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练习。(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练习。(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课文选自《             》,他是         朝的著名诗人。(2分)

2.文中画线处应填的句子是:

                            ,                       。(2分)

3.解释加点的字。(2分)

①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②便要还家                        

4.翻译句子。(4分)

①林尽水源                                               

②豁然开朗                                               

5.作者写桃源人“见渔人,乃大惊”的目的是什么?(2分)

6.解释词语(4分)

①妻子:古义                  ;今义                     

②绝境:古义                  ;今义                     

7.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人称词。(2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具答之。

 

1.《陶渊明集》 东晋(晋)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1)邀请 (2)(邀)邀请 4.(1)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2)略 5.暗示桃源与外世隔绝很久 6.(1)妻子和儿女 ;男方的配偶。(2)与世隔绝的地方;与世隔绝的境地。 7.村人,渔人。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文学常识的题型,日常加强记忆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2.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识记类默写的,即机械性默写。填写古诗易写错别字,原因是在背诵古诗是只注意读音,不仔细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它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3.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延”一词多义,“要”通假字,且一字一义,要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源”“豁然开朗”,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因为是课内文言文的考查,因此这题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直接来答,或者根据原文的内容进行判断。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6.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古今异义词的,只要在学习中和课后复习中加强记忆就能快速解答。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7. 试题分析:这道题需要根据文章的意思进行填写,缺少的内容需要根据意思补写出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望岳》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内容拟一则新闻标题,并找出电头。(4分)

《扬子晚报》6月1日消息    今日零时,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成功关闭最后一道闸门,三峡水库正式下闸蓄水,奔泻千年的滔滔江水被揽入大坝与群山的怀抱。从孙中山起,几代中国人近一个世纪的梦想终于从诗境变为现实。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头:                                              

 

查看答案

熟记名诗,提高文化底蕴——根据提示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

(1)                   ,芳草萋萋鹦鹉洲。

(2) 《春望》中“                  ”以乐景写悲情,平添了诗人无限的伤感。

(3)《长歌行》中                  一句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不要到老了再来悲伤叹息的哲理。

(4)《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5)杜甫在《望岳》中表现自己的登临决心和豪迈壮志的诗句是:             

            ,                      。

(6)《陋室铭》中能表现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7)《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雄伟的气势的千古名句是:                  ,                    

(8)《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仿句练习:(4分)

仿照下列例句的修辞和格式,请你以“她”开头再补写两个句子(4分)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3分)

A.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行径。

B.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C.他虽然已经超越了别人,那么,今后的任务就是超越自我。

D.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南联盟制造的血腥暴行,是对人类文明的肆意践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