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6分)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

名著阅读。   (6分)

1.根据《水浒》的叙述,梁山好汉议事的大厅,原来称“           ”,宋江任寨主后改为“                ”。

2.高尔基的《童年》用第   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主人公在父亲去世后寄住在   家中的生活历。

3.《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老舍笔下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______为生。虎妞是样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    的女儿。

 

1.聚义厅;忠义堂 2.一;外祖父(或“外祖母”) 3.拉车;刘四(刘四爷)(共6分,每空1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聚义厅作为梁山好汉们聚会、议事、欢庆、出征、颁令的地方,为适应事业规模,自然屡加改建,到宋江改聚义厅为忠义堂,这里一直是梁山事业蒸蒸日上、最后成为朝廷“攘外安内”劲旅的策源地。一字之改,在江湖义气中增加了忠君的思想。 考点:名著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9分)

展示中国发展新貌,荟萃世界文明精华。举世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世博文化中心隆重举行。会上,中外艺术家联mèi登台,奉献了一台精采的大型文艺晚会。整台演出分《相约上海》《江河情缘》《世界共襄》《致世博》四个章节,营造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新时代中国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朝气蓬勃的活力,传递出世界各地人民对上海世博会的真诚祝愿,表达了人类团结一心、携手面对未来、共建地球家园。

1.给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           )          联mèi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正确写法是“         ”。(1分)

3.“举世瞩目”的意思是                             。“(2分)

4.画线的两处文字,运用了一种相同的修辞方法:              (2分)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7)、(8)两题各2分,其余每题一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次北固山下》表达作者思乡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论述“人和”重要性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水,有时是雪,有时是露,有时是冰凌,有时是雨珠……变的是形态,不会变的是晶莹;日子,有时是甜,有时是苦,有时是幸福,有时是酸楚……变的是感受,不会变的是真实。生活中许多变化着的人、事、物,都有不变的地方。

请以“不会变的是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在横线处填写一个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2)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3)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20分)

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的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朵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个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不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了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地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3分)

2.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4分)

3.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4分)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4.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一幅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5.最后一段文字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文章这样结尾有何深刻含义。(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16分)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文]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1.解释划线字词。(4分)

俱备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

野芳而幽香 (      )

颓然其间者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写景方面,两文都注重时间变换,请分别举例说明。(4分)

4.两文都写到作者与山、水等自然景物的融合,但表达的感情却有所不同,试结合下面句子作一下分析。(4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醉能同其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