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草是风的一面旗帜

她是一个自卑的孩子,不爱和别人交往,许多小伙伴也对她敬而远之,更可悲的是,她的学习成绩也差得一塌糊涂,许多老师在课堂上毫不留情地批评她,因为,同一道题,她至少能错三遍。

她有自闭症,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许多同学开始排挤她,大家认为,她是一个闷葫芦,和她在一起,自己原本快乐的心情也会瞬间变得低落起来。她也察觉了伙伴们对她的疏远,于是,一个人搬着课桌,挪到了教室的角落里。从那天开始,她也觉得自己仿佛搬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课堂上琅琅的读书声对于她来说是事不关己的,她关心的只有窗外的世界,静静的泡桐花开了,穿过窗子透出丝丝香甜,鸟儿们在树间做了巢,每天啁啾地唱着,嬉戏着……她是多想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儿呀!一只无忧无虑的鸟儿,和群鸟在葱茏的树木间追逐,在广袤的天际里振翅,她是个烦恼的绝缘体。

春走后,夏天把秋天引了过来,窗外那棵泡桐开始落叶,就连树上的鸟儿也喑哑了嗓音,许多候鸟已经南迁。积攒了这么久,她第一次在一个课间痛哭流涕,她哭着说,都走吧,就连鸟儿也会抛弃她,曾经的一树新绿也变成了满眼枯黄,上帝为何非要给我一个黯淡的世界?

不知道什么时候,班级里新来了一名语文老师,老师姓徐,长得特像徐静蕾,同学们都非常喜欢她,暗地里叫她“静蕾老师”。静蕾老师的第一堂课是带领大家玩成语接龙游戏,用黑板擦作为接力棒,传到谁那里,如果接不上来,就要罚唱一支歌,或者是写一篇作文。

随着一声清脆的巴掌声响起,接力开始了,很快就传到了她。当时,她还在望着窗外发呆,不知不觉中,黑板擦落在她的桌子上。她先是一愣,继而听到同学们的欢呼声,那欢呼声带着一种刺耳的嘲弄。她不会唱歌,按照“游戏规则”,她选择写一篇作文,第二天交上去。静蕾老师是个非常和和蔼的人,对她说,没问题,即使第二天交不上来,只要用心了,写多少都可以。

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心情写给了老师看——她是一个命苦的孩子,三岁那年,母亲就离家嫁到了外乡,父亲给她们娶了一位后妈,尽管后妈对她很好,但是,她总觉得那是一种虚伪。六岁那年,她的父帝得了一种怪病,从此丧失了说话的能力。她失去了最后一位可以沟通的对象,于是,她选择了沉默。她在作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她是一棵孤单的小草,生命里仿佛只有秋天……

第二天,静蕾老师在课堂上郑重其事地表扬了她,说她是个守信的好同学,不仅按时交上了作文,而且写得很好,至于作文的内容,静蕾老师却只字未提。那天,静蕾老师把她的座位由最后一排调到了讲桌下的第一排的位置,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她一个甜甜的香吻!

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上课注意力非常集中,成绩上去了,同学们也争先恐后地与她交往,学期结束,她还做了班长。

后来,她考上省内一所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以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她给自己的学生讲的第一堂课叫《草是风的一面旗帜》,她在课堂上说,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也许谁也不知道,“草是风的一面旗帜”,那是静蕾教师在她的作文里给她的评语……

1.本文的标题是“草是风的一面旗帜”,文中哪一句话对这个标题作了诠释?请把这句话摘抄出来。(2分)

2.“从那天起,她仿佛蝉蜕一样换了一个人”,文中“她”前后有什么变化?(4分)

3.结合具体语境,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4.“她”在师范大学毕业后,为什么“义无反顾回到自己的母校做了一名教师”?(3分)

5.读了本文,你想对文中的“她”(或“她”的同学)说些什么?(4分)

 

1.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 2.“她”原来成绩差,有自闭症(是个闷葫芦,孤单离群)、自卑(悲观、伤感)(2分),后来(由于徐老师的表扬、鼓励和关爱),“她”变得专心听课了,成绩上去了,还做了班长(2分)。(意思对即可) 3.景物描写,烘托主人公黯淡(悲凉、悲伤、忧伤)的心理。 4.因为是静蕾老师改变了“她”的命运,这使“她”感受到了老师的崇高(伟大),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向往热爱之情,所以“她”义无反顾的选择当老师。 5.示例:我想对“她”的同学说:我们不应该疏远“她”,排挤“她”。我们应该理解“她”,接近“她”,主动与“她”交流,让“她”感受到集体在家庭的温暖,努力帮助“她”走出自卑自闭的阴影。 【解析】 1.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分析题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与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这道题一定要认真阅读选文内容,理清文章的题目的内涵。即使是再卑微的小草,也有迎接明天太阳的权利,草也是风的一面旗帜,只要心中有成功的坚定信念,一定可以的!文中倒数第二段中“即使是一棵卑微到近乎渺小的小草,也不会孤单,因为它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等待春天,为风铺开一面绿色的旗帜!”这句话诠释了题目的含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查看答案

根据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面两题。(4分)

1.巧借天时,为我所用,这是不少有识之士的明智选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赤壁”;《水浒传》中,吴用等巧借_______   _,“_______   _   ”。(2分)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给你买来了!”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句中划线的“我”指的是________,从她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她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       ,不复出焉。《桃花源记》)(1分)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1分)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1分)

4.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2分)

6.那些为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现象,一经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就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例如“雨”,李商隐以“                      ”一句,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苦;再如“日”,龚自珍用“___________   _   ”一句,深沉道出了辞官归里之时的无尽哀痛。(2分)

 

查看答案

你班要举行“毕业晚会”,节目中二重唱《朋友》之后是独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假如你是晚会主持人,请你参考示例写几句串台词,把这两个节目连接起来。(2分)

参考示例:歌曲《我和你》与《中国话》的串台词

“我和你”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一样的黄皮肤,说着一样的“中国话”。请欣赏独唱《中国话》。

 

查看答案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仿照范例,找出两个形近字,发挥想像,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2分)

范例:“心”与“必”: 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