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70分) 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

作文(70分)

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成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同学们纷纷询问缘由,果园的主人回答说:“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大家一时无语,陷入了沉思。造物主的赠予,我们不能尽数带走,还得留下什么,人类为自然留下什么,历史为今天留下什么,岁月为人生留下什么……常言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其实,无论自然、社会,还是家庭、个人,每天都在为自己、为他人留下什么。

请以“留下”为话题,写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书写端正清楚。 

 

参考例文 友情——真诚留芳 毕业前夕,一位朋友借用哲人的话赠言于我:如果你把快乐告诉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愁向朋友倾诉,你将被分去一半忧愁。 是啊,真正的朋友无论何时都会把一颗真挚的心放在你的面前。当你在友情的鼓励下拨开天空的乌云,你见到的将是最纯美的苍穹,你眼前将是风光无限。 拜读了巴金先生的《朋友》,我更加感动于人世间真挚的友情。是的,黑暗中,朋友是明灯,驱散你前进路上的迷雾;陌路前,朋友是路标,指明你前进的方向。在每一个瞬间,朋友的心都会与你同在,真正的朋友,心灵与心灵之间一定架设有一座真情的桥。 曾经,我把朋友看作是侠肝义胆、两胁插刀的铁哥们儿。讲义气,重哥们儿成了我判断是不是朋友的重要标准,然而经历与时间告诉我,这是肤浅的。现在,成长让我深深的认识到:真正的朋友,不在于他对你有多少甜言蜜语的赞叹,不在于为捍卫友情的尊严做出怎样惊天动的壮举,最重要的,是在你的平凡的生活中,总能与你坦诚相待。 同巴金先生一样,我也拥有不少真诚的朋友。从走入学堂到今天坐在中考的考场上,朋友们一份份真情陪伴过我,朋友们一份份关爱陪伴过我,朋友们一份份勉励陪伴过我,有时我总是奇怪的想,假如有一天我没有了一个真情的朋友,我是否还会活得快乐? 当朋友第一次把球漂亮地传到我的脚下,当朋友第一次把巧克力塞到我的口中,当朋友同我手挽着手一同钻进校外的丛林,当朋友第一次在我耳边送上真诚的鼓励,当朋友笑着给我第一次宽容。生活告诉我:真诚的友情是世上最不可或缺的一种颜色。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种一颗友谊的种子在心田,相信,它总会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珍惜每一个朋友,把握每一份友情,留住每一份真诚,用真心去浇灌友谊的花朵,然后,去尽 情领略友情的无限风光吧。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话题作文。人活在世上到底为什么?我们每前进一步,都给这个生活的环境留下什么?这其实又是一道引发同学们对人生价值、生活态度、世界观进行一次深度思考的话题。话题材料的例子现实意义很强,很能发人深省。材料提示语中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等都是一些明示话题深意的话。很具助燃效果。 由于话题宽泛,所以角度仍是应对该话题的重要策略。这个话题的背景与2003年的“非典”有关,所到敏感的同学,可以想到抗“非典”的医务工作者们,想到他们在这场斗争中给世人“留下”了什么。还可以想到“非典”发生的背后,是什么导致了“非典”,那么可以由此联想到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动物生命价值的漠视,所以可以从“我们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取角。 当然,我们还可以就地取材,想到我们就要初中毕业了,在这样的时刻,我们的初中生活给自己留下了什么等等。以上只是略举。这对我们是一个启发,作文要有敏感性。 此话题宜写成有情有感的记叙文,兼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话题实战拟题: 记叙文:《留下绿色》、《木樨留香》、《榕树荫里留下了我的童年》、《留下一个梦》 议论文:《我们给生活留下什么?》、《留,与不留》、《别留悔》、《留德》 随笔文:《生活就是一个留字》、《留下快乐》、《留下与留住》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10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雨的诉说”的综合性学习,你们一定熟悉了那灵动的声音,奇异的形体和清透的心灵,那么,请完成下列题目,让大家都能读懂雨的心曲。                    

1.假如你是“雨的诉说”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生动的话语,用拟人的手法,以“雨”的身份,导入“雨的诉说”这一话题。(3分)

2.雨自古常见。请摘录含“雨”的成语两个,俗语一个,写在下面:(3分)

成语:                            俗语:                       

3.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利与弊总是密切关联。自然界的雨也是如此,它有时温柔多情,有时狂暴肆虐;有时文静如女孩,有时剽悍如野马。有了雨我们的世界才变得瑰丽多彩,有了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滋润甘甜。某班同学针对雨的利与弊展开辩论,你赞成哪一方观点?请写出理由。(4分)

正方观点:雨的利大于弊。    理由:                  

反方观点:雨的害大于利。    理由:                 

 

查看答案

读下面一段文字,请回答相关问题。

(他)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作者              (2分)

(2)文段中“他”的名字叫         ,从这段文字中你读出了“他”             的性格特点。

(3)《水浒传》中,有两位打虎英雄,在沂岭杀四虎的是          ;在景阳冈打虎的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后面小题。(20分)

⑴明媚的三月三如期来临。然而,三月三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野外风筝飘飞的轻盈和艳丽,而是奶奶用刀砍树的声音。

⑵“三月三,砍枣儿干……”每到这个时候,奶奶都会这么低唱着,在清凉的阳光中,手拿一把银亮的刀,节奏分明地向院子里的枣树砍去。那棵粗壮的枣树就静静地站在那里,用饱含沧桑的容颜,默默地迎接着刀的洗礼。

⑶“奶奶,您为什么要砍树?树不疼吗?”我问。在我的心里,这丑陋的树皮就像穷人的棉袄一样,虽然不好看,却是它们执御冰雪严寒的珍贵铠甲。尽管冬天已经过去,可现在还有料峭的春寒啊。奶奶这么砍下去,不是会深深地伤害它们吗?难道奶奶不知道“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吗?我甚至偷偷地想,是不是这枣树和奶奶结下了什么仇呢?

⑷“小孩子不许多嘴!”奶奶严厉地呵斥着我,把我赶到一边,继续自顾自地砍下去,一刀又一刀……

⑸那时候,每到秋季,当我吃着甘甜香脆的枣时,我都会想起奶奶手里凛凛的刀光,心里就会暗暗为这大难不死的枣树_________。惊悸和疑惑当然也有,但是却再也不肯多问一句。

⑹多年之后,我长大了。当这件事情几乎已经被我淡忘的时候,在一个远近闻名的梨乡,我又重温了童年的一幕。

⑺也是初春,也是三月三,漫山遍野的梨树刚刚透出一丝清新的绿意。也是雪亮的刀,不过却不是一把,而是成百上千把。这些刀在梨树千上跳跃飞舞,像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梨农们砍得也是那样细敢,那样用心,其认真的程度绝不亚于我的奶奶。他们________地砍着,仿佛在精雕细刻着一幅幅令人沉醉的作品。梨树的皮屑一层层地洒落下来,仿佛是它们伤痛的记忆,又仿佛是它们陈旧的冬衣。

⑻“老伯,这树为什么要这样砍呢?”我问一个正在挥刀的老人。我隐隐约约地感到,他们和奶奶如此一致的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我童年里没有知晓的那个谜底。

⑼“你们读书人应该知道,树干是用来输送养料的。这些树睡了一冬,如果不砍砍,就长得太快了。”老人笑道。

⑽“那有什么不好呢?”

⑾“那有什么好呢?”老人反问道,“长得快的都是没用的枝条,根储存的养料可是有限的。如果在前期生长的时候把养料都用完了,到了后期还拿什么去结果呢?就是结了果,也只能让你吃一嘴渣子。”

⑿我怔在了那里,没有说话。

⒀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树是这样,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如果年轻时过于顺利,就会在不知不觉间疯长出许多骄狂傲慢的枝条。这些枝条,往往是徒有其表,却无其质,白白浪费了生活赐予的珍贵养料。等到结果的时候,他们却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奉献给收获的季节。而另外一类人,在生命的初期,就被一把把看似残酷的刀,斩断了圆润而酣畅的歌喉,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又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

⒁从这个意义上讲,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而且,伤短爱长。

⒂当然,人和树毕竟还有不同:树可以等待人的刀,人却不可以等待生活的刀。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就是在有刀的时候,去承受,去积蓄;在没有刀的时候,去寻找,去打造。让我们铭记刀爱,用生活的砥砺,去迎接累累的硕果和甜美的微笑。

1.从文中找出一个能体现中心的词语,作为本文的标题,将它写在横线上。(2分)

2.根据文意,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词。(4分)

      (2)    

3.第⑺段中作者用“一个个微缩的芭蕾女郎”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1分)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4.第⑻段中有“谜底”一词,联系上下文,说一说“谜”指的是什么?“底”指的是什么?(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4分)

谜:

底:

 

5.在文中找出作者由记叙转入议论抒情的过渡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6.根据文意理解“刀之伤又何尝不是刀之爱呢”一句,并将你的理解写在下面。(5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选段阅读理解。(10分)

植物“乌金”——黑肥皂树

金寒梅

国际油价接连上涨,能源危机波及全球。泰国学者近年来在研究一种可用来生产生物柴油的黑肥皂树,以部分替代石油。由于用黑肥皂树生产的生物柴油价格低廉、生产流程简单,因此这种树也被一些学者称为未来植物“乌金”。

黑肥皂树原产加勒比海沿岸,由于这种植物对东南亚气候适应性良好,近几年来被泰国及周边一些国家广泛关注。

黑肥皂树喜好半沙质土壤和盐分含量较高的地下水环境,在平均两周一次降雨的自然气候下,黑肥皂树可以3米乘3米的间距密植。由于黑肥皂树可全年连续开花结果,因此,黑肥皂果年均亩产可高达3.6吨。

黑肥皂果呈椭圆形,干枯后自动裂开,其内部4至5粒杏仁状黑肥皂籽是榨油的主要原料。凭借目前泰国新研制的黑肥皂籽高效榨取技术,平均3至4千克黑肥皂籽就可以生产出1升生物柴油,产量相当可观。实验表明,这种生物柴油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是一种可完全取代普通柴油的清洁燃料。

由于黑肥皂树可全年连续开花结果,因此一旦大规模种植,向市场源源不断提供充足的生物柴油将成为可能。

此外,除果实可榨油外,黑肥皂树可谓浑身是宝。黑肥皂树果壳可用来制肥皂,其树枝和树叶榨取的油可用于照明,全株经过加工可制成高效肥料。此前的研究还发现,在黑肥皂树林内养蜂,蜂蜜中维生素与氨基酸的含量更高。 

1.为什么称黑皂树为植物乌金?

2.适宜黑皂树生存的条件是:

3.黑皂树之所以能成为植物乌金,有两大优势,请概括之。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20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文段选自《        》,该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         ,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文学家,史学家。(2分)

2.解释加横线字的意思(4分)

(1)天大雨 (       )     (2) 为天下(      ) 

(3) 夜火(       )      (4)以为亡(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扶苏数谏故       诚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谋曰   当立者公子扶苏

C.乃丹帛曰         得鱼腹中

D.楚人怜           二世杀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5.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必然性)是                         ,而起义的直接原因(偶然性)是                           

6.请您结合课文,谈谈陈胜其人如何?(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