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家庭的点滴变化都会拨动我们的心弦。往日的家事令人难以忘怀,...

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家庭的点滴变化都会拨动我们的心弦。往日的家事令人难以忘怀,今日的家事更值得细细品味。请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1)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反映家庭的某一变化;(2)要有语言、动作的描写;(3)有恰当的抒情、议论。

 

例文: 一次特别的家宴 转眼之间,又到国庆节了。大家喜气洋洋。我爷爷是个特别爱国的退休工程师。利用星期天,他把我们喊回家,烧了很多菜,开了一瓶洋河“蓝色经典”,乐呵呵地说:“让我们一起为伟大祖国干杯!” 吃着喝着,大家便谈开了。新中国成立63年,这63年的风雨,这63年的辉煌,有着说不完的话题。爷爷当年在秦皇岛工作,吃得比较简单,现在他看着满桌子精美的菜肴,忍不住感叹起来:“记得从前,我一个月也吃不到几次荤腥,哪像现在居然把大鱼大肉吃厌了,讲究营养,讲究保养,连红烧肉都不吃了!” 听了爷爷的感慨,我们家的“总经理”奶奶深有感触。她插嘴说:“这吃的也就算了,想想我们那时候穿的衣服,东一个补丁、西一个补丁,破破烂烂,像万国旗了。哪像现在的衣服,要样式有样式,要质地有质地,讲究颜色,花花绿绿,看得人都眼花缭乱了。”大家看着奶奶身上穿的时髦的薄羊绒开衫会意地笑了。 这时,当会计的姑姑也凑上来说:“我小时候,这地上坑坑洼洼,大多是石子路。你看,现在我们无锡的路,四通八达,既平又宽,清一色的柏油路,走上去可真爽。”姑姑的话赢得大家一致好评。因为在这么多年里,大家都亲眼目睹了祖国各地交通的巨大变化,深有感触。爸爸是个交警,他不但见证了道路的飞速发展,而且还感受到车辆的变化。记得以前,马路上看得最多的是三轮车、自行车,而现在却变成了小轿车,就连奔驰、宝马这类名牌车一天也要看到很多辆。说着说着,他流露出了无比的自豪。 妈妈是个旅游迷,提到无锡新建的金碧辉煌的灵山梵宫,提到风光旖旎的渤公岛,提到最近建成开放的无锡长广溪湿地公园,她可来劲了。讲着讲着,她又讲起了这几年去九寨沟、海南岛、云台山、承德避暑山庄,乃至去台湾旅游的趣事,心里很开心。其实,我们家的旅游迷又何止妈妈一个?爷爷、姑姑、爸爸,还有我,哪一个人没去过七八个地方呀?这63年啊,我们祖国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大家越讲越兴趣盎然。 转眼之间,一瓶洋河“蓝色经典”就喝掉了一大半。这时候,爷爷提议:“让我们为伟大的祖国干杯!”于是,大家纷纷站了起来,举起了酒杯,欢声笑语再一次在我们家荡漾开来…… 这真是一次特别的家宴! 【解析】 试题分析:本文要求写家庭生活的记叙文,“家事”可选材料很多,比如写一次“家宴”,通过在“家宴”中家庭成员的言行描写来表现“家宴”热烈欢快的气氛,突出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为了使文章有好的立意,可以写在特殊的日子即与国家与社会有关的节日里的“家宴”,如“国庆家宴”,写在“家宴”中大家畅谈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表现一家人的爱国情怀。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

b)小孩子!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

(c)母亲呵!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1.这个诗集的诗有什么特点?请结合上面三首诗来谈一谈。(4分)

2.上面三首小诗,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4分)

 

查看答案

礼   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酣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在女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女儿流泪了,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2.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请写出故事的梗概。(4分)

故事梗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6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愠怒。"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3分)

 

查看答案

刀之爱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庆幸。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致,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细心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那有什么不好呢?"

  "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找并用“     ”划出文中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2分)

4.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2分)

 

查看答案

阅读部分(45分)

(一)(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写进(   )里。(每小题0.5分,共3分)

为之强       如鹤唳云端     

⑶以丛草为      正浓        

出神        之别院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3.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_______________”景象;二是“______________” 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文中能体现课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语言简朴、自然,所以文章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

B、本文是追记童年生活的一篇极有情趣的散文。

C、本文采用了先总后分、点面结合的结构形式,紧扣“童趣”这一线索,使文章前后呼应,脉络清楚。

D、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主体部分写得详尽具体,记叙了三件趣事,四幅图画。突出“记趣”。

 

查看答案

读图。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漫画的寓意。(4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