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贾平凹的《落叶》。(共9分)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

阅读贾平凹的《落叶》。(共9分)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有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面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嫉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片落去。法桐就瘦削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片收去呢?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已,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窗台,与檐齐平。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的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的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且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 第①段中,作者从        、姿态和        三个方面来描写春天的桐叶。(2分)

2. 根据上文,回答第④段“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一句中“往昔的回忆”所指的内容。(不超过15字)    (2分)

3. 本文题为“落叶”,但作者却用许多文字描绘“春叶”,这样构思有什么作用?

                                                                   (2分)

4.文末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且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请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理解这句话。 (3分)

 

1. 色彩(颜色); 神韵(神态) (2分) 2.春天桐叶的欢乐和可爱。 (2分) 3. 描绘“春叶”是为写“落叶”蓄势,通过“落叶”与“春叶”对比揭示文章的主题。 (2分) 4.法桐只有经过新陈代谢,才能持续生长,慢慢长大成材。这就好像人的生命一样,生与死、荣与衰相互更替促成生命发展,我们应平静地对待荣衰得失。 (3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提示,阅读第一段文字,根据描写景物的方法来分析文段中描写桐叶有文字,概括填空。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作者本文主要是写“落叶”,而第二、三段却是在写桐叶在春天里的生机,即欢乐的姿态,抓住这两段内容概括,即可回答本题问题。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阅读文章,了解“春叶”与“落叶”的关系,从衬托对比的方法突出文章的主题赞美落叶这方面来分析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理解植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是相似的,逝去为了新生,从这个角度感想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共13分)

(甲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用“/”号划分句间的停顿(2分)

   

2.解释加点的字(4分)

(1)谈笑有鸿                          2)无案牍之                 

3)陶后有闻                          4)可爱者甚                   

3.翻译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课文理解(3分)

两篇文章都采用       (1)       的手法,甲文借“陋室”颂扬了君子                      

     (2)      ,乙文用“莲花”象征君子         ( 3)         的美好品质。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1)《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买车经历了三起三落。第一次他从茶饭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但不到半年,祥子连人带车被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积攒的钱就被             敲诈一空;第三次祥子用虎妞的钱买了车,结果                                

(2)《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其中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              》;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               等。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5分)

不久前落下帷幕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迅速在全国掀起了一阵文化热潮,日前,《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携姊妹篇目《中国成语大会》正式启动。作为一档全新的大型节目,在晚间黄金时段首播。作为这两档节目的总导演,关正文告诉记者,《中国成语大会》达到了创始初期让大众仰视成语的目的,接下来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季比去年的第一季规模更大,孩子们的表现更令人震惊。这两个节目其实殊途同归,都指向对经典、对母语的价值传承,但原创文化节目离成熟、成功还有相当的距离,还需要做好坚守的准备。

1.请给到上材料拟写一个标题。(2分) 

2.有人认为成语用典是酸文假醋,使用成语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掉书袋”。 有人认为应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应该发动一次“全民捂热经典语词”的活动。你对此如何看待,说说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背诵与默写(10分)

(1)东皋薄暮望,                   (2)                    ,端居耻圣明。

(3)晴川历历汉阳树,                          

(4)迷津欲有问,                    。(5)                  ,万物生光辉。

(6)夜久语声绝,                   

(7)《望岳》中“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8)《春望》中表达作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更增一层悲哀的是“___ ___ __       _     ,_________     ______   。”

 

查看答案

下列文言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为外人道 值得 ;欣然 计划   B处处 记号来此 与世隔绝 

C、选贤 通“举” 太守        D女有 归宿; 谋闭而不  发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