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 张孝基仁爱 许昌1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9分)

张孝基仁爱

许昌1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以家财付孝基。后,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能自力,颇驯谨2,无他过。孝基知其能自新,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下文“同里”也是地名。②驯谨:顺从而谨慎。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4分)

(1)以家财付孝基(           )

(2)孝基博使灌园(            )

2.翻译(2分)

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

3.文中“其子丐于途”的原因是“                        (用原文句子回答)(1分)

4.从文中看,张孝基的仁爱具体表现在:(1)                               

(2)                                                    (2分)

 

1.1)全、都(2)让、叫 2.如果能够通过灌园来获得食物,太幸运了! (2分) 3.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1分) 4.张孝基给了富人的儿子改过自新的机会或看见富人的儿子乞讨叫他灌园,给他饭吃。张孝基看见富人的儿子已经改过自新,还了他应得的财产(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尽”是文言文中的常见字,其意思基本上固定,译为“全,都”,。“使”是文言文中的多义词,根据语境应为动词,可用“让、叫、命令”等动词来解释。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名句填写(共10分,任选五题回答)

1.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5.苏轼《题西林壁》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                  ”写法相似,有异曲同工之妙。

6.“大爱无私,真情无悔”,李商隐在《无题》中用 “                        ”来向世人诠释了这一种高尚的品质,这种不朽的感情。

7.人生难免有离别。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大气豪迈。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9分)

1.简答题:说说祥子的外号“骆驼祥子”的来历。(150字以内)(6分)

2.阅读《伊索寓言》回答问题。(3分)

狮子睡着了,有只老鼠跳到了他身上。狮子猛然站起来,把他抓住,准备吃掉。老鼠请求饶命,并说如果保住性命,必将报恩,狮子轻蔑地笑了笑,便把他放走了。不久,狮子真的被老鼠救了性命。原来狮子被一个猎子抓获,并用绳索把他捆在一棵树上。老鼠听到了他的哀嚎,走过去咬断绳索,放走了狮子,并说:“你当时嘲笑我,不相信能得到我的报答,现在可清楚了,老鼠也能报恩。”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面各句中划线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1)庭院的尽头是一道(      )塌的篱笆。

(2)突然,客人惊奇的(      )住了呼吸。

(3)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头,一点不旁wù  (      )。

(4)小屋粗制làn(       )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

 

查看答案

一粒种子顶开岩,破土而出,表现的是坚韧不屈,生机勃勃的力量;一位老师投来的关怀的一瞥,是激励你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力量。力量有时是一句话,当你遭遇挫折时,给你带来无穷的勇气;力量有时是一本书,当你困惑彷徨时,会拨开你心灵的迷雾;力量也可以是长辈的一次批评,妈妈的一个电话,父亲的一根白发,同桌的一张卡片,邻里的一声问候……

请以“那份力量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仲淹掌学(10分)

晏丞相殊留守南京,范公遭母忧,寓居城下。晏殊请掌府学。范公常宿学中,训督学者皆有法度,勤劳恭谨,以身先之。夜课诸生,读书寝食,皆立时刻。往往潜至斋舍诇①之,见有先寝者,诘之,其人绐云②:“适疲倦,暂就枕耳。”问未寝之时观何书,其人亦妄对,则取书问之,其人不能对,乃罚之。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及所当用意,亦使学者以为法。由是四方从者辐凑③,其后宋人以文学有声名于场屋朝廷者,多其所教也。【注释】①诇(xiònɡ):看。②绐(dài):欺骗。③辐凑:人或物聚集像车辐集中于轮轴一样。

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1) 读书             (2)               

(3)疲倦               (4) 其人亦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出题使诸生作赋,必先自为之,欲知其难易。

                                                                         

3.从上文来看,范仲淹在教育学生时体现出了哪些好品质? (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