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材料一 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

材料二 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灯… …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2.在世界多元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保留?请说明你的理由。(2分)

 

1.(1)洋节在中国风行,成为时尚,(1分)但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1分) 2.A. 应该摒弃,我们不可沉醉于过洋节,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应在多元化的大潮中丢失自我。B.应该保留,我们主张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过自己的节日,但也应该接纳、包容西方文化,这样才利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立场鲜明,理由充分给2分,有立场,但表述不够清晰给1分,只有立场没有理由不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分析材料内容:西风东进,洋节流行,捧为时尚。其实这是一则简短的新闻,抓住材料的第一句话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梳理、提炼、概括阅读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名著阅读积累,完成下面两题。(4分)

1.巧借天时,为我所用,这是不少有识之士的明智选择。《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巧借东风,“火烧赤壁”;《水浒传》中,吴用等巧借_______   _,“_______   _   ”。(2分)

2.“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给你买来了!”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句中划线的“我”指的是________,从她的所作所为可以看出她的形象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共8分)

1.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       ,不复出焉。《桃花源记》)(1分)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1分)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1分)

4.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

5.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莺歌燕舞”初春景色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2分)

6.那些为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现象,一经诗人的联想和想象,就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例如“雨”,李商隐以“                      ”一句,含蓄而形象地写出了对妻子的思念之苦;再如“日”,龚自珍用“___________   _   ”一句,深沉道出了辞官归里之时的无尽哀痛。(2分)

 

查看答案

你班要举行“毕业晚会”,节目中二重唱《朋友》之后是独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假如你是晚会主持人,请你参考示例写几句串台词,把这两个节目连接起来。(2分)

参考示例:歌曲《我和你》与《中国话》的串台词

“我和你”都是龙的传人,我们有着一样的黄皮肤,说着一样的“中国话”。请欣赏独唱《中国话》。

 

查看答案

将汉字的某些形近字放在一起,常常会引发有趣的联想,让人悟出一些哲理,请仿照范例,找出两个形近字,发挥想像,写出一句有哲理的话。(2分)

范例:“心”与“必”: 心里有了信念,成功往往就会成为必然。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记录孔子言行的书籍,书中阐明了他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

B.“说”“记”“铭”“表”“序”等都是我国古代文章体裁。其中“序”分两种,赠序一般是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文体,内容多为勉励、称许、推重之辞。

C.我国古代文人姓名之外,还有“字”,不少还有“号”。如: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字乐天,号六一居士。

D.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之一,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王之涣、王维、王昌龄、岑参、高适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