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6分)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寓言,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了它们各自...

名著阅读(6分)

1.《伊索寓言》大部分是           寓言,广泛采用               手法,表现了它们各自的习性。(2分)

2.请写出《伊索寓言》中《狐狸和山羊》的主要内容和寓意。(4分)

主要内容:                        寓意:                    

 

1.动物 拟人化 2.主要内容:掉在井里的狐狸哄骗山羊下井,然后踩着山羊背跳出井底,却扔下山羊不管。 寓意: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骗。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伊索寓言》的了解,识记写作手法。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伊索寓言》中的重要故事的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主要动物的性格,识记其相关的故事情节,并能说出寓意。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5分)

近年来,为保护各地的方言,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举措,同学们有着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乙同学说:“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同学说:“对,什么年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

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你觉得“方言”应该保护,还是应该摒弃呢?请发表你的看法,并说说理由。

3.仔细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文后问题。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2分)

老师话中的意思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小题。(6分)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   )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   )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A) “我可活什么劲!”

   ……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qiáo cuì(  )的脸上现出yāng qiú(  )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B)     

(喜气洋洋  喜出望外  喜笑颜开)了。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2.根据文中拼音写词语。(2分)

3.在A处加标点。(1分)

4.在B处选择正确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

 

查看答案

默写:(12分,每空1分)

(1)树木丛生,___            ___                      ,洪波涌起。《观沧海》

(2)                           ,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3)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4)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

(5)《次北固山下》中既点明时令,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是                    

(6)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在求学的道路

上,学习与思考都很重要。

(7)《夜雨寄北》中一问一答,将作者欲归不能之愁跃然纸上的诗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作文(70分)

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大家一时无语,陷入了沉思。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留下什么……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

请以“留下”为话题,写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端正清楚。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10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你们一定熟悉了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都能读懂雨的心曲。                    

1.假如你是“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3分)

2.雨自古常见。请摘录含“雨”的成语两个,俗语一个,写在下面:(3分)

成语:                            俗语:                       

3.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某班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4分)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理由:                  

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    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