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阅读(16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

古诗文阅读(16分)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

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不足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B余人各复至其家(邀请)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的境地)   D如外人(全、都)  

2.下列加点字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武陵人捕鱼         中轩敞者

B 忘路远近             有良田美池桑竹

C 中往来种作           太守即遣人随

D 屋舍俨               开朗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

B 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一句中的“此人”指的是渔人。

D.“黄发垂髻”,是用借代的写法,指桃花源中的老老少少。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分

(2)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分)

 

1.C 2.D 3.B 。 4.(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显得心满意足。 (2)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知道魏、晋两个朝代了。 【解析】 1. 试题分析:C应是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A.作为/是 B.结构助词,的 / 指示代词,这,复指“良田美池桑竹” C.代词,那,指桃花源 / 代词,他 代渔人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B中应是桃花源的生活场景是虚构的,展现的是理想社会而不是现实社会。 考点: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会当凌绝顶,                 _   (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3)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    (汉乐府《长歌行》)

(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6)存者且偷生,               (杜甫《石壕吏》)

(7)《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清新幽雅环境的句子是:

                                                               

(8) 《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班上准备举办一次“向孤寡老人献爱心”的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6分)

  1.请你为班上举办的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2分)            

2.请把下面的活动步骤补充完整,要符合实际情况。(2分)

  A 商量如何帮助孤寡老人。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活动结束后写活动体会与感想。

3.你认为怎样做才能让孤寡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请你向民政部门或社会写几条建议,至少两条。(2分)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5个字)。(2分)

   (人民网北京10月8日电)  2013年诺贝尔奖继昨日生理及医学奖揭晓之后,物理学奖在三度延迟后晚于原定时间一小时揭晓。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的理论预言获奖。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又称上帝粒子(God particle),是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预言的一种自旋为零的玻色子。它是标准模型中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粒子。它可以帮助解析为何其它粒子会有质量。1964年,恩格勒和罗伯特•布绕特(已故)共同提出希格斯机制与希格斯玻色子理论。同年,彼得•希格斯也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文章,提出希格斯机制理论。此前,根据全球最大的智能信息提供商汤森路透,根据论文被引用次数等分析列出的“最有影响力的诺贝尔奖候选者”名单中,美国天文学家杰弗瑞·马西、瑞士天文学家米歇尔·麦耶、瑞士天文学家戴德尔·奎罗兹因发现太阳系外行星,日本材料科学家细野秀雄,因发现铁基超导体亦入选。中国暂无科学家入选。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收集的文章,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抒情性文章。

C、《芦花荡》是一篇小说,选自《孙犁文集》,写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查看答案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               ;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B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

C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

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