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9分)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

(9分)                          玉米饼里加了糖 

①那一年我上高一,住校。由于家里生活拮据,我不得不每月回家取干粮。月末这天,我心事重重地回到家。后天班里要组织郊游,要求每人自带食品,同学们都很期盼这次活动,大家商量着要在郊外吃一顿大餐,所谓的大餐,就是大家每人带一点儿好吃的,然后集中起来享用。可我带什么呢?我每月的生活费只有三十元,没有一分钱是多余的,买一个面包都要二、三元,如果买些吃的,半个月的生活费就没有了。去还是不去,这让我顿时陷入了两难。

②母亲觉察到了我的情绪,问我有啥事,我便将郊游的事告诉了她。母亲沉思了一会儿,告诉我说她有办法,然后就转身出门了。半个小时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包糖,对我说:“儿子,妈给你烙几个糖玉米饼带着,很好吃的。”母亲本来很兴奋,可看我没有反应,再没说什么,埋头烙饼……

③第二天,我去和王老师请假,说身体不舒服了,不去郊游了。可王老师本来同意,谁知隔一天却变了,要我必须去。我只好硬着头皮,拿着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和同学们出发了。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_____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糖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④转眼间到了吃饭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拿出自己的东西,我_____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就在这时,王老师带着几个同学悄悄地来到我的身后,冷不丁地伸手抢走了我的所有玉米饼, 并大声地说:“同学们,程刚偷偷在这里吃好的,该不该罚……”同学们大声地回应着。

⑤王老师把饼分给了大家,不一会儿就被大伙吃光了。突然,好几个同学向我走来,问我这个饼子是在哪儿买的。此刻,那种自卑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心房,我的脸就像在发烧,真的坚持不住了,直接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安慰我了,这只是我妈给我做的粗粮饼。我家里穷,买不起好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说完,我的泪便掉了出来,同学们都愣在了那里。

⑥王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程刚,老师真心地告诉你,第一,这个饼真的很好吃,大家好多是城里的,真的没吃过这么香的玉米饼。第二,你不应该哭,而是应该骄傲地笑。昨晚你母亲来过了,拿着两个面包和两根火腿肠,你去义务劳动了,她把东西交给了我,说你明天拿着粗粮和大伙出去不好。你母亲为了买这点儿东西,舍不得钱坐车,走了3个小时……不管你认为这几个加糖的玉米饼能不能拿得出手,我都认为这是今天这里最好吃的东西。饼里加了糖,这是你最甜的人生,因为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一位智慧的母亲,更有一位为了生活在努力改变的母亲,这是其他同学都体会不到的,也享受不到的。你所享受的这份爱,是独有的。”

⑦我有些惊讶地看着王老师,泪水突然止都止不住。在这些真诚的话语里,我看到了卑微的力量,也看到了珍贵贫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展开想象,按要求填空。(2分)

A.这一路上,我的心始终(1)        着,母亲给我烙的几个甜玉米饼越想越拿不出手。

B.我(2)        地走到了一棵树下,默默地吃起母亲给我做的糖玉米饼。

要求:(1)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心理活动的词。(2)上填写一个描写程刚神态的词语。

3.你是如何理解第⑦段加点词语“珍贵”和“贫穷”的?(2分)

4.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父母亲都会以不同方式表达对我们的爱,读了这篇文章,请结合亲身经历谈谈感想。(3分)

 

1.为玉米饼而自卑的“我”在老师的教育下改变了想法,认识到了母爱的伟大。 2.(1)示例:忐忑 (或悬) (2)示例:满脸通红(或极不自然) 3.“贫穷”是指“我”的家里生活拮据,买不起好吃的去郊游。“珍贵”体现了“我”对母爱的理解与感激。 4.开放性试题,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一定要围绕具体描写的事件来概括,比如本题,学生应围绕“玉米饼”来概括,当然,在概括时,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性。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人物描写及作用作答方法:学生了解常用的外貌肖像、动作行为等人物描写手段,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神态描写: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分析作品描写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赏析词语表达作用的一种考查形式,学生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和效果,再进行分析表达效果,具体解答方法是:(1)词的意思或内容。(2)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这里“贫穷”是指“我”的家里生活拮据,买不起好吃的去郊游。“珍贵”体现了“我”对母爱的理解与感激。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4. 试题分析: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能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表述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本文段选自                 作者朱自清,字                 。(2分)

2.结合选段内容,给出一个小标题:                  (1分)

3.作者连用“攀”“缩”“倾”这三个动词,有什么作用呢?(2分)

4.文中几次写到“我”“流泪”,这对表现背影有何作用?“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好,为什么?(3分)

5.谈谈你对“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的理解。(2分)

6.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2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查看答案

(13分)

①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得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日本人的水式真不错。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

②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

③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④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⑤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⑥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⑦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⑧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⑨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1.老头子为什么选择在中午时分来报仇?第①段画线句子有何作用?(2分)

2.老头子让二菱看他这场”英雄的行为”原因何在?表现了老头子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 

3.第④段加粗的”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是表现老头子紧张、恐惧的心理吗?为什么?(2分)

4.第⑦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5.第⑧段画线的句子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①以上这段文字选自名著《_________ 》,文段中的“他”是____________。(2分)

②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2分)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10分)

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分)

会同一中校园网讯    9月28日至30日,在学校领导、老师特别是体育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校2014年学生秋季田径运动会在校操场隆重举行。在三天的比赛中,全校有近600名学生在田径场上展示了自己的风采和竞技才能。

近年来,我校不断强化体育教学,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在体育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比赛设立了高中组、初中组2个组别,比赛项目共设田赛和径赛两个大项的30多个小项,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所有项目顺利完成,取得了理想成绩。

2.八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

A、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展示:(2分)

①、有关战争的成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至少两个) (2分)

②、有关战争的诗词完整的一句:                                           (2分)      

B、下表是部分国家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按要求回答。(4分)

满分5 manfen5.com

①、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2分)

a                                    b                                                   

②、今年全国各地都隆重举行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活动,假如你也参加了活动,碰到一位抗战老兵,你最想说的话是(2分)

 

查看答案

(8分)古诗填空。

(1)气蒸云梦泽,               

(2)乡泪客中尽,                

(3)《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境相同,劝勉人们珍惜青春,应及时努力的句子是                  ,                    。

(4)《野望》中通过对季节的描写,表现山景萧瑟、寂寞的诗句是                  ,                    。

(5)《黄鹤楼》诗中情景交融,道尽无限思乡之愁的诗句是                  ,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