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2分)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12分)

①两个乡下人,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厅等车时,都又改变了主意, 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②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了火坑

③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④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得到了上海的票,去上海的得到了北京的票。

⑤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太空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⑥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⑦凭着乡下人对泥土的感情和认识,第二天,他在建筑工地装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树叶的土,以“花盆土”的名义,向不见泥土而又爱花的上海人兜售。 当天他在城郊间往返六次,净赚了五元钱。一年后,凭“花盆土”他竟然在大上海拥有了一间小小的门面。

⑧在常年的走街串巷中,他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一些商店楼面亮丽而招牌较黑,一打听才知道是清洗公司只负责洗楼不负责洗招牌的结果。他立即抓住这一空当,买了人字梯、水桶抹布,办起一个小型清洗公司,专门负责擦洗招牌。如今他的公司已有150多个打工仔,业务已由上海发展到杭州和南京。

⑨前不久,他坐火车去北京考察清洗市场。在北京车站,一个捡破烂的人把头伸进软卧车厢,向他要一只啤酒瓶,就在递瓶时,两人都愣住了,因为五年前,他们曾换过一次车票。

1.整体感知:

(1)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作为小说的标题(        )(2)

A.偶遇 B.换票的悲剧 C.换票 D.成功与失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

2.小说描写了两个打工者的两次相遇,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2)

第一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

3.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两个人的性格特点。(3)

成功者:

拾破烂的人:

4.品读小说⑥至⑧段,写出自己的感悟。(3)

 

1.(1)C(2分)(2)小说叙述了两个外出打工者不同的经历和两次相遇的故事。(,意近即可) 2.(1)推动情节发展,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2)通过鲜明对比,使小说情节富有戏剧性,给人以深刻的教益。(意同即可) 3.(1)精明能干,勤劳务实,积极进取。(2)愚钝无能,目光短浅,不思进取。(2分,每处1分,各有一点即可) 4.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发现机遇,还要善于把握机遇。(2分,意近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第一小题,首先要了解本文的体裁是叙事文体,即可排除议论色彩较浓的D项,比较其它三项。叙事文章的标题以人物、事件为核心,语句要简洁,相比较,A,没有点明具体事物,B“悲剧”一词不当,文中并不是一个悲剧的故事,所以C项合适,点明了具体的事件,简洁明了。第二小题,阅读全文,抓住主要事件,概括主要人物的活动,从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这方面来概括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阅读文章,找到二次相遇的情节,结合全文内容,从铺垫情节的伏笔手法和通过对比表现情节的生动性两方面来概括。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在文中找到对两个打工者描写的内容,根据他们的言行表现来概括他们的形象特点。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结合第三题的解答,根据两个打工者不的行为产生的不同的结果来说明一个努力与否与其前途的关系。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卜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

1.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3分)

2.“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3分)

3.文段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3分)

4.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3分)

5.“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37分)

(一)(10分)①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②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③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④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

⑤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科声情并茂的演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1.给选文拟标题(2分)

2.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2分)

3.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4分)

(1)时间:                                   

(2)人物:                               

(3)事件:                              

(4)结果:                               

4.根据这则消息,说说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书写(3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3分)

读书,能使浮zào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燥的心变得湿润;读书,能使贫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采.

zào                         改为        

 

查看答案

默写(9分)

《望岳》一诗中表现诗人登临泰山极顶的决心和坚毅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春望》一诗中诗人感时伤别、见明丽之景诱发内心伤感(或运用拟人抒发伤感之情)的语句:                                                          

③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句子是:                                          

_________   __ 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桃花源记》中描绘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3分)请根据以下提示,任选其中一题完成。

(1)“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正直勇敢、为兄报仇、景阳岗、打虎英雄

(3)“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

  你选取的提示是            ,与这个提示相关的作品是《                     》。

  请写出与这部作品中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