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20分) 地 震 (1)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问题。(20分)

                                    地 震

(1)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2)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3)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

(4)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5)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震源深度最深的地震是1963年发生在印度尼西亚伊里安查亚省北部海域的58级地震,震源深度786公里。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6)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7)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

(8)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9)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1.仔细阅读(1)~(2)段,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地震形成的原因。(3分

地震原因是                                                               

2.仔细阅读第(4)段,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4分)

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           两大类。其中天然地震又分为                        

             三大类。

3.下面句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4分)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4.选文第(8)自然段划线句子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5分)

5.4月20日上午8时02分,我国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了里氏70级地震,震源13公里,震中距离成都100公里,距离重庆400多公里。地震发生之时,我们重庆也感觉到明显震动,如窗户、床、吊灯左右摇晃,人站立不稳,但没有出现上下颠簸震动,房屋倒塌等现象。对此,请结合本文所介绍的地震知识对重庆出现的这种现象给出合理的解释。(4分)

 

1.(3分)原因一:一般在地壳内部;原因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地球内部产生力;原因三:这种力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只要答到二、三点即得满分) 2.(4分)人工地震 构造地震、火山地震、特殊(其他)地震 3.(4分) “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分析:不能删去,约,表估计、不确定, 这说明全球地震次数只是一种推测,删去后意思就很绝对化,与事实不符,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5分)举例子、列数字,通过列举常熟太仓的例子和各地震级、烈度的具体数字,真实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非一样的道理。 5.(4分)地震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所以在震中或离震中较近的地区感觉到的是上下跳动与水平晃动,强度极大;离震中较远的重庆,只受横波影响,我们只能感觉到水平晃动,强度较轻,危害较小。 【解析】 1. 试题分析: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答题方法:(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准确性和严密性。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作用是说明文常考的题型。解答此类题型,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在说明文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能结合本文原理阐述现象,合理表述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问题(20分)

                                换暖

                                  包利民

(1)腊月的风如杀猪般在窗外嚎叫着,叫醒了炕上的老两口。老李头蜷在暖暖的被窝里不想动,老太太却一边穿衣服一边隔被踹了老李头一脚:“快点儿,车就要开过来了!”

(2)老李头嘟囔着:“去那么早干啥?也没人抢你的!”

(3)老太太白了他一眼,说:“老人说过,多受点苦,后辈儿就多享点福,咱们多冻一会儿,孩子就能多暖和一会儿,说一百遍你也记不住!”

(4)两人收拾停当,各夹着一个旧丝袋,手里都拿着笤帚和搓子,老李头则多了一杆点着了的烟袋。一推门,大雪就像扯碎了的棉花套子从天上掉下来。两人呼着团团的白气,挟裹着一身的雪花向不远处的土路上走去。

(5)他们就站在路边,天已经放亮,浓密的雪花遮住了向远处看的目光。老李头狠吸了一口烟,说:“我说出来早了吧?”

(6)“能冻死你?”老太太说,“这么冷咋没把你的烟冻灭呢?”

(7)烟袋锅里的烟叶在风雪中固执地燃烧着。这时,几声汽车嗽叭声穿透呼啸的北风传了过来。两人立刻后退了几步,引颈张望。一辆大卡车从东边远远地开过来,像一团移动的影子。车速慢了一些,可能是因为土路不平整,加之雪厚,车时快时慢地颠簸着从他们身边驶过。

(8)这是一辆装满了煤的军用卡车,随着颠簸,许多煤块纷纷滚落下来。两人看着车跑远,就像融进大雪里没了影儿,才各自向着一个方向沿路去扫拾那些煤块儿。两人其实并不老,也就五十左右的年纪,可是长年的农事操劳风吹日晒雨淋雪打的,使得看上去就像七老八十的样子。

(9)当天大亮起来,村里的狗叫声此起彼伏地传来,两人已经各自背着一丝袋的煤汇合在刚才的等车处。老李头的烟袋像枪一样别在腰上,A老太太脸上全是笑意:“今儿比往天都多,看来这场雪下得真好!”

(10)来时的脚印已经被雪填平,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回到自家的院子。院子西侧有一个小小的仓房,老李头一脚把门踹开,把一袋煤哗啦一声倒进去,然后接过老伴儿的那一袋也倒了进去。老太太伸头往仓房里看了看,里面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煤,B于是脸上的笑就更灿烂了。

(11)从房后抱了一捆柴禾,老李头进屋后开始烧炕点炉子。C老太太兀自一脸的笑,问:“你说,再捡上半个多月的煤,等儿子放假回来,够不够烧一个月的炉子?”

(12)老李头低哼一声:“就你能惯着他!从小就在这屋里长这么大,也没冻坏,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

(13)老太太却说:“那不一样,儿子上大学,住的是楼房,屋里热乎着呢!这都习惯了,冷不丁回家,肯定受不了!再说儿子这是第一年去上学,放假回来,咱们家咋地也得整热热乎乎的!你这死老头子是不是没长心?咱们也就起早出去那么一会儿,又冻不死,让儿子好好在家过个年能怎么的?”

(14)老李头低下头,偷偷地笑了一下,继续烟薰火燎地往灶坑里塞柴禾。不一会儿,炉子也点着了,炕也暖了,两人盘腿坐在炕上吃早饭,屋里渐渐地暖和起来。

(15)外面依然是风吹雪舞。就在刚才的那条路上,在很远处,在军用卡车里,两个年轻的小战士正在闲聊。旁边坐着的问开车的:“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

(16)开车的战士说:“那是我故意的。你没看到天天都有两个老人站在路边等着吗?他们就是想捡些咱们车上掉的煤,我开得不稳当,就能多颠下一些煤去!我想起了自己的爸妈,他们也在农村,很不容易啊!咱们掉那点煤不算什么,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天的暖和,用那点煤换来两个老人的暖和,我觉得挺好!”

(17)两个人沉默下来,心里却都充盈着一股暖意,便忽然觉得,用那一点煤换来这种心里的温暖,真好!

摘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4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所记叙的两件事。(3分)

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标题“换暖”含义。(4分)

3.请从修辞和描写方法的角度品析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的作用。(4分

4.第(9)、(10)、(11)各有一处写老太太脸上的笑,请根据上下文分析这三个笑容所包含的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6分)

5.第(15)段战友问开车的战士“怎么每次经过这个屯子你的车开得都不那么稳当了?”开车的战士回答自己是故意的。其实在前文已有句子作了暗示,请找出并写在下列横线处。(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15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                

(2)秦王不说              说:                 

(3)岂直五百里哉          直:                 

(4)长跪而谢之            谢: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时,为什么要引出专诸、聂政、要离的故事?(2分)

4.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的潜台词是什么?(2 分)

5.自古至今,像唐雎一样“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还有许多。试举一例,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事迹。(3 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10分)

(1)更深月色半人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                。(刘方平《月夜》)

(2) 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反映当时赋税繁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语句是:

                                                    。”

(3)燕子来时新社,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4)陆游《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的句子是:

                         ,                          

(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1分)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来到xx春游……”,这样的作文开头曾经很流行,现在快绝迹了。如今春游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已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背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春游并完成下列各题。

1.请根据以下材料提供的信息,探究春游离学生越来越远的原因。(4分)

材料1:负责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安保工作的秦吉明说,学校已经很多年没有组织过春游了。“组织学生出去游玩,免不了要坐车,万一出交通事故怎么办,到了有水的地方又担心孩子溺水。”

材料2:学校要组织春游,必须提前一周提交出游方案和安全预案,经过审批无问题就可以组织春游。学校春游上报的出行登记表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数、乘坐车辆,还要有乘车人员保险及应急预案。教委的分管领导戴主任表示,学生集体春游安全问题牵动着各方面的神经,他们在办理审批时也非常严格,各方面问题都考虑妥当才会审批。

材料3: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过几个月就要中考了,这段时间正是冲刺阶段,学习压力很大,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春游。

材料4:前日,不断有家长向教委电话质疑某中学春游收租车费、保险费、门票费等共245元,是否过高,有没有猫腻。教委责成学校书面答复。为此次活动紧张忙碌了近10天的老师们都觉得委屈气愤,活动的热情大受影响。                                                                        

2.4月1 0日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欣才学校组织学生春游,途中一辆校车侧翻,8名学生当场死亡,3人重伤,29人轻微伤,包括校长在内的多名责任人被刑拘。而4月11号正是成都草堂小学西区分校原计划的春游时间。经过一夜的谨慎思考,反复权衡,副校长何萍最终决定按原计划春游。假如你是海南《海口晚报》的刚刚完成对4月1 0日春游翻车事故报道的记者小张,请你对何校长进行一次简短采访提问,你会怎么说?(3分)

3.成都草堂小学西区分校从2008年建校至今,近七年的时间,每年坚持春游秋游。就在海南春游校车事故第二天,老师们在把安全预案再一次细化后,依然按原计划去非遗公园放风筝。请你为他们的春游活动写一则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4.3月27日,湖南省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30名受伤乘客中有12名中小学生;3月28日,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中学组织学生春游,返回途中发生重大道路交通事故,9人死亡、24人受伤。为此西安市教育局就明确规定“西安市各级各类学校原则上不统一组织师生外出春游,学生可利用节假日跟随家人外出春游。”你支持这个规定吗?为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4月24日,在韩国“岁月”号客轮失事8天以后,韩国安山市檀园高中各年级学生陆续恢复上课。在岁月号遇难和生死不明的乘客中,绝大多数是这所中学高二的学生。开学之后,整个这一年级的学生,将只有13人。

韩国媒体报道称,檀园高中高三学生们从4月25日开始恢复教科课程,每天前四课时正常上课,第5至6课时接受心理治疗。高二学生和高一学生计划于4月28日恢复上课,但是,原本有多个班的高二年级,届时将仅有13人出现在课堂上,这13人因各种原因,未能乘“岁月”号赴济州旅行。截至25日,他们的300余名同学,仅有70多人获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