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阿长与<三海经>》选段,回答问题。(24分) ①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

阅读《阿长与<三海经>》选段,回答问题。(24分)

①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②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我忽而记得了——

③“阿妈,恭喜……”

④“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元旦辟头的磨难,总算已经受完,可以下床玩耍去了。

…………

⑤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⑥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⑦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⑧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 果然都在内。   

⑨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1.本语段所属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我们学过的课文《              》也选自该集子。(2分)

2. 选文写了有关长妈妈的哪两件事?(2分)

3.选文①-④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长妈妈的形象?好在哪里?(3分)

4.“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我”为什么有这种想法?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3分)

5.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什么反应?反应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并请揣摩“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将它写下来。(3分)

6.怎样理解文中说的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2分)

7.阿长把《山海经》说成是“三哼经”说明了什么?(2分)

8.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9.作者可回忆的事很多,为什么要详写买《山海经》一书的事?(2分)

10.联系全文看,鲁迅笔下的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3分)

 

1.《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元旦清晨,长妈妈逼我吃福橘;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3.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情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长妈妈由惶急到欢喜的心理变化过程,将长妈妈热望平安、善良而朴实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4.因为阿长不识字,没文化,不知道《山海经》是怎样的一部书,她一向似乎并不关心“我”,也不会理解“我”渴望得到《山海经》的心情。表明“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 5.反应: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 心理:震惊与喜悦,感到出乎意料。 写心理:必须以第一人称写;必须写出我由惊讶到敬佩的心理变化;语言通顺,符合人物身份。 6. 阿长是一个不识字的人,连《山海经》的书名都不知道,她要买来“我”渴慕已久的这本书不知跑了多少路,问了多少人,吃了多少辛苦,别人不肯也不能做到的事她却做成功了,在儿时的“我”的眼中,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要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回答,如只回答“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只得一半分。) 7.阿长没有文化,不识字,这正符合阿长的身份。 8.这是我最想得到而又很难得到的书,它又是阿长送我的,凝聚着阿长对我的爱。 9.这与课文内容直接相关,文题就叫《阿长与(山海经)》,我对阿长感情发生变化也是由于《山海经》。 10. 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不拘小节,而又善良、宽厚、仁慈、乐于助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文学常识的题型,日常加强记忆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节选的内容很明显的是写了两件事,这两件事在教学中老师已经总结过,因此只要积极参与课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堂,掌握方法,这题很简单。 3. 试题分析:“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动作描写;“她惶急地看着我”“ 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神态描写;“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语言描写。通过过这些描写可以体会出阿长的心理变化和性格特点。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试题分析:这道题需要联系文章中上文的内容,阿长不识字,并且经常给我告状,对“我”似乎不太友好,因此“我”觉得跟她说也无益,由此就能揣摩出“我”的心理,那就是不太瞧得起不识字的阿长,与阿长之间因为阿长的爱告状、爱说闲话并且踩死了我的隐鼠而产生了很多的隔膜。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第一问原文中有反映“我”心情的句子,可以直接引用。不识字的阿长,我认为最不可能给我什么帮助的阿长居然给我买来了《山海经》,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欣喜、震惊是我的心理。描写“我”的心理需要注意: 必须以第一人称写;必须写出我由惊讶到敬佩的心理变化;语言通顺,符合人物身份。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6. 试题分析:能围绕“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来组织答案即可。阿长不识字,连《山海经》的名字也搞不清楚,居然给“我”买来了,其中的种种艰难想象也能想出来,所以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 试题分析:这道题很简单,《山海经》说成“三哼经”正好说明阿长不认识字,这句话是体现人物身份的一句话。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8. 试题分析:这本书是“我”当时最想得到而由于种种原因而得不到的书,对于年少的“我”来说,这本书有很大的吸引力,最终这本书居然由不识字的阿长历尽千辛万苦给我买到的,阿长对我的关爱之情就凝聚在这本书上,因此是一本宝书。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考虑这道题需要考虑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这件事使“我”对阿长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厌恶——产生敬意——产生新的敬意,并长久的刻印在心间,因此要详写,本文的题目是《阿长与(山海经)》,因此也要详写这件事。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题。要审清题干的要求“联系全文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将选文没有涉及到的有关阿长性格特点的内容也要答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练习。(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课文选自《             》,他是         朝的著名诗人。(2分)

2.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                       。(2分)

3.解释加点的字。(2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②便要还家                        

4.翻译句子。(4分)

①林尽水源                                               

②豁然开朗                                               

5.作者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目的是什么?(2分)

6.解释词语(4分)

①妻子:古义                  ;今义                     

②绝境:古义                  ;今义                     

7.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具答之。

 

查看答案

阅读《望岳》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并找出电头。(4分)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头:                                              

 

查看答案

熟记名诗,提高文化底蕴——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

(1)                   ,芳草萋萋鹦鹉洲。

(2) 《春望》中“                  ”以乐景写悲情,平添了诗人无限的伤感。

(3)《长歌行》中                  一句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不要到老了再来悲伤叹息的哲理。

(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5)杜甫在《望岳》中表现自己的登临决心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             

            ,                      。

(6)《陋室铭》中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雄伟的气势的千古名句是:                  ,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仿句练习:(4分)

仿照下列例句的修辞和格式,请你以“她”开头再补写两个句子(4分)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