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博客》回答小题(10分) 博 客 (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

阅读《博客》回答小题(10分)

博  客

(1)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2)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的敲打着一个互联网传奇。《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经常写博客,这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3)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发展自己的智慧与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的超出人们的想象。

(4)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发布自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沟通。

(5)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是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

博客将成为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6)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与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7)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1.概括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2.第三段中划线的“零门槛”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3.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2分)

(1)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常写博客。(  )

(2)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攻击他人等。( )

4.从全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3分)

 

1.近年来,博客在中国疯狂(迅速,快速)发展(3分) 2.加入博客没有条件限制。(2分) 3.列数字   举例子 (2分) 4.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 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是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3分) 【解析】 1.试题分析:结合第二段第二句“接下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来概括。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小题(8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分)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

(1)乱:                    

(2)衡:                    

2.(4分)把下列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⑵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2分)本文作者从个人        的事例再说到统治者的        方略,最终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

 

查看答案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1.                     ,枳花照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2.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3.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4.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5.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3分)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

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

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

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

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

(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B.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C.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D.心灵是一剂药,上帝和凡人都参与了它的配制。

 

查看答案

(3分)下面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翼德——义释严颜(《三国演义》)

B.格列佛——小人国立功(《格列佛游记》)

C.鲁智深——大闹飞云浦(《水浒传》)

D.晴雯——病补雀金裘(《红楼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