备,其用意是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C 本文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兼用叙事、抒情。

D 作者向后主刘禅提了三条建议,都是治国之大计,这三条依次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严明赏罚。

4. 诸葛亮在中国民间,是智慧的化身,但其根据更多的是“草船借箭”“借东风”这些传说、故事。那么在读完诸葛亮自己写就最能反映历史真相的《出师表》后,你还认同他是“智慧的化身”吗?请结合表文内容,谈谈你的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默写填空

1)持节云中,                 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2)妇姑荷箪食,________________  3)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

( 4 ) 李清照《武陵春》中以出奇创意表现愁绪的句是                      

5)《渔家傲 秋思》中体现守边将士们思乡情切,破敌功未成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抒胸臆,写出了作者驱金复国、建立功名的理想和壮怀。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11分)

423是世界读书日,读书关乎个人生命的质量,关乎国家民族的兴衰。为大力倡导读书活动,班里决定举办一次“阅读伴我成长”的演讲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结合下面的材料,提取有关中国人阅读状况的信息。(4分)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发达国家和中国阅读情况的一项调查:

   国  家

以色列

俄罗斯

美国

日本[

法国

韩国

中国

年人均读书

64本

55本

50本

44本

20本

12本

07本

【材料二】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读书习惯的中国国民只有约5%,每年有超过一半的识字的成年人,一本书都没读过;中国家庭平均拥有56册图书,国民阅读率连年下降;2009年中国民众人均每天读书大概147分钟。

2.请结合下面的材料,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概括出一个与阅读相关的观点。(4分)

【材料一】犹太人爱看报,好读书。以色列全国500万人口,平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每个村镇都有优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居全球首位。犹太人被称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社会学家马克思、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音乐家贝多芬、画家毕加索、诗人海涅、经济学家巴菲特等都是犹太人。犹太人获诺贝尔奖人数也居世界各民族首位。

【材料二】近日一个日本作家说:“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里书店寥寥无几,阅读的人很少。不论文凭高低,不分男女,中老年人打麻将,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3.这次演讲比赛需要设计一条标语,现在已经有了上句,请你根据以上材料,续写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提高认识,博览增长你我智慧;下句:                                    

 

查看答案

请按照例句的形式诗意的回答时下热门的提问“你幸福吗?”(4分)

例句:你幸福吗?是的,我的幸福就是风雪更深时与三两知己围炉夜话。

你幸福吗?                                                                

你幸福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