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新年话惜时 (1)对个人来说,岁末大盘点,其实是在时间支出和工作收获之间衡量损益...

新年话惜时

(1)对个人来说,岁末大盘点,其实是在时间支出和工作收获之间衡量损益。支出都一样,收获大不同。撕去最后一张日历,往日已不可再追,更感到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最昂贵的消费。所以,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

(2)人们很容易忽视一天的价值。以人均预期寿命70余岁计,除去天真年少的岁月,刨去年老体衰的时光,能用来工作的光阴已减去少半。苏东坡说的“睡眠去其半”,虽有些夸张,但三分之一总是有的。七扣八扣,时间已屈指可数。即使如此,抖擞精神做事,时间的效益当可培增。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曾被处宫刑又坐过大牢,但他却以不舍昼夜的精神完成了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自然界的时间不过是周而复始的日出日落,四季更替。但因人们的态度不同,时间显示出一种奇异的相对性。这里好有一比:当你觉得时光像闪电一样消失的时候,那么多半你是在勤奋工作着;当你觉得时光像蜗牛一样爬行,那么多半你是无所事事。所以有人说,体验时光迟缓漫长,最好的办法是游手好闲;感受时光转瞬即逝,最好的办法是忙忙碌碌。

(3)有些人虚掷光阴浑然不觉,有时还很惬意,总想着明天再说吧,明年再说吧。他们以为,94岁的罗素①还可以著书,92岁的萧伯纳还在编戏,83岁的歌德才写完《浮士德》,80多岁的冯友兰还编纂《中国哲学史》,一切都不晚,一切都来得及。这种想法似乎有道理。然而,且不说多数人是否能够寿至耄耋②之年,即使能,是否有上述诸翁超常的脑力和精力,仍大有疑问。不少朋友对未来怀抱若干大计划,只是现在还不忙着做,这些未来的计划十之八九要落空。

(4)成功的因素非止一端,天资、机遇、健康等等都重要,但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分分秒秒都舍不得放弃的人,即使天资不那么好,机遇不那么巧,健康不那么妙,未必不能成功。两耳失聪的人,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两臂皆无的人,可以用脚写出漂亮的书法……显而易见,在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冠军。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反之,时间会毫不客气地使天资、机遇、健康等变得毫无意义。

(5)岁月流淌,年齿③又长。想想去岁还有那么多事想做还没有做完,想想来年还有那么多事应做需要挤出更多时间,不禁想到毛泽东同志那句意味深长的诗句:“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①[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下文中的萧伯纳是爱尔兰著名作家;歌德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冯友兰是中国著名哲学家。

②[耄耋(mào 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

③[年齿]年纪。

1.本文阐述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第(2)段作者说的“七扣八扣”,所“扣”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阅读第(2)(3)段,说出作者分别是从哪两方面阐述自己观点的。(4分)

第(2)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3)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惜时,时间会给予意想不到的馈赠”是第(4)段的一个结论,结合第(4)段说出这个结论得出的过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或:我们应当珍惜时间)(若答“我们要只争朝夕”给一半分)。 2.天真年少的岁月、年老体衰的时光、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 3.第(2)段:从时间有限(时间有限,但只要努力做事,时间的效益当可倍增)的方面阐述。 第(3)段:从不应虚掷光阴(虚掷光阴,空待来日,将一事无成)的方面阐述。  4.首先指出惜时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有效地利用时间是把所有有利条件发挥出来的决定性因素),然后以残疾人成功的事例证明即使天资等条件不利,只要惜时,也会获得成功。 【解析】 1.试题分析:本文的题目是“新年话惜时”,已有观点在其中。读第一自然,可见,结尾句“所以,珍惜时间,才是最重要的”的语句,这句话照应题目,明确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因此是中心论点。根据全文的内容也可印证这一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点的把握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景公出游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 :“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1)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 :“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2),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3)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4) 。夏(朝)谚曰: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5) 。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6),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

公曰 :“善 。”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1)遵:循 (2)巡狩:视察 (3)省:考察 (4)豫:指帝王秋天出游。

(5)度:法度、准则 (6)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遵海而 南:南面

B.从水而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C.公见老、病者七十人 身:亲自

D.赈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1)诸侯天子为述职(2)小大

B.(1)已贫民者三百钟(2)吾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问晏子(2)欲报之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休?(2)不物喜,不以己悲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3分)

人物(作者)

篇目

人文思想核心

晏子

景公出游

欧阳修

《醉翁亭记》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忧国忧民

曹刿

〈〈曹刿论战〉〉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4分)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2分)

2.对这首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这首曲的题目叫“秋思”,“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

B.“枯藤”句中的“枯藤”、“老树”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给人以萧条、寂寞、悲凉的感觉。

C.“小桥”一句读来令人亲切,可仔细想去,却更增添了“断肠人”的愁绪。

D.“断肠人”句中的“断肠人”是一位“离人”,“天涯”即“极远的地方”。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6分)

为了让同学们认识到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懂得正确饮食才能健康,班级开展了“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有同学从网上查找到了下面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说出关注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必要性。(2分)

【材料一】

调查显示,95%的学生喜欢吃膨化食品,88%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吃“洋快餐”,43.6%的学生每月都吃“洋快餐”,73.6%的学生选择放学后在路边摊买羊肉串、麻辣烫等食品。

【材料二】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影响健康的十大类垃圾食品:油炸类食品,腌制类食品,加工类肉食品,饼干类食品(不含低温烘烤和全麦饼干),汽水可乐类食品,方便类食品(主要指方便面和膨化食品),罐头类食品,话梅蜜饯类食品,冷冻甜品类食品,烧烤类食品。这些垃圾食品仅提供一些热量,而不提供丰富的营养。长期食用,影响健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引导同学们正确饮食,有同学找到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内容把标题补齐,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

五谷杂粮壮身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医学专家、营养学家长期研究发现,小米、玉米、荞麦、黑豆、红豆等杂粮比起精制的面粉和稻米,其营养价值更胜一筹。五谷中含有许多保健益寿的营养成分,具有辅助防癌的效能。另一方面,相对于鲜鱼大肉,青菜里含有更为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食物纤维,能提供机体所需的微量营养素,保证人体各器官的正常功能。而被民间尊为“蔬菜圣品”的萝卜,则更是人们菜篮里的一剂“良药”。

3.请结合第1、2两题中的材料谈谈中学生饮食与健康的认识。(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口语交际。(2分)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华说完后, 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不超过60个字)。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2分)

《水浒传》第六十八回回目是“宋公明夜打曾头市 卢俊义活捉史文恭”。

1.卢俊义曾被梁山好汉______________(人名)用计骗上梁山。

2.简述“宋公明夜打曾头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